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乐响远:我追随大哥投身抗日战场

2015-11-30 08:23
文史春秋 2015年10期
关键词:乐声大哥日军

● 本刊记者 黄 坚 文/图

老兵乐响远:我追随大哥投身抗日战场

●本刊记者黄坚文/图

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表决通过了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消息传来,乐响远,一位生活在广西东部一偏僻小村庄里、已是鲐背之年老人的平静生活泛起了阵阵波澜。从这一天起,乐响远便常常嗫嚅着“大哥”“捞刀河”“抗日”等字句,有时还会怔怔地望着老屋某处,身旁亲人待要细问,他却又什么都不说。

村里上了点年纪的老人依稀记得,在抗日战争期间,乐家有俩兄弟在长沙打过仗,其中老大乐声远战死沙场、为国捐躯,老二乐响远战后回乡务农。

2015年8月的一天,在广西梧州市龙圩区广平镇调村,我见到了这位清瘦矍铄的抗战老兵乐响远。夏日午后,我和老人面对面地坐着,聆听他追述那段跟随哥哥乐声远参加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

兄考取军校驰骋沙场

乐声远(1915-1941),广西梧州市苍梧县(今龙圩区)广平镇调村人。1938年毕业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十三期步兵科。1939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九战区第三十七军直属炮兵团第二连上尉连长。1940年,晋升少校军衔。

乐声远所生长的年代,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不安,后日本侵略军大肆侵华,全国人民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乐声远的母亲李品兴是国民党高级将领李品仙的姐姐。少年时期的乐声远深受家族的影响,立志成为一名军人,上战场、打胜仗、做英雄。1936年9月,乐声远在舅舅李品仙的推荐下,如愿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第十三期步兵科。在军校的两年时间里,在每天刻苦学习训练之余,乐声远还坚持写日记,记录他“立定决心,坚持革命”“平时共甘苦,战时共生死”等抱效祖国的信心和决心。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今北京)西南的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炮轰宛平城。中国军队奋起抵抗。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就此打响。因形势紧张,战事吃紧,1938年9月,乐声远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衡阳,直接上了抗日前线,从此开始了他保家卫国的抗战岁月。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由于战线过长,兵力不足,且不论是人力还是物力的消耗都越发巨大,经济陷入困境;而战争的时间一长,日本国内反战厌战的情绪开始滋长。与此同时,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考验的重大关头,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坚决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指挥的正面战场协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这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使日本称霸世界的战略受到极大影响,处处呈现被动局面,日本被迫调整其“速战速决”的对华战略。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随后,日军为打击中国军队的抗战意志,在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下,日本第11军集结第6、第33、第101、第106师团及3个旅团约10万兵力,采取奔袭攻击的方针,于1939年9月14日发动了湘赣会战(又称湘北会战),进攻位于西南屏障同时也是第九战区中枢的长沙。

一旦长沙被攻陷,陪都重庆将直接受到威胁,中国在战争中将处处受制。为保住长沙这一战略屏障,第九战区代司令薛岳集结重兵,率领16个军30多个师约40万人,采取逐次抵抗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作战方针,从赣北、湘北、鄂南3个方向迎战,誓死保卫长沙。日军自1939年9月14日至10月13日发动进攻到撤退的一个月时间内,被毙俘2万余人,日机被炸毁20多架,日军消灭第九战区主力、夺取长沙的企图被粉碎。中国军队则付出了伤亡3万余人的代价。史称第一次长沙会战。

这次会战,乐声远任第九战区第三十七军直属炮兵团第二连上尉连长。战斗中,在身陷重围之时,他沉着勇敢,奋勇杀敌,率部冲出敌人的包围圈。

身着戒装的乐响远

乐响远近照

弟追随兄长保家卫国

一次次的浴血奋战,一次次目睹祖国大好河山遭受日军铁蹄践踏,乐声远脸上流的是泪,心里淌的是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写信回家,鼓励二弟乐响远走出家门,投身到中华民族抗日救国的洪流中去;如果决定了,可以到湖南衡阳找他,并在信中附了具体地址。

