麻黄饮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2015-11-25 09:16胡太功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生品伪麻黄碱麻黄碱

胡太功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县人民医院药剂科,黑龙江东宁157299)

麻黄饮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胡太功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县人民医院药剂科,黑龙江东宁157299)

目的:分析和研究麻黄饮片的质量,以此制定质量参考标准.方法:选取HPLC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饮片的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并检测出不同饮片中的水分、杂质等,同时进行加速稳定性试验.结果:生品均含水量为8.10%(s=0.3961),蜜炙品均含水量为4.02%(s=0.4675);生品均含杂质量为2.03%(s=0.1955),蜜炙品均含杂质量为2.00%(s=0.2208);在相同环境下,生品和蜜炙品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结论: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操作简单、稳定性高,通过对麻黄饮片质量的比较,为麻黄饮片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强有力的参考依据.

麻黄;麻黄碱;伪麻黄碱;质量标准;HPLC法

0 引言

麻黄是中医上经常用到的一味药材,其药性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中医临床常用麻黄进行入药,如今除常用的麻黄生品外,还包括麻黄绒、蜜麻黄以及蜜麻黄绒等[1].本文采用HPLC法对麻黄药物质量进行了研究,对不同产地的麻黄所产生的药效进行研究.以选取优质的药材制成麻黄饮品,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本研究采用仪器包括HP1100 Series高效液相色谱仪、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 Chem Station 4.0色谱工作站、电子分析天平以及艾普科纯净水发生器.

1.2 方法

1.2.1 炮制方法 拣去杂质,去尽木质茎及残根,用水洗净,微润后切段,干燥即得.麻黄绒:取已经加工切碎的净麻黄放在碾槽里,研至纤维疏松成绒状.蜜麻黄:取麻黄段,加炼熟的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

1.2.2 HPLC法制定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含量

1.2.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Kromasil RP-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检测波长:214 nm;流动相:甲醇∶0.3%磷酸(90∶10);理论塔板数根据麻黄碱计算应控制在5 000以上,根据伪麻黄碱计算应大于4 000.伪麻黄碱和麻黄碱保留时间分别为17.1 min和15.3 min,且与其他组分分离良好.

1.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将伪麻黄碱和盐酸麻黄碱各适量称取.添加甲醇溶液,制作成混合溶液,浓度分别为200 mg/L的盐酸麻黄碱与207 mg/L的盐酸伪麻黄碱,作为后期试验备用溶液.

1.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0.5 g麻黄药材粉末,氨水2 mL用来润湿,加入氯仿比例为1∶1与甲醇混合溶液40 mL,采用超声波充分振荡,时间为30 min,并提取2次,将合并滤液水浴蒸干,再次加入1∶1的氯仿与甲醇混合溶液并定容至5 mL,精密吸取1 mL,以甲醇稀释至10 mL,最后采用0.45 μm微孔滤膜滤过,将续滤液取得以作备用.

1.2.2.4 标准曲线制定及线性范围考察 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混合溶液0.5、1、2、4、8 μL,依次选定色谱条件进样测定,以Y表示峰面积,X表示对照品质量,以此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分别为:盐酸麻黄碱Y=1 454.788X+5.756,r=0.9998,线性范围:52~1000 ng;盐酸伪麻黄碱Y=1 575.187X+ 3.776,r=0.9998,线性范围为:105~1 041 ng.

1.2.3 研究方法 本试验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稳定性试验、水分测定、杂质检查、加速稳定性试验等.

2 结果

2.1 稳定性试验 分布于0、2、4、8、12、24 h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5 μL,比较不同时刻其峰值面积,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表1).

2.2 水分测定 分别取3个不同地区生品和蜜炙品各10个批次的试样品,参考《中国药典》相关水分含量测定标准,生品均含水量为8.10%(s=0.3961),蜜炙品均含水量为4.02%(s=0.4675).

