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及解决对策的探讨

2015-11-27 04:34程革
经济师 2015年8期
关键词:住宅小区对策

程革

摘 要:随着我国大中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私家车逐渐进入百姓的家庭,城市汽车拥有量的飞速增长,住宅小区面对滞后的停车服务,停车难问题也不约而至。住宅小区停车难是一个城市管理面临的十分紧迫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住宅小区 停车难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8-274-02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家庭购买私家车作为代步工具,在汽车给居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停车难已变成居民生活中的一个很大问题。原因是住宅小区内现有停车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业主的停车需求,如何解决汽车停放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住宅小区实际停车难问题现状、成因以及解决的对策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住宅小区停车难的现状

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的收入比上个世纪80~90年代有了很大的提高。居民们在餍足了住房供给的同时,城市中相当一部分家庭都添置了私家车,当作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代步工具,有的家庭持有汽车数不限于一辆,个别喜欢车的年轻朋友甚至于在还没有购置房子的状况下就先添置了汽车。许多住宅小区在建设初期,没有料想到私家车的拥有量及增数会这样大,因此旧的住宅小区在筹划和设计上显然存在着先天不足的状况。由于住宅小区停车服务相对滞后,住宅建设中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和使用等方面的原因,使住宅小区的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居民购车逐渐增多,导致车主见缝插针任意停放,走进这些小区,可以见到马路边、人行道、楼门口及活动场所到处停满了车,乱停车辆现象越来越严重,许多车主夜间回家,在社区内转几圈都找不到车位,无奈之下,有些车主将车停在小区主干道边,还有些车主干脆把车停在绿化带上,严重破坏了绿化,住宅小区通行相当困难,庞杂、停车稠密,拥挤阻塞、汽车刮擦碰撞常常会发生;有少数车主素质不太高,时常是将车停放在不当的地方,影响到了别的业主通达、日常生活质量及邻里关系;还有些业主甚至将车停在消防通道上,一旦发生火灾或有危重病人需要急救,救护车和消防车也开不进去,会因道路阻塞而影响施救,就可能因此错失良机,将对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另外,车子在发动时带给住宅小区的噪音污染及汽油味等污染物时刻存在,扰乱居民生活,居住区环境恶化,从而导致邻里交往的场所的缺失,这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二、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的原因分析

1.汽车数目快速增长。私家汽车的快速增长,是造成目前“停车难”的最直接的原因。最近几年,因生产汽车的成本及价位的降低,私人购买力不断提升,居民汽车的拥有量持续增加,远远地超出了住宅小区配置的泊车位。汽车越来越多,1990年底,西安的机动车只有2.5万余辆,2000年,达到20余万辆,截至2014年底,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达215万辆,近3年增长达100万辆,仅2013年就新增了35万辆机动车。机动车驾驶人共319万,占全市人口40%。在未来数年里,汽车的价位还有可能降低,私家汽车的拥有量也还会飞速增长,泊车位供需矛盾还会日趋严重。

2.住宅小区泊车位配备不足。初期旧住宅小区筹划中对停车设备缺乏研究,形成如今泊车设备供需严重失调。到目前为止,许多住宅小区泊车位明显配备率不足,有些住宅小区虽然筹划了泊车位,但没有斟酌到私家车年年大批流向家庭的速度超过泊车位的状况,因此,原先筹划的泊车位如今明显捉襟见肘,私人小汽车拥有量的增加直接引起对泊车位需要的快速增加,尤其是旧住宅小区,泊车位的数目始终跟不上增添的汽车数目,这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通病,归根结底我国还属于城市人口高度集中的国家之一,人多地少是最根本的原因,从而衍生了住宅小区用地供应不足,导致泊车位不够的现状,这是产生泊车困难的主要根源。

