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工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5-11-28 06:04吕一波丁淑芳李青侠于会军孙广义
经济师 2015年9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研究生创新能力

吕一波 丁淑芳 李青侠 于会军 孙广义

摘 要: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文章结合矿业工程学科的特点,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研究生教育中,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强化科研项目训练,突出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而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与建设。

关键词:研究生 创新能力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9-205-02

《教育规划纲要》第三部分指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成果,是高校具有最高学历层次教育的研究生培养目标。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实施知识和技术创新的基地,应勇于担负起创新知识、构建知识创新体系并培养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或地区专业技术队伍整体水平。研究生是高校的生力军,要具有积极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要有丰富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较强的实践和应用能力,更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为创新是人才不断成长发展的动力,是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人立足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为满足矿业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矿业工程学科要急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为此,本文对本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研究生教育中,突出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特点,提高矿业工程研究生培养质量,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与建设。

一、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基础

1.课程体系设计思路。矿业工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基础理论扎实,有创新研究能力和能独立承担复杂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研究生的教学要侧重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要结合矿业工程学科的时代特征、突出专业性质与特色,围绕学科领域前沿展开,加大前沿性课程所占比例,课程内容要融入本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科领域内研究的重点问题,在选课上要有更大的自由度,引导学生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拓展教学空间,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与科技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研究方向在国内煤炭领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培养出能推动地方煤炭产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课程体系设计结构。研究生课程是研究生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基础,是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保证,在研究生教育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创新性人才首先必须具有创新思维,而创新思维的形成必须有合理的课程知识结构体系,这种结构体系的形成源于科学的课程体系。因此,当代的研究生不仅要掌握本学科的专业基础理论,还得掌握相关交叉学科知识,拓宽专业视野,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符合学校研究生的定位和培养目标。本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科学优化设置矿业工程研究生课程体系,形成三大模块,即专业基础课、核心专业课、专业综合课,包括学位课、选修课、补修课和必修环节,其中学位课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学位课(核心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开设第一外国语(英语或俄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工程数学、知识产权和知和信息检索等,学习这些课程能丰富研究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研究生的专业兴趣,夯实研究生的创新基础。

核心专业课围绕基础与研究方向进行设置,开设工程岩体力学、开采方法、高等选矿学、洁净煤技术、通风与控制技术及瓦斯防治技术等课程,核心课程计划围绕煤矿方面丰富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负担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充分体现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提升研究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

选修课是针对专业方向设置的课程,核心专业课程与选修专业课程按一定的比例设置,每学期提供39门选修课提供学生选择,开设选修课不仅满足了研究生求知多元化的需求,也拓展了研究生的专业视野,使之形成自觉的科研意识,提高了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必修环节设置外文应用、开题报告、学术活动(含科学道德)和实践锻炼(含社会实践)等,此环节能加强人文精神,强化专业技能,积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此外,针对缺少本学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硕士研究生设置了补修课,要求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取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

课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二、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

根据课程体系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核心专业课程以讲授法为主,结合案例式和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进行讲解,课程制定的计划都是围绕煤炭方面的丰富教学内容,并且是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现场工程实际讲解,如讲解顶板支护时,以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的“四四排柱课题”为例讲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受到很好的启发,增强了研究生对课程知识的应用,体现了将学科领域的新知识和新问题呈现给学生,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

结合研究方向,定期举办各种学术报告、学术沙龙及专题讲座,把最新研究成果及时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掌握最新的国内外学科发展动态。

三、加强实践和科研训练,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是教学实践和科研训练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和科研训练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加强实践和科研训练,系统地进行科学研究,利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创造性和探索性的研究,成为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过程。

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2010年黑龙江煤炭年产量达到1亿吨,煤炭矿井高产高效、装备系统更新、生产安全、煤炭清洁等要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学校认真组织并争取承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项目,为研究生的选题方向提供更多的选择。通过导师引导、支持,研究生能积极开展与之相关领域的研究,如在煤矿深部特殊开采、岩石力学与软岩工程、矿山压力控制与冲击地压防治、矿井水害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灾害防治、矿物分选、洁净煤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与深加工等领域进行研究,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同时也增强了为社会、科技和经济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为实现本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突出矿业特色,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实施了“六个一”培养模式,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一篇专业学术论文、开展一次学术报告、参加一次企业专业实践锻炼、用外文撰写一篇论文、参与一项科研课题和申请一项科研项目。

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科学研究实践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全面培养硕士研究生树立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是培养研究生独立工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高质量学位论文的撰写,研究生要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论文是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为强化训练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矿业工程学科要求研究生在学位论文选题上要注重结合自己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和申请的科研项目,尤其是研究生自己申请的科研项目从选题、收集资料、申报书的填写到申请批准后项目的研究,都是研究生自己独立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专题研究、试验方案制定、科学实验等,学习怎样去做科研工作和方法,提升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鼓励研究生在交叉学科上选题,敢于创新。

此外,学位论文管理是提高培养质量研究生的前提及重要保障。为规范研究生培养工作,导师遴选推行导师负责制管理模式,同时制定了《黑龙江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及论文答辩的规定》、评阅论文评分办法等,进一步加强了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防范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同时采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进行检测,保证学位论文高质量的同时,也实现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总之,研究生教育是一种创新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整个教育始终,要有合理的课程体系、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实践科研项目训练等,才能高质量完成学位论文的选题和撰写。在这个过程中,要强化研究生的创新基础、创新思维,使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今后我们要在创新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探索出适合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模式,满足当代对具有创新能力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编号:JGXM_HLJ_2013089)]

参考文献:

[1] 王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江苏高教,2004(1)

[2] 庞永师,林昭雄,陈德豪等.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2008(2)

[3] 孙庆祝,孙晋海,刘一民等.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建立多位系统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7)

[4] 印桂生,董宇欣.高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

[5] 赵珂,贾杰,方芳.研究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武汉理工大学(理工版),2012(S2)

[6] 应义斌,曾超,徐慧荣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高教探索,2003(2)

[7] 黄飞跃.谈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3)

(作者单位:吕一波,丁淑芳,李青侠,孙广义,黑龙江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7;于会军,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鸡西分公司 黑龙江鸡西 158100)

(作者简介:吕一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教学及研究工作,研究方向:洁净煤技术。)(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研究生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