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电子学辅的供需分析及发展对策*

2015-11-27 14:03徐显龙管珏琪钱冬明祝智庭
中国电化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电子学辅导课外

徐显龙,管珏琪,钱冬明,祝智庭

(1.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0062;2.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上海 200062)

我国中小学电子学辅的供需分析及发展对策*

徐显龙1,管珏琪2,钱冬明1,祝智庭1

(1.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 200062;2.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系,上海 200062)

为了弥补课堂教学不能有效兼顾学生个性化学习的不足,支持课外自主学习的电子学辅应运而生。本文采用调查研究、活动流程分析和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电子学辅的内涵、比较电子学辅与电子教辅的区别,并对其分类;在分析学生课外学习活动的基础上,明确电子学辅的需求,并设计电子学辅的功能;剖析电子学辅的供给链,并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电子学辅网站的资源和功能的调研,分析当前我国电子学辅供给的现状;针对国内电子学辅存在的内容覆盖面不全、资源兼容性较差、缺少个性化诊断支持、互动性不足、家长参与度不够、支持政策缺失等问题,从政策制定、资源内容、技术规范、学科交叉和使用机制五方面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以促进电子学辅行业的稳步、健康、有序发展。

基础教育;电子学辅;课外学习活动;电子学辅网站

一、引言

当前,围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服务于中小学生的课外辅导市场异常火热,各国参加课外辅导的学生越来越多,有些国家补习班年收入超过百亿美元[1]。日本一项调查显示有24%的小学生和60%的中学生参加过课外辅导。2003年韩国私人辅导机构年收益达124亿美元,约相当于韩国国家教育预算56%。新加坡一项对1052个家庭的调查和对1261名学生的访谈显示52%的小学生和83%的中学生正在接受课外辅导[2]。在国内,调查数据表明大中城市学生大约近七成的小学生和近一半的中学生利用双休日参加家教辅导[3][4]。究其原因,一是为了拓展中小学生课内学习之外的学习空间,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要;同时也是为中小学生在升学和就业中增加竞争力。然而,传统的课外辅导形式主要包括种类繁多的纸质教辅(如同步辅导书籍、练习题、模拟题等)、一对多的面授以及一对一的家教等,这些辅导形式不仅浪费大量的资源、时间和财力,往往也达不到学生和家长的期望[5]。

在线学习作为提高教育生产力的有效方式,翻转课堂和微课程的教育理念、快速发展的学习分析和MOOCs技术以及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都带动了在线学习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据北美在线教学协会公布的第五次年度报告调查,至2007年9月,全美有42个州提供K-12在线教学服务;2011年的《跟上K-12在线教育的步伐:年度政策和实践调查报告》(Keeping Pace with K-12 Online Learning:An Annual Review of Policy and Practice)显示K-12在线学习的发展促成全美基础教育在线学习产品和服务产业快速发展[6]。在国内,《中国网络教育市场概述》对2004-2012年网络教育细分市场分析,认为未来几年中最具发展潜力是在K-12教育领域[7];《2009-2012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调查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中国教育培训业规模正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艾瑞统计表明国内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从2007年的1238亿元增长至189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3.8%,预计到2014年将增至4472亿元[8]。

中小学生在线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外辅导形式,极大地促进了相关产品和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因此,研究面向中小学生的基于在线学习的课外学习辅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电子学辅概述

(一)电子学辅的内涵和作用

1.电子学辅的内涵

狭义地说,电子学辅是指数字化后的纸质学习辅导资料,包括各种同步辅导、重点难点讲解、练习题、复习题和模拟题等,学生可在各种终端设备如台式电脑、笔记本、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通过阅读工具打开并学习[9]。广义上来说,电子学辅不仅包括各种数字化学习辅导资源,还应包括存储、传输、获取和有效利用这些资源,故可将其理解为能够实现收集、存储、传输和利用学习辅导资源的系统。笔者认为电子学辅是在以电子课本为载体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下,为了弥补课堂教学中不能有效兼顾到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的不足,在课外通过基于在线学习的方式向中小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辅导资源、学生测评与诊断以及个性化辅导的学习平台。