2.3 杂质检查 取上述相同试样品,参考《中国药典》相关杂质含量测定标准,生品所含杂质量为2.03%(s=0.1955),蜜炙品均含杂质量为2.00%(s=0.2208).

表1 稳定性试验结果比较

2.4 加速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地区麻黄生品及蜜炙品各3个批次的试样品,包装于塑料袋中,密封后将其置于湿度为75%、温度为36℃~40℃的环境中,保存3个月后,将总生物碱含量作为考察指标,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生品和蜜炙品在该环境下质量十分稳定,但生品与蜜炙品特点不同,应对其进行不同的保存方法并设定不同的保存期限.

3 讨论

麻黄主要有效成分为麻黄生物碱,麻黄蜜炙后含量下降,可能与麻黄碱挥发有一定的关系.麻黄碱有明显的中枢兴奋作用,较大治疗量即能兴奋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引起失眠、神经过敏、不安、震颤等症状,对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也有兴奋作用,可缩短巴比妥类催眠时间.麻黄碱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远较肾上腺素为强,根据《中国药典》中相关方法,拟定指标限量值,确保结果的合理性与客观性,具有强有力的指导意义[2].

总而言之,通过本实验分析与研究,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饮片的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相关指标,进一步完善了麻黄饮片质量标准,为建立科学、完善的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利于更加科学高效地监控饮片质量,为取得批准文号创造良好的条件.

[1]陈 康,林文津,林 励,等.麻黄饮片的质量标准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4,15(5):339-341.

[2]祝 婧,钟凌云,龚千锋,等.RP-HPLC法测定麻黄及其炮制品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含量[J].江西中医药,2014,45(377):63-65,66.

表2 不同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本研究发现,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是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约占46.67%.究其原因,可能与喹诺酮类药物分子结构中含有哌嗪环及氟原子有关.因此,脑动脉硬化、癫痫病患者应禁用或者慎用此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抑制γ-氨基乙酸受体兴奋性的作用,可减低脑兴奋性阈值,引起抽搐,因此脑神经损伤患者也应避免应用此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还可诱发儿童关节疾病及胎儿畸形,因此哺乳期女性、儿童、孕妇应慎用或者禁用此类药物.若患者对一种喹诺酮抗菌素过敏,则不可再使用其他喹诺酮类抗菌素,因该药具有交叉变态反应的特点.肝、肾功能减退者,应权衡利弊,合理调整药物用量.此外,本研究中发现,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也是喹诺酮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临床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便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及处理.

综上所述,应用喹诺酮类药物过程中,应严格掌握使用指征,加强监管,合理用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虞玲芳,刘协萍,吴益明.88例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2,8(8):84-85.

[2]乔丽曼,楼 旦,崔 虓.浅谈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2):53-54.

[3]梁江萍,方丽华,洪 帆.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3):654-656.

[4]陈志芳,赵 斌.抗菌药物联合用药与单药治疗的对比及临床决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5):2353-2355.

R284.1

A

2095-6894(2015)05-146-02

2015-02-20;接受日期:2015-03-13

胡太功.本科,主管药师.研究方向:麻黄饮片的质量标准.Tel:0453-3630483 E-mail:422540872@qq.com

猜你喜欢
生品伪麻黄碱麻黄碱
苦参生品及其炮制品的2种不同提取方法的抗菌药效研究
整合UFLC-Q-TOF-MS结果的蓬莪术生品及醋制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网络药理学研究
麻黄碱对PC12 细胞内BDNF、PSD95 和synapsin1 表达水平的影响
蛤蚧生品及不同炮制品对腺嘌呤致肾阳虚模型小鼠的改善作用比较
麻黄—杏仁药对配比与有效成分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小剂量甲氧明、麻黄碱联合预防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术中低血压的效果
不同产地泽泻盐炙前后水提液中成分及其利尿作用分析
高血压患者慎用含麻黄碱的感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