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城市体育规划——以美茵河畔法兰克福为例

2015-11-29 15:24张修枫
体育科研 2015年2期
关键词:法兰克福社团规划

张修枫

同为工业革命的产物,体育运动与城市文明从本源上来讲都具有深深的现代性的烙印[1],现代体育也与城市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2]。所以,体育与城市的结合并不是一种偶然,而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城市人所接受。在德国,市政部门会与学术机构合作,制定专门而且科学的城市体育发展规划,从而大大推动了城市体育的发展。

1 德国的大众体育

德国大众体育的发达程度举世闻名。德国人自诩,“也许我们不是竞技体育最强的国家,但我们一定是大众体育的世界冠军”[3]。总体而言,德国体育的发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有大量的体育设施和体育空间,这是得益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黄金计划”,德国以联邦政府的名义建设了大量的体育基础设施,而且在东西德合并后又再次实施“东部黄金计划”,这些硬件设施都为体育运动的普及奠定了重要基础。二是体育运动的高度组织化和体系化,德国人热衷于通过参与体育社团的形式来进行体育活动,这样不仅容易获得专业的指导和场地,而且也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更重要的是,这些社团之间也会形成严密的体系。以足球为例,从众所周知的德甲、德乙到地方上的小型青少年联赛,德国足协的年度手册上总共罗列出了十几个等级的联赛。这些组织体系的建立,都有助于体育资源的整合和分配。据统计,全德国有60%左右的居民都是注册在德国体育联盟下属的各类体育社团之中的。也就是说,再加上可能更乐于独自运动而没有加入体育社团的人,德国绝大部分的人口都是体育运动的爱好者。

体育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和休闲的方式,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出发,体育具有3大功能:首先,体育具有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功能,德国学者已经证明,有效的体育政策可成倍减少地方医疗体系的成本支出;其次,体育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尤其是德国现在的外来移民越来越多,体育活动和体育社团都有助于不同社会群体的融合;最后,体育附带有各种教育功能,无论是规则意识、团队意识、健康意识,甚至还有环保意识等,都可以通过体育活动这一载体得以推广普及[4]。因此,体育在德国是一项重要的公共事务,许多城镇都会制定专门的体育发展规划,这些体育规划是与本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面以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为例,进行一个具体的案例介绍。

2 法兰克福的体育规划

法兰克福是欧洲的金融、会展和交通中心,虽然跟世界级的大型城市相比,其60多万的人口规模不算庞大,但是流动人口数量众多,而且市中心的商业建筑占据了大量的城市空间,因此就人口密度而言,尤其是本地居民的居住密度很大。所以,法兰克福城市体育规划的首要目标就是,无论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地位,城市发展要确保所有人都获得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和能力。具体来说,他们在体育赛事、体育组织和体育空间的三个层面都做出了进一步的详细规划[5]。

在体育赛事方面,法兰克福每年都要举办大大小小约30场左右的全民比赛。虽然法兰克福也固定举办一些包括游泳、高尔夫和赛车等项目在内的高水平国际大奖赛,但是更注重宣传诸如马拉松、铁人三项和城市自行车等可以让业余选手参与的赛事。而且,这些赛事多是以城市户外空间为场地,充分利用金融区的现代化办公楼和美茵河畔的绿色地带,把运动与城市充分结合起来,把比赛举办成为全城的派对。笔者曾多次去现场感受这种热闹的气氛,即使顶尖选手们的冠军争夺早已结束,人们对于之后的业余选手也报以极大的热情。观众们站在街道的两旁,对于每一个经过的选手都给予英雄般的欢呼声,现场的DJ还在不断地渲染气氛,令人仿佛置身城市狂欢节一般。此外,所有赛事的场地和路线都经过精心的安排协调,几乎覆盖了全市的各个城区,确保所有人都有机会参与和观看到这样的体育活动。

在体育组织方面,法兰克福的市政厅会牵头联系各个行政单位、社区、学校、幼儿园、文化企业和科研院所等相关机构与体育社团展开规律性的沟通协商,其目的在于充分地分享和利用社会资源。例如,一个社区附近的学校、商场和体育社团可以合作,学校将体育设施开放给体育社团使用,体育社团帮助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同时商场可以通过赞助体育活动而获得更多的社区人流量,从而形成一个社区网络,并有助于缓解社区的公共安全和文化融合等社会问题,这对于流动人口量大且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法兰克福尤为重要。同时,地方政府对于赞助社团活动的企业还可以给予一定程度的减税等经济优惠政策,从而鼓励了体育组织的发展。

在体育空间方面,政府不仅每年保留固定额度的预算用于公共体育设施的兴建和维护,还对含有开放式绿地或可用于体育锻炼的土地开发案给予优先考虑。一般来讲,在像法兰克福这样的金融和会展中心,土地利用的商业价值相当巨大,而土地的过度商业化会侵害到公共利益。通过调研发现,开放的公共绿地,无论大小都可以提高附近房产的价格。同时,良好的生活和运动环境有利于提升城市对于国际人才的吸引力。所以,法兰克福特别强调开放空间、绿色空间和体育空间的综合利用,并将其提升为城市整体空间发展规划的原则之一。今天,无论是在市内的商业中心,还是在城郊区的住宅区附近,到处都能够看到带有沙坑的小型儿童游戏设施,或者可供滑板和技巧轮滑练习的高低障碍物,以及专供步行和跑步的绿荫小径等,这种化整为零的休闲运动空间完美地融入在了城市整体环境之中。