2.电子学辅的作用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基于在线学习的电子学辅在学生课外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图1所示。首先,我国教育资源总体上分布不均匀,通过基于在线学习的方式能够实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在最大程度上的共享;其次,目前中小学生面临的知识总量呈现几何级数增长,且知识的半衰期也不断缩减,利用基于在线学习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取适切的资源和学习服务;最后,根据在线学习市场不同的成熟度和饱和度,基于在线学习的方式能发现中小学生在特定领域中的认知缺失,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补救服务,最大程度来挖掘学生教育市场的潜力。

图1 中小学生电子学辅的作用

从图1可看出,通过网络可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外学习辅导资源,以解决我国基础教育资源总体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利用基于网络的在线测试能够对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进行评测与诊断,推荐针对性的学习资源,以解决学生在课外学习中获取资源的适切性问题;如果学生不能通过学习资源来解决知识和技能的缺失,则需要借助基于在线网络的方式提供个性化的补救措施,即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

(二)电子学辅与电子教辅的区别

电子学辅与电子教辅有着本质区别,两者的主要区别如表1所示。

表1 电子学辅与电子教辅的主要区别

(三)电子学辅的主要类型

依据电子学辅的功能,可将电子学辅分为以提供资源为主的电子学辅、以智能评判为主的电子学辅和以个性化辅导为主的电子学辅,具体如下:

1.以提供资源为主的电子学辅

这类电子学辅主要是向学生提供各种数字化课外学习辅导资源,包括系统知识讲解、同步辅导、疑难解析、重难点点拨、练习题、复习试、模拟题等不同类型资源,学生通过电子学辅平台,对课内没有弄清楚的内容再学习,然后利用对应的练习题自我测验,针对错题,通过学习同步辅导、疑难解析、重点难点点拨等资源进行补救[10]。该类电子学辅较为常见,某种程度上能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但它是中国传统应试教育的产物,提供资源几乎都是为学生如何提高应试成绩而准备的,较少有拓展类的学习资源,而这些资源恰是学生知识内化和技能迁移的能力培养的关键,也是践行素质教育理念的核心。

2.以智能评判为主的电子学辅

这类电子学辅主要是向学生提供给定学科知识学习的测评服务。学生需对自身知识掌握情况了解,而这类电子学辅能够提供相关的测试,学生完成测试后,能对学生作答进行评测与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在学习辅导资源支持下,学生展开对未内化的知识再学习活动,直至将缺失知识全部内化[11]。当前,市场出现一些面向中小学生以智能测评为主的电子学辅,但它们主要集中在英语、数学等少量学科。这些平台大多只提供学生知识掌握的测试服务,没能对学生错误分析,未从根源上找出错误产生的根源,进而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3.以个性化辅导为主的电子学辅

这类电子学辅主要是在学生课外学习过程中提供个性化辅导服务。学生为弥补课内学习中的不足,需要在课外学习相关的辅导资料,并进行自我评判,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课堂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但是,如果这样还不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辅导服务,学生通过基于网络的在线和离线的辅导答疑,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扰。目前市场上大多数以个性化辅导为主的电子学辅主要是面向中小学生升学考试服务的,采用离线交流或在线互动的方式提供服务[12][13]。这类电子学辅往往收费较高,且目标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的应试成绩上,较少考虑学生的全方面、全方位的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

三、电子学辅的需求分析

(一)中小学生课外学习活动分析

1.课前预习活动

课前预习活动是为学生课内学习做好准备,通过预习,可以在课内更有针对性、高效地学习,其流程如图2所示。学生根据给定的学习教材,需要浏览电子教材;若在浏览教材中遇到不明白之处,可观看教学视频和导学案,将不懂的问题弄清楚;根据提供的练习题,学生完成练习题,以检测预习的效果;最后根据练习题答案,对学生练习题作答情况评判,并将结果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内教学。