从小就崇拜大哥的乐响远早就想参加学生军,像大哥一样驰骋疆场与日本兵决一死战了,但又怕父母反对,便不敢私自入伍。收到大哥的信后,乐响远鼓足勇气跟父母说,他想去找大哥,当兵上战场去打日本侵略军。没想到父亲乐培家很是支持,对他说:“没有国,哪有家?你就放心地去吧。”

1940年8月,16岁的乐响远只身一人,日夜兼程、风餐露宿,从广西梧州辗转到湖南衡阳投奔兄长。刚到衡阳借宿的当晚,乐响远就在街头巧遇大哥乐声远所在的部队。乐响远乐了!顾不上连日来的劳累,急急忙忙走上前去,自我介绍道自己是炮兵团第二连连长乐声远的弟弟,千里迢迢从广西赶来投奔大哥,也想参军打仗上战场消灭日本侵略者。就这样,乐响远被带到了大哥面前。在乐声远的引荐下,乐响远加入了大哥所在的炮兵连,当了一名二等兵。直到现在,70多年过去了,乐响远都还记得,在连队里,大哥经常教导他:“作为军人,一定要以救国救民为己任。”“我们革命军人应切记雪耻,不斩倭奴誓不还。”

捞刀河上生死诀别

第一次长沙会战后,第九战区与日军隔着新墙河对峙于湘北地区。战役进入僵持阶段。1941年9月,日军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几指挥4个师团、2个支队和航空兵、海军各1部,约12万人,进占岳阳、临湘一带,企图击溃第九战区主力,进而夺取长沙。为阻击日军南犯,乐声远、乐响远兄弟俩所在的第九战区对日军率先发动袭击,使日军不能集中兵力,然后借新墙河、汨罗江、捞刀河三线阵地,引诱日军主力深入到长沙东北地区伺机围歼。此役历时月余,中国军队共歼灭日军4.8万余人,击落日机3架,击沉汽艇7艘,使其妄图一举歼灭第九战区主力的计划再次失败。此即第二次长沙会战。

这次战斗十分激烈。尽管已时隔74年,乐响远老人仍记忆犹新,往事历历在目:“这辈子我都忘不了捞刀河。当时,大哥奉命带领我们二连配合步兵作战。地面,有疯狂地用机枪大炮向我们扫射攻击的日军;空中,有不分昼夜向我方阵地狂轰滥炸的日本飞机。炮兵团是平射炮,在这种时候,起不了多大作用,大哥就带着大家拿起机枪冲锋过去,在枪林弹雨中顽强作战,把敌人的骑兵打退后,一直坚守阵地。”说到这里,老人的目光变得深邃,朝远处望去,似乎又回到了炮火连天、杀声遍野的生死战场。“一直坚守到上级战略调整的撤退命令到达后,我们才离开,强渡捞刀河。可是人多船少,只能分批撤。大哥便让副连长李谷怡带着我们先撤,他自己则留下来作掩护。”

没想到,那竟成了兄弟俩的生死诀别。当乐响远随战友平安渡过捞刀河后,没多久,一个噩耗传来:乐声远乘坐的船只在渡河时遭遇了敌机新一轮的猛烈轰炸,不幸被炮火击中,连人带船一起翻进河里,壮烈牺牲。

乐响远失声痛哭。哭那年仅26岁的生命永远地融入了滚滚的捞刀河中;哭此后再也没有可亲可敬的兄长在耳边谆谆教诲,与他并肩战斗。

说到这里,似是陷入往事不可自拔,老人沉默了。良久,才又对我说道:“战争太残酷了。我自己在撤离时,情势也十分危急,天上的日军飞机不断地发起轮番轰炸,火光冲天,到处都是尸体。幸好周围有片辣椒丛,我赶紧缩着身子,趴在辣椒根下,等敌机飞远了,才爬出来,这才捡回了一条性命。”

