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看台

2015-11-28 14:44
老区建设 2015年19期
关键词:马铃薯时尚农业

农情热点

【习奥惠农“大礼包” 更好养活我同胞】9月22日至28日,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访问期间,中美双方达成共识,以“加强农业创新,促进粮食安全,推动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就粮食安全、农业生物技术、大数据与农业信息技术创新、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农业支持以及双边合作等议题进行了对话。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合作,促进两国乃至世界农业创新发展。

中方公布的过万字的“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中方成果清单”显示,中美在政治、经贸、农业等领域达成49项重要共识。9月24日,在习近平访美期间,中美农业创新战略对话在华盛顿举行,中国农业部和美国农业部续签《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与美国农业部农业及相关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继续开展并扩展双方于2009年9月22日签署的备忘录中提出的项目和活动。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世界粮食问题牵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心。中美作为农业大国,两国间农业的合作和发展备受瞩目,农业也是中美两国最早开展合作的领域之一。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中美两国间互派数百个考察组,两国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也愈加稳固。美国从中国引进了小麦、大豆良种,中国则进口了美国的奶牛和种猪……中美农产品贸易加快发展,惠及了两国的企业和农民;中美双向农业投资日趋活跃,实现了产业发展互利共赢。两国的合作将会促进双方农业共同发展,最终使中美人民受益。

【青蒿成全屠呦呦 原料丰顺遍地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的名字源于《诗经》。据考证,诗句中的“蒿”即为青蒿。为她命名的父亲,未曾想到女儿会与那株小草结下不解之缘。

2011年9月据媒体报道,屠呦呦获得 2011年度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时,据媒体报道,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 “三无”科学家。

而在梅州丰顺县,早在2004年就已经种植这种为人类造福的“中国小草”。目前,丰顺县已建立起集种植、科研、生产于一体的全国最大的青蒿生产基地。

2003年起,广州中医药大学与广东新南方集团合作,共同研制出第四代复方青蒿素(又称“粤特快”),并由新南方投资3.1亿元在丰顺建立粤特快的生产销售基地。2004年,两家共同创办的广东新南方青蒿科技有限公司落户丰顺。2007年起,丰顺产的“粤特快”在非洲国家科摩罗逐步推广,至2013年,科摩罗实现疟疾零死亡、发病人数减少95%,成为非洲首个快速控制疟疾成功的国家。

农业新风向

【“时尚农业”成潮流 五大路径推动农业换新颜】现如今,特色农家乐、生态农业、农业观光园、特色庄园建设等乡村旅游悄然兴起,农业已经不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也不简单是机械化生产带来的高效率,而是与创意、科技、旅游及互联网等结合起来,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与气质。于是,一个新的概念——“时尚农业”应运而生。

在山东威海,为了充分挖掘农林牧副渔业蕴藏的特色资源,这里先后建成了荣成邱家观光农业园、文登界石镇樱桃园、威海威茗茶园区、乳山大陶家渔家乐、石岛南车牡丹园、昆嵛山森林观光区、小石岛赶海钓鱼公园等不同特色的农业旅游区。引导农业旅游向产业化、精品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并对海草房、手推磨、石捣米、家织布、花村、画村、渔村、戏村及传统民间活动进行深入挖掘和创意推广,形成了民俗浓郁的旅游品牌。

业内人士指出,发展时尚农业有五种路径:一是农业与创意相结合;二是农业与科技相融合;三是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四是农业与互联网相结合;五是农业与生态相结合。总之,时尚农业就是要营造绿色景观,保持清新、宁静的生活环境;为城市提供新鲜、卫生、无污染的农产品,满足现代都市人的消费需要;为现代都市人接触农业、体验农业提供场所和机会;保持和继承农业和农村的文化与传统。

打造时尚农业,当地政府部门应该将时尚农业列入时尚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各地的农业资源特点,制定时尚农业专项规划;其次,加大对时尚农业政策扶持力度;另外,可以在比较成熟的地方开展试点,谋划建设几个时尚农业发展示范园、示范点,以形成示范效应。

【驴奶大有“钱”景】提到驴产品,第一感觉是驴肉和阿胶,掀开驴业的面纱之后,看驴奶及其发展前景,让人觉得很开眼界。

中国农业大学和意大利卡美里诺大学的研究,证明了驴奶的营养成分和人乳最为接近,是人类母乳的最佳替代品。驴奶中的硒含量是牛奶的8倍,维生素含量是牛奶的5倍,乳清蛋白含量比牛奶高50%,有较好的抗氧化、延缓衰老作用,并提高人体免疫力。

古罗马历史学家普卢塔克曾记载,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喜驴奶浴,令皮肤细腻、柔嫩。在南美洲一些国家,人们甚至视驴奶为“万灵仙丹”。唐朝孙思邈着《千金要方》和明朝李时珍着《本草纲目》对驴奶的医用价值都有记载。在乳业的细分市场中,驴奶可谓“新贵”。驴农已经开始尝到靠驴奶增收的甜蜜。受区域市场因素影响,东西部地区驴奶价格差异较大,但增加驴农收入是一致的。山东聊城天龙养驴合作社的社员说自己去年发了一笔“驴奶财”。奶价一开始20块一斤,后来涨到30块。一头孕驴采奶期能连续采6个月,1天能采1公斤左右,一头母驴产的奶就能挣5000多块钱。

农家新鲜事

【“垂直农场”烂尾楼 女大学生有想头】在城市烂尾楼里建垂直农场,通过循环技术处理城市生活和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实现肉类、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全年供应。这听起来像是个脑洞大开的创意,但就是这个创意,帮助浙江农林大学的90后研一女生单幼霞,叩开了“2015全球青年农业峰会”的大门。

今年8月底,她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女生,与来自全球33个国家的其他99名青年农业领袖,共同商讨如何应对全球饥饿问题。如今,她正从微型垂直农场着手研究,争取今年年底出产品。

“我们可以把房子埋在森林里,为什么不能把农场建在楼宇里,让自然回归自然?”单幼霞说,自己曾看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Dickson Despommier的书,书中提出过“垂直农场”这一概念。而中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烂尾楼。如果能够利用相应的农业技术,将这些烂尾楼全部利用起来,建设成为“垂直农场”,既能够美观城市环境,净化空气,又能够为城市就近提供安全的农产品,岂不是一举两得?

【第一代马铃薯馒头在京日供应超1吨】日前,由中国农科院会同农业部种植业司筹备组建的“马铃薯主食开发技术协作组”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今后,国内相关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和社会团体将在技术协作组的联结下,开展科研攻关、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市场开拓。

据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介绍,2013年7月,农业部启动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工作。两年来,中国农科院项目组专家克服了专用品种少、马铃薯全粉黏着性弱、成形能力差、专用加工机械缺乏、营养功效研究不足等技术难题,取得了重要阶段性进展。今年6月1日,马铃薯全粉占比30%的第一代马铃薯馒头在北京成功上市。截至目前,第一代马铃薯馒头已在北京的200多家超市销售,生产厂家每天生产供应马铃薯馒头已超过1吨。

马铃薯主食开发技术协作组首届理事长、中国农科院加工所所长戴小枫说,下一步,协作组将相互支持、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充分发挥协作的作用,继续开展科技创新,突破研发的关键问题,实现产品系列化、多样化、梯次化,加大马铃薯主食产业社会覆盖度。

责任编辑:程文燕endprint

猜你喜欢
马铃薯时尚农业
马铃薯有功劳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火星马铃薯”计划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环保很时尚
美妆fun时尚盛典
时尚首次触电
马铃薯主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