图2 中小学生课前预习活动流程

2.课后复习活动

课后复习活动是对学生课内学习的进一步巩固,通过复习,可将课内学习的成果进一步拓展,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流程如图3所示。学生为巩固课内学习效果,需要完成相应的复习题;根据复习题答案,对完成复习题情况评判,若无问题,则进入新一轮课前预习活动;若对复习题有问题,可观看错题讲解和视频,若问题解决,可以进入新一轮课前预习活动;如果观看错题讲解和视频后,仍对复习题有疑问,则需在辅导教师引导下,进行个性化的辅导,以彻底解决疑问,疑问解决后,方可进入新一轮的课前预习活动。

图3 中小学生课后复习活动流程

(二)学生对电子学辅的需求

学生在课外开展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学习活动时,需要相应的电子学辅的支持,如图4所示。在课前预习方面,学生浏览学习教材时,需要提供对应的电子课本;观看教学视频和导学案时,需要提供相应的教学视频和电子版导学案;完成一定数量的练习题时,需要电子版练习题的支持;完成对练习的评判时,需要能够根据答案对完成练习情况进行综合评判,给出分析结果,并将评判结果反馈给教师。在课后复习方面,学生根据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复习题,这就需要能够提供相应的电子版复习题;学生对复习题作答进行评判,需要能够根据答案对完成复习情况进行综合评判,并给出分析结果;如果学生不能内化出错的知识,则需要观看错题的讲解过程和视频,需要重点难点错题讲解和视频的支持;如果通过错题讲解和视频仍不能解决问题,学生则需要进行教师个性化的辅导,这就需要能够提供在线或离线的一对一的辅导,以帮助学生内化缺失的知识。

图4 中小学生课外学习对电子学辅的需求

(三)电子学辅的需求到功能转换

学生对电子学辅的需求到电子学辅功能转换如图5所示。电子学辅功能主要包括能够提供学习辅导资源、基于认知诊断的评判和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

图5 中小学生电子学辅的需求到功能转换

1.课外学习辅导资源

课外学习辅导资源是按照知识体系进行组织,并根据学科分类体系、使用对象分类体系(学习者层级如不同学龄段、不同年级等)、内容格式分类体系等分类,通常是由知名中小学校专业学科教师建设,属于通用的基础性资源。以中小学生实际的需求为中心来建设开放、共享的基础课程资源,提高学生与这些资源的粘合度。同时,鼓励学科教师共享优质资源,通过积分换服务的方式激励他们上传优质资源。

2.基于认知诊断的学生评判

基于认知诊断的学生评判包括两方面:一是学生在获取学习资源时,资源数量多和知识结构复杂很容易产生迷航;而基于认知诊断的学习资源服务则是根据学生认知诊断结果,为其提供达到认知目标的文本、图片、音视频、动画等资源的学习入口;二是提供基于认知诊断的互动式服务,它是根据学生认知诊断结果,提供基于网络平台的互动式服务,如在线辅导和帮助、异步答疑等,旨在为学生提供交互式的学习空间,实现问题解决或知识生成。

3.一对一个性化辅导

一对一个性化课外学习辅导是指以中小学生为中心,根据对学生的综合测评结果,量身定制辅导方案,并基于虚拟教室技术采用一线教师一对一辅导的教学方式授课,帮助学生尽快掌握缺失的知识点,达到学习目标。教师可以设立虚拟教辅教室和时间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教师,在网络上实现一对一的教学活动。此外,在适当的时候,也可以开设实体的一对一或是一对多的小班化面对面的个性化辅导。

