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让生命发光

2015-11-28 14:44姚婷
老区建设 2015年19期
关键词:荷塘信仰中华民族

捧读金一南教授的《苦难辉煌》,心中无限感慨,书中讲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以极其微弱的力量,与国民党、苏共和日本外部势力之间展开殊死较量,面对各种势力的围追堵截,合作的叛变与失利,以及陷入困境中付出的惊人毅力与巨大牺牲,最终战胜炼狱,从苦难走向辉煌。

《苦难辉煌》不仅带我重温了一段中共党史,更带给我一种思想的冲击与碰撞。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在那样一种可怕得几乎让人绝望的环境下,在长时间忍受身体的劳累、伤痛,心灵上承受死亡恐怖威胁的困苦境地下,能够不断积聚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我想,其中最核心的要素,是对共产主义的虔诚信仰。

信仰能点燃人心中的火把,让人生充满激情,让生命迸发力量。记得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情节:在情势危机的逆境时刻,中共红十军团师长胡天陶被俘,时值严冬,这位红军师长上身穿着三件打了许多补丁的单衣,下身穿着两条破烂不堪的裤子,脚上穿着两只不同颜色的草鞋,肩上背着一个很旧的干粮袋,里面装着一个破洋瓷碗,除此之外,再无他物。而在国民党的威逼利诱下,胡天陶的回答始终只有一个“不!”字。信仰燃起的这团熊熊烈火,让共产党员的骨子里渗透着蹈死不顾的刚强,化作中华民族的脊梁;让千千万万个胡天陶百折不挠、宁死不屈;让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凝聚起一股强大的力量,谱写出激动人心的恢弘篇章。

信仰之火需要点燃,更需要坚持和坚守。心理学上有一个“荷塘效应”,说的是荷塘里有一片叶子,第2天变成两片,第3天变成四片,以此类推,一个月后荷塘里铺满了叶子。请问,第25天时荷塘里有多少片荷叶?我们可以倒推,第30天时100%,第29天50%,那么第25天时是1/32。从第1天到形成1/32,足足花了25天,叶子才辅一个小小的角落。而从第25天到第30天把荷塘铺满,仅用了短短5天。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很多人,或者很多时候,不乏信仰,但经常在追寻信仰、坚守信仰、践行信仰时,为势利繁华所扰,等不到满塘荷香,在萤火微光之时担心雨打浮萍、菡萏香消,进而导致心无定根、信仰滑坡、迷失自我。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信仰,充其量只是一种追逐和势利。真正的信仰,是一种坚守,是一种执着,是一种磨砺,它与艰苦相伴、与毅力为伍、与信心兼程。当革命处于低谷,有的人对革命前途产生动摇,有的人经历彷徨,开始逃离,甚至投敌叛变。但更多的人义无反顾,为理想与信仰视死如归。正是因为这种坚忍不拔的信仰,才使中国共产党从一个最初仅有50多名党员的政党,发展到28年后夺取了全国政权;正是因为这种坚定不移的信仰,才使一支仅保存800人的起义军,在22年后变身百万雄师,横扫千军;也正是因为这种坚如磐石的信仰,才使中华民族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从苦难走向辉煌。

心中燃起了信仰的火,时间才能发光,人生才能发光。人活着,总是要有一点自己的信仰。前不久,微信里有一段转得很火的文字,是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里的一段碑文:“当我年轻时,我梦想改变世界。当我成熟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世界,我将目光缩短,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我发现我不能改变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家庭,但这也不可能。当行将就木,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自己,我可能改变家庭、国家甚至世界。”改变自我才能改变世界。改变自我,最重要的是,从现在起,做一个信仰坚定的人。因为只有信仰之火,才能驱动人生的发动机,带动所有的齿轮转动,改变我们的行为、习惯、性格,甚至命运。

掩书而思,革命时期的腥风血雨早已远去,但信仰,无论在何时,都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心中的绿洲、腾飞的翅膀和指路的明灯。作为一名社科工作者、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从我踏上工作岗位之日起,我就明白,这份工作不可能带来可观的财富,也不能带来巨大的名利。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不迷失自我,认清自己的职责和方向,为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就是对信仰的坚守;在本职工作中,执着于持续改善的理念,每天坚持有进步的目标,就是对信仰的坚持;在生活中,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从经手的每一件小事中得到成长,就是对信仰的执着。

最后,我想引用《成功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中的一句话来自励,也和大家共勉:“只要你对某一个事情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天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足够你圆满地做完一件事情。”在坚守信仰、追求有意义的目标时,看似平淡无奇、波澜不惊,但我们并不是在消磨时光,而是在让时间发光,让生命发光!

[作者简介]

姚婷,江西省社联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邵猷芬endprint

猜你喜欢
荷塘信仰中华民族
信仰
荷塘里的“怪物”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漫画
四季的荷塘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
小世玉智闯荷塘
荷塘蛙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