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处
——纪念党的七大召开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记述

2015-11-28 11:54
中华魂 2015年6期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延安胜利

文/本刊记者

纪念党的七大70周年

站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处
——纪念党的七大召开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记述

文/本刊记者

四月的延安,阳光和煦,春光明媚。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和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共同主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7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这里举行。延安是名副其实的革命圣地。从延安机场去往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的大巴一开上圣地路,延河水、宝塔山就出现在眼前,令人心潮澎拜。接下来,中央军委旧址、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王家坪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等一系列革命旧址的指示路标,随着车的前行相继映入眼帘,让人顿生尊崇之意。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记录着当年的峥嵘岁月。

延安曾是中国革命的心脏,是毛泽东和党中央所在的地方。他们对抗日战争的领导和对新中国的谋划,均运筹帷幄于此。在经过延安整风运动全党达到空前团结的条件下,为了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把中国引向光明的前途,中国共产党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历时50天,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和候补代表共计755名,代表全国120万党员。这次大会一是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二是总结了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经验与教训,提出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三是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七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倾向。”四是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新领导集体,使全党在组织上达到空前的团结。七大是我党历史上筹备时间最久、会议时间最长、全党最为团结的一次代表大会,是我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成为我党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015年4月23日,党的七大召开70周年后的同月同日,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和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共同主办的纪念党的七大召开7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革命圣地延安的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隆重举行。与会的有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各地延安精神研究会、陕西省的相关单位人员及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的师生约500人。经过70年不平凡的历程,再来回顾、研讨、感悟党的七大,意义非同一般。

研讨会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希胜主持。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陈燕楠在所致的开幕词中说,70年后的今天在这里庄严集会,纪念并研究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要回顾一个政党在极端复杂的情况下,是如何经过千锤百炼而锻造成为有铁的纪律、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有自我批评精神、能够联系群众的大党;就是要回顾一个政党在两条道路、两种命运选择的岔路口,靠着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是怎样最终赢得并肩负着千百万人民信任与重托的。当下的中国共产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有坚如磐石的精神力量,所以我们需要纪念七大。理解了七大及其走过的24年苍黄风雨,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篇与起笔,植根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的运用,植根于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植根于全

党上下的理论自觉。革命如此,建设如此,改革亦然。今天我们纪念七大,更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逻辑。当下的中国共产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有坚如磐石的信仰力量,所以我们需要纪念七大。那一代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忠诚,源于他们知道,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惟其忠诚于信仰,所以坚强,所以戒惧。站在历史的发生地,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中国革命为什么只能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中华民族复兴的使命为什么只有坚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共产党来领导,因为历史就在这,现实就在这。我们就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处。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梁柱教授在研讨会上作了题为《团结胜利的大会照亮新中国诞生的坦途》的主旨发言。他以详尽的史料向与会者讲述了七大召开的背景、过程及完成的主要工作和任务。他提到,从1928年党的六大到1945年党的七大,相隔了整整17年,其间,中共中央多次提出召开七大问题,都因严酷的战争环境和主观条件的不成熟而延期。在这期间,党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两个历史时期,经受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严峻考验,终于获得了从幼年走向成熟的伟大转变。在全党整风运动取得胜利的基础上、在抗日战争面临胜利的条件下召开的七大,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七大总结了党领导的中国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制定了正确的路线、纲领和策略,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大会制定的路线,简单地说,就是“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

七大的召开,表明这时的党已经是一个思想更加一致,队伍更加壮大,组织更加纯洁,并且形成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空前的团结,它已经成长为一个能够带领人民实现党的纲领,最后战胜日本侵略者和一切反动势力,建立新中国的党。首先是党已在严峻的考验中发展壮大,成为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化的坚强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已经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的重心,成为中国人民解放的重心,成为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重心。这时的党已经具备了争取和实现胜利的条件,应当自觉地把领导中国革命的责任担当起来。其次,已经形成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统一的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团结。通过整风运动,使党的领导机关和干部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树立了密切联系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使全党获得了对中国革命规律的统一认识,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和人民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七大通过修改党章,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刘少奇在修改党章报告中说毛泽东思想“是站在无产阶级利益因而又正是站在全体人民利益的立场上,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方法,概括中国历史、社会及全部革命斗争经验而创造出来,用以解放中国民族与中国人民的理论与政策。”这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理解和坚持毛泽东思想,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含义,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三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坚强的中央领导。七大经过充分的酝酿,选举产生了包括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在内的新一届中央领导。他们是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和选择的,具有坚强信念、意志和丰富的经验,富有远见、能力和无私奉献精神,善于依靠人民群众和集中集体的智慧,善于团结全党一道前进。这样领导集体的诞生和确立,对于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制定党的“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政治路线,是七大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个战略目标的确定,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但要把胜利的可能变为现实,还要经过艰苦的努力,还面临必须战胜的严重困难。这就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作用,更加放手地发动人民群众,壮大革命的力量,既做好思想精神方面的准备。又要做好物质力量方面的准备,以迎接胜利。