四、电子学辅的供给分析

(一)电子学辅的供给链

供应链是一个包含了供应商、制造商、运输商、零售商以及客户等多个主体在内的系统,相应地,电子学辅的供应链也应包括内容提供商、内容加工商、服务分销商、服务零售商和用户,这些主体形成的中小学电子学辅供给链如图6所示。其中,电子学辅内容提供商可以是学科教师、学校和教育机构等;电子学辅内容加工商可以是专业教育公司、出版社和教育机构等;电子学辅服务分销商可以是专业教育公司、教育机构等,通过他们提供的平台来进行电子学辅服务的传递;电子学辅服务零售商可以是中小学校、培训机构等,他们通过购买服务以供学生使用;电子学辅的用户可以是中小学生、学生家长和教师等。此外,用户对电子学辅的需求可以服务零售商、服务分销商、内容加工商反馈到内容提供商;而电子学辅的内容则可以通过内容加工商、服务分销商、服务零售商传递到最终用户。

图6 中小学电子学辅的供给链

(二)国内外典型的电子学辅现状

1.国外典型的电子学辅网站

国外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为网络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投入,日本、美国、英国、韩国在中小学校网络基础设施方面都有了明显改善,这些为发展基础教育阶段的网络教育即中小学网校提供很好的条件,也为以中小学网校为载体的电子学辅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典型的电子学辅网站包括弗罗里达虚拟学校、French夫人的技术进入基础教育课堂网站、汗学院(Khan Academy)、e-Learning for Kids等[14-17],如表2所示。

表2 国外典型的电子学辅网站及其内容和功能

French夫人页面是关于其课程工作反馈、计划性思考、创造新业务和专业发展计划的情况;学生页面提供专为年轻学生编写和设计的工具与资源;教育者页面专为教育者提供一些工具和资源,如技术快速修正、网站、研究与规划指导等;家长页面为家长提供了学生课堂信息、家庭作业和帮助家长支持学生学习过程有用链接可汗学院(Khan Academy)(http://www.khanacademy.org/)French夫人技术进入基础教育课堂网站(http://www.sd91.bc.ca/frenchj/Students/Students.html)提供不同学科的视频资源,每个视频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点,约10分钟,多个内容结构相互关联的视频构成视频资源网络;学习诊断服务,提供动态、同步的评测系统e-Learning for Kids(http://www.e-learningforkids.org/index_main.html)致力于为5-12岁孩子提供趣味性与免费网上学习的非盈利网站,提供一系列免费、一流、游戏化交互式学习课件,涵盖Math General、Language Arts Courses、Science Courses、Computer、Environmental Skills、Health、Life Skills、English Language等课程

2.国内典型的电子学辅网站

当前国内中小学教学中,传统教辅仍处于主导地位,但它越来越不能满足新课标下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电子学辅,融入多种媒体形式,其可视化、多样化、互动性与可共享的特性,正好弥补了传统教辅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不足[18]。典型电子学辅网站有北京101网校、志鸿教育网、同方知好乐、学尔思网校和梦想学堂,如表3所示。

表3 国内典型的电子学辅网站及其内容和功能

3.国内外电子学辅的对比

根据提供的内容和功能,对国内外典型电子学辅网站比较,如表4所示。

表4 国内外典型电子学辅内容和功能的比较

注:“√”代表电子学辅网站提供对应的功能;“×”代表电子学辅网站不提供对应的功能。

从表4看出,国内外典型电子学辅网站中都提供课程辅助学习资源,但在拓展学习资源方面,国外除了汗学院之外,都提供了课程之外的拓展学习资源;而国内在应试教育驱动的环境下,没有网站提供课程之外的拓展学习资源。在学生测评与诊断上,国外仅有汗学院提供了对学生学习状态测评之外,其他网站都没提供测评服务,从某种程度上表明国外学生都是在快乐地进行学习;反之,国内除了梦想学堂之外所有的网站都提供了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测评,其本质仍是为了提供学生的学习成绩,增强品牌竞争力而不得不为之的结果。国内外典型网站都未能提供基于学生认知的测评诊断功能。在个性化辅导上,国外除了弗罗里达虚拟学校之外,没有网站提供辅导功能;而在国内,出现的个性化辅导都采用了离线方式进行辅导,未来的在线的一对一个性化辅导的市场空间很大。

