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初探

2015-11-28 12:46嘉兴市文化馆314000
大众文艺 2015年22期
关键词:技术标准服务项目文化馆

张 颉 (嘉兴市文化馆 314000)

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初探

张 颉 (嘉兴市文化馆 31400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则进一步明确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和实施路径。文化馆作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主要阵地,要通过建立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一、标准化体系对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当前的文化馆系统的公共文化服务还存在较大的非标准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馆舍设置的随意性。尽管各地普遍按照行政区划建设了各级文化馆(站,包括社区、村文化活动室),然而文化馆的选址位置、建设规模、设备配置都没有统一的规定和要求,各地文化馆可以说五花八门、千差万别;二是服务项目的差异性。不同的文化馆到底该提供哪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和服务项目?尚没有统一的标准。三是服务程序和服务质量的“任性”。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没有标准化的服务操作程序,也缺少服务质量的评价标准。

所谓标准化,就是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种类、程度、质量等定出标准,把标准上升为政府政策、行业准则,乃至于国家法律,以强有力的刚性约束来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教无类”、普遍均等。标准化一方面确定了各级政府对文化馆馆舍建设、设备配置、经费安排、人员保障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底线保障标准”,通过标准化的制度安排,保证了政府对文化馆投入的“刚性支出”,使文化馆“有钱、有条件、有人”做事;另一方面,也对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二、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构成与主要内容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结合文化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特点,本文认为,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应该由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标准和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标准三个方面组成(表1)。

表1 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的构成与主要内容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要根据中央和省要求,结合各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研究确定各级政府的保障责任,围绕文化馆基本服务项目和内容,就文化馆设施布局、内容提供、资源配置、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等,制定保障标准,作为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底线标准,明确服务的种类、数量、质量、覆盖范围和均等化程度,在县域范围内采取有力措施组织实施。

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标准分为设施建设标准和管理服务标准两类。设施建设标准主要从文化馆硬件建设方面,提出刚性要求;管理服务标准主要是软件建设,重在提高文化馆的服务效能和水平。在执行国家建设标准和管理服务标准的同时,重点加强软件建设,形成一批具有文化馆特色、符合群众实际文化需要的管理和服务标准。

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标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制订绩效考核标准,在对上述服务内容、标准进行精确测算后确定一个文化馆经费保障标准,由文化、财政和审计部门联合考评,按项目的设置和标准逐条检查资金是否到位、用途是否准确、绩效是否明显(含覆盖率、群众参与率等),重点评估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服务供给、资金投入等基础工作的完成情况;建立评价评优标准,对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服务的质量进行评价,这一部分可由文化主管部门按照工作目标考核的要求进行;建立社会评价标准,由社会第三方独立开展公众满意度调查,以确保中立和可信度。通过设立科学的问卷调查、入户调查、网络调查等,得出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评价和满意指数。

三、构建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的几点思考

1.正确认识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

包括文化馆在内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并不是一项孤立、先创性的工作,而是在标准化大背景下的一项后发之举。相对于教育、卫生、人社等部门的标准化工作,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起步较晚,也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包括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文化机构在内,对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的认识还存在许多误区,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是极具个性和差异化的产品,怎么能标准化呢?二是把标准化狭义的理解为制定标准,把保障标准等同于标准体系,认为保障标准的出台就等于标准化的胜利完成;三是把制定标准等同于做台账,认为基层文化部门事情已经很多了,连中央、省市都要求建设对基层的考核,减少挂牌子、做台账,现在又弄出个标准出来,增加了基层负担。以上误区影响了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的推进工作。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是一套完成的标准,包括了保障标准、服务标准和评价标准,三个标准缺一不可。

2.构建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的重点在于服务标准

随着《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的颁布,以及各地不断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工作,包括文化馆在内的各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已经基本明确。按照文化部的工作进展,各地在今年年底前都应该完成本地区的公共文化保障标准的制定。然而,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不仅仅在有保障标准,更在于服务要标准化。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粗放、供需脱节、效能低下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服务缺少标准造成的。因此,如果说标准化前期的工作在于顶层设计的保障标准,接下来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的重点在于微观层面的服务技术标准。而且服务技术标准的制定与落实是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构建工作的决定性和成败性环节。

3.构建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的难点分析

制定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技术尤其是服务技术标准的难点有三:一是种类、数量繁多。相比于图书馆、博物馆等服务项目比较明确的文化单位,文化馆服务项目多、内容多、环节多、要求多。仅一个文化培训,培训对象、培训内容的差异,就可能需要制定十几个甚至几十项服务技术标准。一个县级文化馆制定的技术服务标准可能就要上百甚至几百项,一个基层文化站的技术服务标准估计也有几十项。如此庞大的工作量,对很多文化馆来说,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二是文化的差异性导致标准几乎无法简单复制。相对于一些比较成熟的技术服务标准,文化馆服务的技术标准几乎还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即使有少许可以借鉴的地方,由于文化工作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如果照搬其他地方的经验,可能造成“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结果。三是标准化人才的短缺。基层文化馆(站)本身工作量大、人手紧张,专业技术人员大部分都只擅长专业知识,对标准化的理解还处于起步阶段,对标准的编制方法和途径几乎是一窍不通。人才问题将直接制约文化馆公共文化标准化体系构建的进程。

4.构建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的工作建议

一是要高度重视。正如前文所述,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再不重视这项工作,“等、靠、要”的思想和行为将更加浓厚。因此文化主管部门和文化馆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组建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分工表和进度表,明确责任,明确进度,加大督查,保证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是要加大支持。文化主管部门和文化馆要加大对基层的支持力度,举办技术服务标准编制的培训,使标准编制人员数字编制方法;在年度经费预算中,留出专门的工作经费,确保编制工作的顺利实施;要加大与高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沟通与合作,成立技术服务标准编制专家服务组,对服务技术标准提供有力的技术指导。

三是要形成合力。在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建立的过程中,既要明确分工,更要形成合力。以乡镇文化站为例,一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技术服务标准有十几项甚至几十项。在服务技术标准的编制过程,没有必要要求每个乡镇文化站对所有的服务项目都独立编制技术服务标准,这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对辖区范围具有共性的服务项目制定统一的标准,供各文化站在地区复制推广,而乡镇文化站工作的重点在于本镇极具乡土特色服务项目的编制。这样,乡镇文化站的编制任务将大大减轻,这才是符合实际的工作推进。

四是要社会购买。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财政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并制定了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性目录。上海等地制定的指导性目录中也包含文化理论研究、文化发展规划等具体内容。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体系构建尤其是服务技术标准的编制完全可以通过社会购买的形式进行,这样既克服了文化馆人手紧张、专业性不足的困境,也提高了标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当然,社会购买,不等于出钱后就万事大吉。在通过社会购买委托第三方编制标准的过程中,文化馆要积极与编制方沟通,征求包括群众在内的各方意见,提高标准的可行性与针对性。

猜你喜欢
技术标准服务项目文化馆
作品赏析(6)
太阳第一家
作品赏析(6)
作品赏析(2)
项目制与社会组织服务供给困境: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化运作的分析
老龄化背景下辽宁省养老地产发展研究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标准化的路径选择与对策研究
我国技术标准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养护方法与技术标准研究
江苏省大丰市2014年前三季度CPI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