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能否回归都市

2015-11-28 12:27花落成蚀
科学之友 2015年15期
关键词:紫金山闪光灯新华

文|花落成蚀

创新专家茶座

萤火虫能否回归都市

文|花落成蚀

“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一曲《虫儿飞》是否勾起你扇扑流萤的童年回忆。萤火虫又名夜光、景天、夜照、流萤、宵烛、耀夜等,属鞘翅目萤科,是一种小型甲虫,因其尾部能发出萤光,所以得名萤火虫。光听它这些富有诗意的名字就感觉很浪漫、很美妙,可生活在现代化都市的人们,已很难看到夏日傍晚萤火虫提着盏盏小灯、在空中飞来舞去的景象,孩子们更是不知萤火虫为何物。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昆虫,人们对它情有独钟,并在各地相继举办了“萤火虫之夜”活动,但萤火虫回归都市之路却走得很艰难。

广州湿地公园曾举办过一次“萤火虫之夜”的活动,深受市民欢迎,而长沙与青岛两个城市相继举办的“萤火虫之夜”却遭受了很多质疑与批评。这个旨在为市民提供创意夜旅游体验以及营造浪漫的举动,实际情景却是“人比虫多”“手机比萤火亮”,因萤火虫的“水土不服”和人类的“集体不文明”行为,导致其死亡过半。

在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举办的“萤火虫之夜”活动,由于人声嘈杂,加上游客的手电筒、闪光灯不停闪烁,现场放飞的15 000只萤火虫,竟齐齐“灭灯”并躲藏起来;还有3 000只被分别装在玻璃瓶内供游人观赏的萤火虫,在人群散去后,也全都被游客带走了。

青岛中山公园从广西引进的10 000只萤火虫,因“水土不服”在青岛仅待了3天就死去了一半。据称,这些萤火虫多为人工养殖,一般只有7~15天的寿命,到达青岛后,部分萤火虫实际已经到了寿限。此外,游客使用的闪光灯也加速了萤火虫的死亡,而且城区内适合萤火虫生存的大环境已不复存在。

专家分析一:闪光灯是杀手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副教授、萤火虫自然保护研究中心负责人付新华表示,萤火虫是一种“娇气的动物”。它们用光信号传递信息,城市里的灯光(包括闪光灯带来的强光)的确是它们的“天敌”,会极大地干扰它们的正常生活,但闪光灯绝对不是这次青岛萤火虫大批死亡的首要因素。

付新华是我国第一位萤火虫博士,在萤火虫研究上取得了很多突破性进展。有一种中国特有的珍稀水栖萤火虫“雷氏萤”,就是以付新华的导师雷朝亮的姓来命名的,命名人是付新华和世界第一萤火虫分类专家、澳大利亚人Dr.Lesley Ann Ballantyne。

萤火虫之光

付新华指出,萤火虫是公认的“环境指示物种”,它们对环境十分敏感。以雷氏萤为例,蜘蛛是雷氏萤成虫的主要天敌之一,但天敌的捕杀是次要的,水质、空气、植被等环境的恶化对于雷氏萤造成的危害更大。

萤火虫

与此同时,付新华还对“萤火虫之夜”中萤火虫的来源表示怀疑,因为萤火虫的人工饲养成本非常高,尤其是时间成本非常高。一年一代虫的特性,使得萤火虫不适合作为商品出售。如果它们不是养殖的,而是从野外捕捉的,那对萤火虫来说可真是场“浩劫”。此外,适合萤火虫生活的环境中,需要有山、有水,并且区域面积不能小。大面积饲养萤火虫的难度也很高。此次从广西运萤火虫到山东,自然天气因素也是导致萤火虫大批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专家分析二:都市难见萤火虫

付新华认为,利用来自人工环境的萤火虫来开一座类似于国外蝴蝶农场一样的萤火虫农场,在可控环境下展示萤火虫的整个生活史,的确具有很好的展示效果与教育意义,但想要萤火虫回归都市,已经很难。比如,从广西调虫至山东,由于两省生物组成差异较大,从炎热地带来到寒冷北方的萤火虫,就算能在此产下下一代,也无法在寒冷的冬天越冬。就算真的能让这些萤火虫“定殖”下来,也不是什么好事。比如,广西的萤火虫来到广东东莞一带也许能留下种群,但由于这两地的萤火虫种类很可能不一样,外来萤火虫很可能对本土萤火虫产生排挤,反而会影响当地的生态。

难道都市里就不能再见到萤火虫了?付新华认为那倒未必。南京的紫金山就是个很好的范本。紫金山上有端黑萤、窗萤、黄脉翅萤等种类。曾经有个夏天,就有大批萤火虫出现在紫金山上那些没有路灯、植被良好、水质清澈的地区,一度惊艳整个南京。但由于种种因素,背靠中山陵的紫金山在中国很难被“复制”。至少,目前在中国各大都市中就只此一例。

延伸阅读

国外萤火虫的生态之旅

东南亚的红树林中,也生活着萤火虫。如果到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旅游,可以去体验红树林间的生态旅游。有时能看到一树萤火虫突然飞上天空,带来非常梦幻的情景,但这样的模式,对于中国来说基本没什么参考价值。日本、韩国还有中国台湾地区的萤火虫生态旅游经验,倒更值得学习。

日本各地分布着上千个大大小小的萤火虫自然景观,生长地受到政府保护。每年5-8月份,大批民众纷纷前往赏萤。景区内还附带出售众多与萤火虫相关的纪念品和玩具。整个产业的年产值达到10亿日元(约5千万人民币)左右。因萤火虫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它们的存在也是当地农业的“活广告”,农民们可以大打绿色牌,让自己的农产品更好卖。

显然,要想利用萤火虫,首先得有萤火虫;要想留下萤火虫,直接往林子里面放飞是不可取的。所谓“有凤来仪,非梧不栖”,对于萤火虫这样“爱干净”的动物来说,必须要有一片合适的栖息地,它们才会留下来。所以,我们在倡导保护动植物时,不能只着眼于一个物种。要通过保护一个物种,来保护整片栖息地,保护更多物种。熊猫如是、白鹳如是、萤火虫也应如是。

猜你喜欢
紫金山闪光灯新华
紫金山院
手机闪光灯是否已沦为手电筒
紫金山铜矿露采边坡稳定性分析
智珠二则
层林尽染紫金山
乱发脾气的小熊
暗夜中的微世界
日清发布闪光灯、引闪器新品
对面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