(三)国内电子学辅供给现状分析

笔者有幸参与所在的研究团队负责“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戴尔‘互联创未来’”项目的基线调研,对上海、北京、广州、杭州、南宁、长春、昆山等11所中小学进行深入调研,发现当前我国中小学电子学辅平台主要包括三种:一是国家和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开发的电子学辅,这类电子学辅出发点是为覆盖全国和地区的范围,所以对各个中小学校的实际需要考虑不足;二是市场上从事教育行业的公司开发的电子学辅,通常这类电子学辅可以让中小学校免费试用一段时间,等待时机成熟时,中小学校需要进行购买,但不同年级、不同学科都有相应的中小学电子学辅,导致电子学辅种类繁多,而由于学校的经费限制,只能购买其中很少部分的电子学辅资源;三是学校自行组织开发的电子学辅,这类电子学辅对学科教师的积极性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通常学校也只有少数的教师具备这样的能力。

因此,当前我国电子学辅主要是以提供资源为主的电子学辅,以智能评判和个性化辅导为主的附加值高的电子学辅还不多见,这也恰好与表4分析得到国内电子学辅缺少拓展资源、认知诊断和个性化服务的结论是一致的。整体来看,当前我国中小学电子学辅的供给状况不容乐观,电子学辅的层次较低,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也较低。

五、电子学辅的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一)国内电子学辅的问题分析

从供给链管理的视角来分析国内当前电子学辅供给问题产生的根源,包括内容提供商导致的资源覆盖面不全、内容加工商带来的资源兼容性较差、服务分销商即平台提供商引起的个性化诊断和师生互动功能不足、服务零售商和用户共同导致的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参与度不够等。此外,处在电子学辅供给链之外的教育主管部门缺少相应的政策支持,这些都是造成当前国内电子学辅现状的原因。

1.资源覆盖面不全

多数电子学辅网站通常只选取几种常用教材的版本来设计课程辅助学习资源,有些网站则根据主要用户群选定特定版本教材,至今尚未出现能将所有教材版本包括在内的电子学辅网站。国内几乎所有电子学辅网站都没有提供拓展类的课外学习资源,造成学生学习活动单一、枯燥,没有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资源兼容性较差

电子学辅网站提供的学习资源兼容性较差,制作这些资源时没有对制作工具、存储格式、大小、图片等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做出明确规定,造成资源对终端设备兼容性差,不利于学生开展无缝学习;同时,出于行业市场竞争考虑,资源对平台的依赖性较强,不利于学习资源在不同电子学辅网站间的共享。

3.缺少个性化诊断

相当数量的电子学辅网站在诸如数学、物理、语文等客观题的在线诊断与系统自动判题的功能仍未实现;少量网站虽能提供包含数学公式在内的数学主观题的在线作答,但仍无法系统自动判题,也不能实现针对测试的个性化分析;多数网站只是对客观题答题正确率进行统计分析,不能找出学生错误产生的根源。

4.支持师生互动不足

大多数电子学辅网站提供了答疑专区,少量的网站也提供了在线答疑,但效果都不理想,一方面是因为网站缺少对学生个性化的诊断功能,进而不能为学生提供建设性的建议,无法根据学生学习实际状态提供个性化的辅助学习内容;二是离线回复和在线答疑的反馈不及时,经常会造成学生的长时等待,不能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5.教师家长参与不够

电子学辅网站中的教师大多数只参与视频课程录制和答疑两类活动,缺乏与学生在课外学习过程的深度交流、高效互动与及时反馈,不能有效将学生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紧密结合。大多数电子学辅网站没有为学生家长提供入口,少量网站虽然提供家长用户入口,但家长在其中的参与度较低,未能充分发挥家长在学生课外学习中的积极作用。

6.相关支持政策缺失

国内基础教育正处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学辅由单一的、静态的纸质学辅逐步向立体化、动态化、个性化和数字化的学辅转型过程,而这一过程决定服务于中小学生的学辅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以纸质学辅和电子学辅共存为主。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逐步深入,电子学辅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大,市场占有率也会越来越高。电子学辅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急需规范市场的竞争行为。

