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廉政教育夯实反腐倡廉工作基础

2015-11-29 11:55文丨胡长兵
当代贵州 2015年20期
关键词:廉政贵州工作

文丨胡长兵

反腐倡廉,培植公正清明的政府行政道德,教育方面的重要地位无可替代。教育反腐虽然时限漫长些,却是廉洁公务世界观之内化养成的必经之途。

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我们畅谈“法治反腐”话题时,教育环节依然重要。改革开放之初,小平同志就曾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

廉政教育是反腐倡廉的基础

在讨论行政伦理问题时,美国学者特里·库珀在《行政伦理学》里提到,现今道德立法开始越来越多地取代道德思考,立法“成了我们的偏爱,我们有必要抵制这种倾向”。他主张将这两者适度平衡,既要施加充足的外部约束如法律、法规等以防止公职者沉溺于自私自利,也应培育充足的内部控制如责任感、价值观等来鼓励更多的理想主义和利他主义。

反腐倡廉,培植公正清明的政府行政道德,教育方面的重要地位无可替代。行政法学者姜明安教授认为,在法治反腐中,教育反腐、惩治反腐和制度反腐是三个相互牵连的环节,缺一不可。教育反腐虽然时限漫长些,却是廉洁公务世界观之内化养成的必经之途。

在实践方面,廉政教育的价值已被当今国际公认的政务比较清廉的国家所证实。如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国民廉政意识教育,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学普遍设立廉政反贪课程,延续到职业教育、公务员培训等全过程推进,以营造健康廉政文化氛围。

事实上,我国廉政教育问题也一直为人们所重视。早在1995年,江泽民同志就在第七届国际反贪污大会开幕式上指出,“惩治腐败……最基本的是靠法制,靠教育。”2008年,中纪委、监察部联合发布《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要求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反腐体系,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贵州廉政教育有行动有成效

早在2000年之前,在加强干部廉洁自律、开展党风党纪教育方面,贵州就做了许多工作。

据《改革开放20年的理论与实践·贵州卷》记载,1990年前后,贵州省委从加强教育、强化监督等方面着手,在领导干部廉政宣教、大案要案查处和不正之风纠整三项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明显成效。如重点处理收受礼金、礼券和干部兼职问题,仅1994年就清退各类资金达300多万元,130人辞去兼职。

多年来,贵州反腐倡廉教育工作一直在探索中前行。为进一步推进廉政教育入脑入心,2005年,贵州省委省政府组织了《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腐倡廉理论学习纲要》知识竞答活动,全省45万多名党员干部参加。省级主流媒体也加强了相关宣传工作,如贵州电视台开办的“廉政时空”节目、《贵州日报》增设的“党风廉政、标本兼治”专栏等。

通过努力,2005—2009年间,贵州腐败发案率呈现了逐步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反腐教育是较有成效的。

基于以往的经验教益,自2009年起,我省在反腐倡廉的教育行动中,进一步创新形式拓展内容,力求以文化人,形成全社会反腐拒腐、清廉做人的优良风尚。

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近年来反腐措施。2010年,党和国家接连出台《关于修改〈行政监察法〉的决定》《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等23部重要的反腐倡廉党法国法,可谓是“廉政立法年”。

对此,我省迅速反应,结合中央文件法规精神,制定具体措施,展开各项重点行动推动全省廉政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以落实中央《廉政准则》为重心,部署各类警示教育工作,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2013年5月,省委召开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各省直单位和地方市(县)领导在会上代表单位、部门党委党组作了庄严的廉政承诺,签订廉政责任书。接下来的6—10月份,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活动,9个市(州)、200多家省直单位、省管企业等纷纷比照全省大会的做法,陆续召开警示教育会议,受教育的党员干部达28万多人。

为配合上述活动的开展,省纪委监察厅精选数年来查办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组编了《贵州省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读本》《反腐倡廉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读本》等,印发后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

为推进警示教育工作规范化、常态化,2013年8月,贵州省委省政府制定了《贵州省党风廉政警示教育暂行办法》,对警示教育的内容、形式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以岗位教育为重心,强化公职人员勤廉行为操守。国土、交通等省直部门针对部门职责和岗位要求,查找梳理廉政风险点,明确防控程序与措施,全面施行岗位廉政教育。

以贵州省社科院为例,制订了《重点部门岗位廉政风险防范工作规定》,下发了《风险表现形式及防范措施表》,从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到后期处置,力求全面部署、无缝应对。除去日常的岗位宣教举措外,近两年来,每年还要集中开展一次全院范围的廉政宣讲与督查自查活动。

省纪委监察部门为预防“灯下黑”难题,专门出台了“三严守九严禁”规定,要求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学会戴着“脚镣”跳舞,加强自身廉洁建设,先律己后律人。

2010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开展的“作风建设年”活动,集中处理了一些部门作风不实、工作粗糙,推拖扯转、吃拿卡要、不作为乱作为等影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打造“风气要正、干部要干、环境要好、工作要实”的政务风尚。

以廉政文化为重心,培育崇廉尚洁的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全省着力推进廉政文化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活动,为深化反腐倡廉构建良好的社会氛围。

贵阳市充分利用贵阳孔学堂、豫章书院等文化场所,结合少数民族文化习俗,将人文景观与廉洁教育相结合,以文化人、环境育人。着力挖掘中国传统书院文化中的廉洁元素,以“百善孝为先、执政廉为首”作为弘扬廉政文化的切入点,建立市属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举办各类国学讲座200多场次。

六盘水市于2013年“中国凉都第十届消夏文化节”期间举办廉政剪纸艺术大赛,来自28个省(市、区)的760余幅作品参展,是廉政文化与传统剪纸艺术相结合的一次有益尝试。

绥阳县纪委开展“送廉政电影下乡”活动,把《珍惜岗位远离犯罪》《村干部职务犯罪警示录》等影片送到农村,免费放映,深受群众好评。

借技术和制度手段促廉政教育发展

2014年11月,贵州省委省政府在《关于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中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依纪依法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大力整治各种特权行为,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尽管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省在廉政教育方面的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全省上下一起行动,凭借先进信息技术和长效稳定制度促进全省廉政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教育事业的兴盛,其贡献有目共睹,如远程教育等手段。作为奋力赶超、跨越发展中的省份,贵州正在致力于全面布局当下最前沿的大数据产业、云计算产业。2014年3月,“贵州·北京大数据产业发展推介会”在京举行,大数据产业联盟与贵州省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近日,“2015北京·贵阳服务外包及呼叫中心产业发展招商推介会”成功举办,签约资金数额可观。可以预见,这些成果必将在推动贵州经济转型发展的同时,为未来我省廉政教育的进一步推进、普及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有技术支持,更要有制度保障。稳定可靠的制度对于促进工作落实极其必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开展各项工作的依据,也是当前法治反腐工作的基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强烈体现的是一种持续性、长期性。以长效机制为保障,不靠领导层的一时兴起,廉政教育工作才能避免落入“客去茶凉、人走政息”的境地。

责任编辑/豆文君

猜你喜欢
廉政贵州工作
廉政教育走“新”更走“心”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廉政”一词为晏婴首提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贵州古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