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五张牌 全力打造“醉美”山城

2015-11-28 16:42林育龙
老区建设 2015年19期
关键词:规划建设发展

林育龙

铜鼓地处赣西北边陲,修河之源,是两省三市六县通衢之地。全县总面积154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87.4%,居全省之首,拥有世界最大的原始野生红豆杉群落,天柱峰国家级森林公园,年均气温16.2度,空气质量达国家一级标准,负氧离子含量达7万个/cm3,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天然氧吧”。随着武吉、奉铜、宜万铜高速的建设开通,蒙西铁路过境铜鼓并建站,九长、咸宜井两条铁路入规,区位优势不断凸显。笔者认为,加快城市建设的发展步伐,树立城市经营新理念,重点打好“五张牌”,对于突出发挥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培育经济社会发展增长极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要高点定位,打好规划特色牌。建筑是凝固的艺术,高点定位,就是要努力做到“二十年站前列、五十年不落后、一百年不遗憾”,使之经得起历史的检查、后人的评说。可以说,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蓝图,直接决定着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规划的失误是城市建设的最大失误,必须牢固树立规划先导的理念,坚持把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第一抓手,最大程度地发挥规划的调控和指导作用,确保城市建设规范有序发展。一要注重前瞻性。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把近期、中期与长远,需要、可能与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按照现代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综合布局,充分考虑区域特点、经济基础和资源条件,从宏观层面上把握城市发展的定位、定性、定向,做到既切合城市发展实际,又符合未来发展趋势,更有本地文化传承的特色。二要体现科学性。要妥善处理局部与总体、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等一系列关系,加强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城市绿化、交通、水利等专项规划的衔接,充分体现规划的科学性。三要维护严肃性。规划一经法定程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严格执行。要落实好规划实施的主体和责任,把住规划编制、变更和实施的各个环节、各个关口。对确有必要变更规划的,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对擅自修改、违反规划的,要依法从严查处,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二、要创新思维,打好经营策略牌。实践证明,城建工作是一个难题、一道难关、一场硬仗,征地拆迁、资金筹措、用地指标、工程组织、城市管理等等,没有一项不劳心费力,没有一样不头疼棘手。必须大胆冲破传统观念、经验模式和条条框框,以创新的思维开展工作,坚持“只为发展找出路,不为失败找借口”,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在破除难题中推进城市建设,在迎接挑战中实现跨越发展。一要抓好资金统筹。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改变以往财政单一投入为财政引导投入,致力于盘活土地资源存量,合理收储部分土地和充分利用腾空土地资源,利用城市积累的物化资本建设城市,完善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制度,实现国有土地资产价值的最大化,最大限度地为城市建设提供财力支撑;二要推进市场化运作。要着力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格局,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广开融资渠道,广泛吸引和鼓励民资进入,积极探索捆绑开发、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尤其是要把棚户区改造作为提升城市发展水平的巨大潜力和空间,不仅要把“旧房”变“新房”、“旧区”变“新区”,还要把“城市建设”变成“城市经济”,积极引入城市综合体、现代商业街区、邻里中心等城市经济新理念,形成政府、企业、群众各方互惠互利、共建共赢的城市建设开发格局。三要加强政策研究。要认真研究、用足用活用好当前国家、省、市关于保障性安居工作、污水处理、小城镇建设等城建政策,找准找实项目,并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尽可能多的项目列入国家、省里计划盘子,力争取得最大限度的资金支持。

第三、要因地制宜,打好城市经济牌。城市经济对于整个区域来说,具有强大的聚集、扩散、辐射、带动及创新功能等,是整个区域经济的龙头。要以城市效应吸引投资、消费和旅游,有效增强整个城市的经济活力,带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一要做强地产经济。要认真研究扶持房地产经济发展问题,积极帮助地产企业解决好资金、土地、拆迁、销售等瓶颈制约;制定统一的房地产开发政策,形成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坚持房地产开发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物业管理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提高住宅小区的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严格准入制度,推动全县房产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二要提升商贸经济。要大力优化城市环境,整合楼宇资源,通过开发、出租、招商等方式,引进各类企业和代理商做商场、办公室、搞研发以及现代服务,不断做大做强总部楼宇经济。同时,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业,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流通在引导生产、促进消费方面的先导作用,坚持规划先行、政策引导、优化服务、统筹兼顾,合理进行网点布局,努力把铜鼓建成南昌、长沙、武汉三地的物资中转站和商品集散地。三要发展旅游经济。认真做好旅游项目策划,着力实施好温泉小城镇、凤凰山公园、铜鼓公园、铜鼓印象、八大寨等景点的规划开发工作,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务,加快相关产业发展,使游客愿意来、留得下、玩得好。

第四、要标本兼治,打好长效管理牌。要始终秉持城市“三分建七分管”的工作理念,从抓难点、重点入手,转变管理思路,创新管理机制,大力推进城区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作,使城区面貌焕然一新。一要坚持重拳出击,铲除管理“顽症”。要坚决遏制新的“两违”发展势头,做到发现一起,制止一处,处理一起,力求把“两违”消灭在萌芽状态。要进一步落实强制拆除行动属地管理的原则,城关镇要保证人员组织、施工机械及“两违”涉及的人员物品安置地点等要素条件,确保拆迁工作的顺利实施。与此同时,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大体量的项目建设大量涌现,务必以最强硬的手段、最严厉的惩罚、最大程度减少质量安全隐患;二要坚持堵疏结合,促进标本兼治。要“脸皮”与“肚皮”兼顾、“市容”与“繁荣”共进,对于流动摊点、小广告、汽车修理、拆迁空地等严重影响市容、群众反映强烈、矛盾突出的管理问题,城建、城管、公安、工商等部门要现场勘查、集中疏导,综合执法、专项整治、强制规范。同时,根据地域分布,细化分解、落实到队、责任到人,实行长效管理;三要坚持公平竞争,激发内生动力。要在继续开展“门前五包”的同时,积极探索推行考核竞争和市场化竞争两大机制,将道路清扫保洁、户外广告、停车泊位经营权推向市场。要推行差别化考核,实行工作业绩与考核奖惩直接挂钩,加大奖罚兑现力度,以此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调动工作积极性。

第五、要协调发展,打好城乡统筹牌。小城镇是个大战略,必须要有大思路、大手笔、大力度,才会实现大发展。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一要优化城镇布局。要综合考虑区位、资源、人口及经济发展水平和潜力等因素,科学规划城镇布局,以乡镇政府驻地为重点,以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为依托,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要逐个进行科学的功能定位、等级定位,切忌千篇一律,结构雷同,要建成工业型、农业型、商贸型、旅游型、资源开发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二要提高用地效率。要把土地增减挂钩工作作为城乡统筹发展、节约集约用地、推进项目建设的重要抓手,保障用地需求、缓解用地压力、破解用地难题的重要途径,着力盘活农村土地资产,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以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带动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实现保护和增加耕地、解决工业和城镇发展需要以及改善农民生活三个统一。三要实现以点带面。发展小城镇关键是繁荣农村经济、培育主导产业。要加快大塅集镇“六位一体”项目建设,深入推进镇村联动。各乡镇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明确发展重点,拿出得力举措,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

责任编辑:上官涛

猜你喜欢
规划建设发展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