(二)电子学辅发展的应对策略

1.政策制定

在国家层面,需以传统纸质教辅的出版与发行、评议与选用、定价与收费等相关政策为指导,结合电子学辅的特点,制定符合电子学辅的出版与发行、评议与选用、定价与收费的相关政策;在省市层面,教育主管部门应在国家相关政策指导下,根据区域内中小学校实际需要,同时考虑教育企业提供的电子学辅,制定符合各省市的电子学辅的产品和服务的招投标、定价与收费、技术支持、平台应用培训等相关政策,并以此来实现电子学辅在区域内的最大程度地共享;在学校层面,学校应以国家和省市有关电子学辅政策为依据,制定鼓励学科教师设计、开发和应用电子学辅的相关政策。

2.资源内容

电子学辅不仅应为学生提供与教材对应的学辅资源,更应提供优质拓展学习资源,根据学生用户定位,提供涉及到的教材版本的学习辅助资源,吸引和留住目标学生用户。同时,加大力度开发拓展类的学习辅导资源,为学生创设各种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应用情景,提高他们运用已掌握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从而达到知识与技能的有效统一。

3.技术规范

根据国内CELTS系列标准和国外ISO/IEC JTC1/SC36 ITLET、IMS、IEEE LTSC、ADL和AICC等标准中有关学习资源部分的内容,尽快研制符合我国电子学辅行业发展的中小学电子学辅资源的规范,包括电子学辅资源的学习对象元数据、课程编列、内容包装、测试互操作、建设技术规范和元数据应用规范等,为资源开发者提供统一标准,达到资源基本属性结构的一致性,实现资源最大程度共享。同时,积极研制电子学辅平台的系统架构及接口规范,为不同系统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操作提供有效支持。

4.学科交叉

针对当前电子学辅缺少对学生个性化测评与诊断的支持,应该加强认知科学、心理学、计算机学科与教育学科的交叉研究。在练习题、复习题、模拟题的题目设计时,需要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过程,只有基于学生认知的题目设计才能够真正达到测评的目的;在进行测评后的诊断时,不能只给出学生的综合测评结果,还应运用学生心理测量模型来找出学生产生错误的根本原因,只要这样才能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提高学生学业表现水平。

5.使用机制

针对当前电子学辅中师生互动不足和家长参与度较低,应尽快建立鼓励学生使用和教师、家长和服务提供者参与电子学辅的有效机制,形成多方有效联动,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良好环境,确保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得到教师的及时反馈和解答;同时,也能使得家长不仅了解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还能得知孩子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困难所在,及时在日常生活帮助其克服,提升其学习的自信心。

六、总结

为了弥补课内教学不能有效兼顾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本文提出支持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电子学辅。分析电子学辅的内涵、作用和分类,给出电子学辅与电子教辅的区别;分析学生课外学习活动及其对电子学辅需求的基础上,设计电子学辅的功能;分析电子学辅的供给链,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的电子学辅网站及其提供内容和功能的调研,分析我国电子学辅的供给现状;针对国内当前电子学辅存在资源覆盖面不全、资源兼容性较差、缺少个性化诊断、支持师生互动不足、教师家长参与不够、相关政策缺失等问题,从政策制定、资源内容、技术规范、学科交叉和使用机制五方面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下一步将展开对基于电子学辅的教学模式研究,实现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无缝融合。

[1]杨文阳,张屹.印度新兴的远程家教产业对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4):79-81.

[2]中小学课外辅导机构若干问题初探[EB/O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301/18/9000279_190893453.shtml,2012-03-01.

[3]中小学教育培训市场分析[EB/OL].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plonOeIUHgW31829ppLkEEjH310T27fZV4aYMfMKdwxCK_PwWXT3wueH6Dlvzp__vt7e1l_lQKL88Iz4pGNKI7QFEt8Jnl7z8Bazs xLo4BO,2012-04-27.

[4]侯振中,王以宁.浅谈远程教育在城市中小学家教市场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08,(6):11-13.