笔者所在的研究所有一个研究发现,跟德国其他城市相比,法兰克福的体育活动更开放、包容和多样化。法兰克福的体育社团或体育组织参与非体育类的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最高,相对于室内或半封闭的专业场地,法兰克福人更喜欢在开放的可供路人经过或观赏的场地中开展体育活动[6]。从城市研究的角度出发,这些在体育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都与法兰克福的整体都市文化相一致,这固然受到了以上所提到的公共体育政策的直接影响,但是反过来也说明成功的公共体育政策必须结合城市原有的整体结构,体育与城市是可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那么,成功的城市体育规划是如何制定的呢?

3 体育发展规划的一般步骤

一般而言,德国城市的体育规划都会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现状分析,包括了对于已有的基础设施、体育团队与组织,以及市民体育需求的分析。其中,体育需求的分析是重中之重,必须通过严格的抽样问卷调查方法获取真实的统计数据,然后针对不同年龄、收入和文化等方面的各层人群进行深入而且详细的分析,以保证最后的规划满足所有市民的实际需求。第二阶段是邀请相关的组织和机构共同参与规划的制定,即从规划阶段开始就建立起上文所提到体育组织的社会网络,而这也是德国体育公共政策成功的核心部分。德国所有的体育发展规划几乎都会涉及到上述两个阶段,只是一些小城镇在规划实施上可能会相对简单一些,而对于像法兰克福这样的大型城市,其体育规划的过程更为复杂。

上文中所提到的最新的法兰克福体育发展规划是在2010年完成的,前后经历了两年的时间,最后形成的规划报告共有165页[5]。而且,这份体育发展规划还与城市发展规划有所交叉,法兰克福市政府正在设计一条联通城市各个主要城区的自行车专用道,虽然这项政策与城市经济、环保和交通规划的关系更为密切,但同样也为大众提供了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且体育规划中也提到了自行车专用道的问题。

笔者所读到的各种德国城市体育发展规划之中,最详尽的一份报告竟然长达400多页[7],就算是一个二十多万人口的城市,该报告也对其各个城区和社会群体做出了具体的分析和规划。相对而言,我国的体育规划和决策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笔者曾经参与过一位德国知名体育专家在中国的项目,有关部门很有诚意地希望学习和借助德国的成功经验,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关部门把体育规划简单地理解为对于体育设施和空间的兴建和利用,提供了很多关于土地和建筑的数据,却无法提供体育需求的基础数据。而且,在沟通过程中发现,中方往往希望这样的规划是一种立即生效的灵丹妙药,期待短期内提升体育参与率,而德国专家希望进行体育需求的调查,并且希望政府领导能够鼓励与协调体育部门以外的其他行政和社会力量的参与。最后,由于理念的不同,这样的项目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推动。由此可见,中德双方在城市体育发展规划的理解上存在差异,而笔者认为,德国大众体育的发达证明了他们具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4 结语

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其中也提到了健康生活与金融、建筑、地产和综合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根据德国的经验,如果能够推动科学的城市体育规划和体育公共政策,使得体育运动的设施、组织和赛事活动都能够符合当地市民的需求,并且与城市的空间、产业和文化等结构性因素相结合,体育运动自然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群参与。笔者相信,当全民体育得到普及时,无论是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体育器材装备的消费和体育活动赛事的组织,都会产生无限的商机,《意见》中所描述的5万亿的总产值并不是一个没有依据的目标。更为重要的是,体育产业的繁荣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效益,更会对城市和社会的良性发展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1] Karl-Heinrich Bette,Systemtheorie und Sport[M].Suhrkamp,1999.

[2] B.Boschert,Die Stadt als Spiel-Raum:Zur Versportlichung urbaner Räume[J],In:Wolkenkuchucksheim.7.Jg./H.1,2002.

[3] Christian Gansen,Dieöffentliche Sportverwaltung[M].GRIN Verlag,2005.

[4] Barrie Houlihan&Anita White,The Politics of Sports Development[M].Routledge,2002.

[5] Stefan Eckl,Alfred Rütten,Jörg Wetterich,Jana Ziemainz,Sportentwicklungsplanung Frankfurt am Main[R],Stuttgart/Nü rnberg-Erlangen,2010

[6] Franz Bockrath,Zur Heterogenität urbaner Sporträume[G],In:Funke-Wieneke,Jürgen/Klein,Gabriele(Hg.):Bewegungsraum und Stadtkultur.Sozial-und Kulturwissenschaftliche Perspektiven.Transcript,2008,145-167.

[7] Volks Rittner,Sportentwicklung in der Stadt Oberhausen[R].Stadt Oberhausen,2008.

猜你喜欢
法兰克福社团规划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规划·样本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多彩”书法社团展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德国法兰克福书展
社团少年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