3.泊车位规划滞后。迅猛增长的汽车拥有量与滞后发展的泊车位建设相悖并存,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我国原先的相关停车场的规划设置中,没有规定居民车的车位指标,开发商和规划师也没有从长远角度充分考虑停车位和停车场,住宅小区停车难是由于汽车消费的兴起,小汽车拥有量迅速上升、泊车位建设相对滞后造成的,从而导致居住小区的停车场库规划建设远远落后于实际情况。近年开发的楼盘,虽然在设计中已考虑到车位的问题,但由于设计规划没有跟上汽车数量增长的速度,原本不多的车位成了稀世之宝。停车场地规划和建设就显得相对滞后。特别是旧住宅小区由于过去的规划与设计局限性等因素使停车难问题尤为严重。

三、解决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的对策

1.开发利用地上立体车位和建造地下车库的停车设施,增加居民停车泊位供给。立体车库占地少、安全、停车多、空间利用率高,环境效益甚至经济效益都有明显的优势,多使用机械立体停车库,既节省占地面积又能有效的缓解住宅小区当前遇到的停车难的问题。还可以在旧住宅小区的绿地下面或选择小区内的操场和休闲空地,建半地下停车场,建成后再将绿地恢复,适合在车位紧张、停车规划少的住宅小区里投放。建设地下停车库是解决住宅小区内停车问题的最佳方式,这样既可有效提高车库率,减少车辆进出对小区住户的影响,还能改善小区绿化环境。

2.住宅小区停车位晚间供不应求,白天又供过于求,相对应的是,办公地方车位白天紧张,晚上大量闲置,所以应鼓励和引导小区附近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自用停车场(库)对外开放,实施错时停车;还可以利用住宅小区周边的医院、超市、商场等公共建筑停车场,开展分时停车。白天上班车辆停放,晚上小区居民可以停放,利用两者的停车时间差将车位资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为此,住宅小区可以与上述周边企事业单位达成协议,资源共享。通过这一城市基础设施来缓解住宅小区内部停车难的状况,这样停车难问题妥善解决了,也增加了双方的收入,让车位流动起来,避免浪费停车位。

3.经过移植绿化和拆违改建停车场,增加停车泊位来解决居民停车难。需要移植绿化带的可采用密集模式、散点模式、移动式屋顶绿化、藤蔓式绿化等等方法来补偿绿化损失面积,采用这种方法,绿化问题解决了,也发掘了停车潜力。对旧住宅小区原有的已拆除的违规建筑和还没有作出规划设计的场地,在保障消防通道畅通的前提下,也可以先建成停车泊位,这样来缓解停车难的问题。

4.采取各种措施合理控制居民汽车拥有量的迅猛增长。通过加速城市中地铁、轻轨等快速轨道的建设,发展完善的公交线路设计,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引入居住区内部,使两者形成有机结合。增加公交投放力度、增设公交专用车道,采用公交车费折扣、增加人口密集住宅小区的公交线路和公交班次、发展完善的公交系统等方法,以方便小区人群的出行。还可以增设公共自行车点和投放量,树立“綠色出行”观念,鼓励居民出行使用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低碳出行,适度控制私家车拥有量和增速,从某种程度上说,发展更多更便捷的公共交通,使城市公共交通更加方便的环绕或进入到居住区,客观上能有效抑制私家小汽车的增加,有利于降低居住区的汽车拥有率。

总之,从住宅小区的实际出发,采用合适的停车方式和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充分考虑居民、车主的利益,妥善解决好住宅小区内停车问题、交通问题、环境问题、安全问题等。停车难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工作,还需要采取全面的、综合的手段逐步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 屈昌辉.当前我国城市住宅小区车辆停放存在的问题及管理对策.城市发展研究,2015(03)

[2] 陶志兴.福州市停车问题及对策研究.福建建筑,2014 (09)

[3] 吴景然.莱芜市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起因分析及改进措施.山西建筑,2015(16)

[4] 张新红、王敏.城市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的解决对策.成功(教育),2011(01)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住房与社区管理处 陕西西安 710049)

(责编:纪毅)

猜你喜欢
住宅小区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基于物联网的住宅小区废品回收系统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