[5]丁桂芳.从电子书包看传统教辅的数字化转型路径[J].出版广角,2012,(8):30-32.

[6]祝智庭,管珏琪.教育变革中的技术力量[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9.

[7]中国网络教育行业发展报告简版[EB/OL].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rXTWl6tK_4rVbWtzPAL9hr4yiEGqIva1vNAFQ6e7zlbJ_4gi QXqGq84KxVEuviPkV-h7P6C2OSUAuTw4kf2y3qwsQbu7rXNgYhkI fyDtgb3,2009-11-26.

[8]2009-2012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发展前景分析报告[EB/OL].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2Y8GE4QIyYh8zyod9ylinxgNGtp97vln7G 0gEVOXq8GU9ubKOBgx-jeGeprtvVezGo349xV22jNGRLXNHYzTq at3FIVgoPpuw9eEoc-NURm,2011-01-29.

[9]张悦悦.中小学教辅图书的网络出版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10]姚娜,李兴保.基础教育网站资源建设的现状和问题调研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5,(3):81-83.

[11]关丹丹.认知诊断理论与考试评价[J].中国考试,2009,(4):8-12.

[12]陈继宇,严沛瑜,陈丽.网上交互辅导系统与学习循环[J].中国电化教育,2005,(3):33-36.

[13]邹显春,黄敏,李莉.基于WEB的教学辅助平台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12):200-203.

[14]Florida Virtual School[EB/OL]. http://www.flvs.net/myFLVS/studytools/mobilelearning/Pages/default.aspx,2014-12-21.

[15]Mrs. French’s Website Integrating Technology into the Elementary Classroom[EB/OL]. http://www.sd91.bc.ca/frenchj/Students/Students.html,2014-12-21.

[16]Khan Academy[EB/OL].http://www.khanacademy.org,2014-12-21.

[17]E-learning for kids[EB/OL].http://www.e-learningforkids.org/index_main.html,2014-12-21.

[18]夏冬英.国内基础网校发展现状调查[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6):18-20.

徐显龙: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课堂教学行为模式、信息质量(xlxu@dec.ecnu.edu.cn)。

管珏琪: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智慧学习环境设计(jqguan@dec.ecnu.edu.cn)。

钱冬明: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干部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项目风险(dmqian@dec.ecnu.edu.cn)。

祝智庭: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ztzhu@dec.ecnu.edu.cn)。

2015年1月11日

责任编辑:赵兴龙

Analysis of Supply and Demand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Digital Learning-aided Resources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China

Xu Xianlong1, Guan Jueqi2, Qian Dongming1, Zhu Zhiting1
(1. Shanghai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Digital Education Equipment,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2.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To make up for lack of personalized learning during classroom teaching process, digital learning-aided resources for extracurricular self- learning are proposed. Research methods of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activity flow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are applied in the paper. Firstly, definition of digital learning-aided resourc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digital learningaided resources and digital teaching-aided resources are analyzed in detail,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gital learning-aided resources is given. Secondly,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learning activities, demands for digital learning-aided resources are determined and functions of digital learning-aided resources are designed. Thirdly, functions of websites for digital learningaided resources at home and abroad a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and the current problems about domestic digital learning-aided resources are analyzed. Finally, Considering incomplete coverage of contents, poor compatibility of resources, lack of personalized diagnosis, insufficient interaction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 less parent participation and lack of supporting policy existed in our domestic websites for digital learning-aided resourc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rom policy formulation, resource contents,technical specification, interdisciplinary and use mechanism are presented, which can contribute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digital learning-aided resources steadily, heathy and orderly.

Basic Education; Digital Learning-aided Resources; Extracurricular Learning Activities; Websites for Digital Learningaided Resources

G434

A

1006—9860(2015)06—0017—07

*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面向自然交互的课堂教学创新模式构建及应用研究”(课题编号:DCA140237)、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专项课题“基于自然输入方式的电子书包课堂教学行为模式”(课题编号:2013JJY004)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电子学辅导课外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小满课外班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