党的七大提出在打败日本侵略者之后建什么国的问题,是关系到中国的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根本问题。在我党召开七大的同时,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他们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两个大会,代表了中国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不同发展方向。毛泽东看清了蒋介石的本性,指出:“两个大会有完全不同的目的:一个要消灭共产党和中国民主势力,把中国引向黑暗;

一个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中国封建势力,建设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把中国引向光明。”这个问题说到底是争取人心向背的问题。由于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使人民对蒋介石政权彻底失望。由于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倒行逆施,完全站到人民的对立面,最终落得众叛亲离、孤家寡人的下场。人民群众最后选择了共产党,碾碎了蒋家王朝。这就是历史结论。

其他与会人员从不同视点、不同角度认真回顾党的七大,提出与七大相关的问题和感悟。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李东朗教授谈到,1944年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七大密切关联。一是,它原为七大的一项议程,后来为使七大“集中注意力于当前问题”而改在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二是,它为七大的成功召开作了重要准备。学术界有一个普遍的共识,认为延安整风为中共七大奠定了基础。《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既是对延安整风的总结,也是对延安整风成果的提炼,它充分反映了延安整风的成果,又升华了延安整风中的认识。因此延安整风对中共七大的影响,集中反映在“历史决议”及其形成过程中。“历史决议”实现了七大代表思想认识的高度统一;“历史决议”在七大代表间形成团结亲密的良好氛围;“历史决议”营造了浓郁的民主气氛和严谨的作风;“历史决议”为七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准备。制定“历史决议”的过程,就是全党提升对中国革命认识的过程。具体到七大而言,“决议”阐述的基本思想和重要观点,为七大文件制定提供了理论准备,其中的许多认识、观点,反映在七大的相关报告和发言中。对于七大代表,这是一次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教育和普及。需要强调的是,“决议”对七大的最大理论贡献,是对毛泽东历史功绩和毛泽东思想的深入阐述。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李瑞芳教授、延安大学中国党史研究院院长高尚斌教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李蓉同志、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原副校长郑志飚教授分别以《党的七大与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形成》《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重大意义及深远影响》《党的七大与党内民主》《党的七大与党的三大作风建设》为题,参加了研讨并在大会上发言,从各个不同视角和切入点发表了感言,各有新意,各有见解,发人思考。七大确立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为加强党的团结统一,夺取革命事业胜利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对于增强党的理论自信,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这体现了党在旗帜问题上的高度自觉性,对改革开放以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正是继承这一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使其成为不断创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辉煌的强大支柱和行动指南。这是大家的共识。

研讨会后,大家到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考察。首先参观了七大会址——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坐在当年代表开会的长条木椅上,听着讲解员介绍七大礼堂的设计理念和今后规划,环顾四周,心绪难宁,肃然起敬。礼堂主席台上方还挂着当年开会的横标,四周有六根柱子上分别钉着木制的大写英文字母V,象征着胜利。每个V字上插有四面党旗,总共24面,象征着党走过的24个年头。每个V字拦腰钉一横木长片,上面写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让人感受到当年生机勃勃、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向往胜利的氛围。从七大礼堂出来,上山参观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领导者当年在杨家岭住过的窑洞。小小的窑洞,简陋逼仄,光线昏暗,足见当时工作生活的艰难、困苦。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了伟大的中国革命,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当年全国各地那么多青年和大批知识分子抛弃舒适的城市生活投奔这里,只因为这里代表着中国的希望、世间的光明、国家的前途和真正的胜利!

纪念七大召开70周年学术研讨会,是一次极好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不仅回顾了历史,也思考了现实。这次研讨会通过重温党的七大的重要历史和现实意义,更加坚定了与会者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增加了信仰的力量,坚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念。

感谢会议组织者精心细致的安排,研讨会圆满成功。

猜你喜欢
毛泽东思想延安胜利
党在延安时期的学习
坚持就是胜利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坚持
十九大胜利召开
《保卫延安》震撼播出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胜利
毛泽东思想闪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