待形势稍缓,乐响远爬上火车回到衡阳后方,随部队进行整编整训。

在衡阳给大哥整理遗物时,乐响远看到了一本蓝色封面的日记本,里面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记载着乐声远学习、战斗的点点滴滴。乐响远强忍着泪水,一遍遍地抚摸着日记本上那一行行隽永的字体,当看到“我们革命军人应切记雪耻,不斩倭奴誓不还”这行字时,乐响远脑海中又浮现出大哥生前教导他的情景,不由地抱定了血战至死的决心:“我一定要好好活着,我一定要努力作战,以慰哥哥在天之灵,报这国恨家仇!”

“人在粮库在,人亡粮库亡”

带着国恨家仇,乐响远随军继续投身战斗。“不斩倭奴誓不还”,大哥的这句话始终萦绕在耳旁,成了激励他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

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为策应日本的海上攻势,12月23日,日军再次强渡新墙河,展开进攻。中国在前两次长沙会战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经验教训,进行积极防御作战。在日军进攻受挫、被迫退却时,中国军队乘机转守为攻,一鼓作气,向敌军展开阻击、拦截、尾击作战,穷追猛打,在多地给予了敌人重大打击,战果不断扩大。日军无力抵抗,只好狼狈败退。至1942年1月15日,中日两军恢复战前态势。这就是第三次长沙会战。也是中国军队在长沙数次会战以来获得的首次全面胜利。此役,日军遭受重创,被毙伤5万余人。

1942年至1943年间,乐响远离开炮兵连,调至兵站总监部二连,担任军粮仓库库长,驻守在长沙市南门外,负责带领后勤士兵监护及运输军粮。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军中无粮,兵心不稳。当了库长的乐响远时刻感受着自己身上沉甸甸的重担,不敢有丝毫懈怠。“人在粮库在,人亡粮库亡”,这是乐响远和战友们立下的铿锵誓言。在腥风血雨的战场上,“敌人不但用飞机大炮轰炸我们的粮库,还疯了似地多次前来企图强抢我们的军粮。”乐响远恨恨地回忆道。为了保护好军粮,乐响远和战士们除了冒着生命危险与敌人周旋作战外,还给前方将士运去源源不断的军粮。“万一碰上敌人了呢?”我不禁担心地问道。“那我们就想方设法把粮食转移到其他地方。”乐响远激动地说:“日军太嚣张了,不但侵占了我们国家的领土,还夺去了我的亲人和许许多多同胞们的生命。我一定要千方百计胜利完成任务,让前方的战士填饱肚子,这样弟兄们才有力气继续作战,为牺牲了的亲人和战友们报仇雪恨。”

至1944年夏天,日本侵略者在太平洋已占领了美、英、法、荷等国家的许多殖民地,东南亚许多国家都受到蹂躏。但与此同时,由于日本侵略者的战线越拉越长,其兵源、物质的补给越来越困难,特别是在中国,粤汉铁路被割断后,日军的补给成了大问题。为了打通粤汉线,日军孤注一掷,倾其全力,以36万多兵力第四次攻打长沙,史称第四次长沙会战,又称长衡会战。

这次会战期间,乐响远奉调赴江西南昌,协助征收第九战区的部队军粮及过境补给。当时,在江西永新、安福、莲花3个县,分别设有3个军粮仓库。他积极带领战士们发动群众运送军粮。为保证粮食安全,乐响远还想了很多办法把仓库存粮疏散到各个村庄,化整为零,以避免被日军掠夺。一次,日军在永新县展开大“扫荡”,乐响远所在的兵站后勤部队受到了日军的团团包围。在这危急关头,乐响远急中生智,和战友们脱掉身上的军装,穿上便服,混在老百姓当中,从日军的眼皮底下逃了出去。

这次会战,中国投入约30万兵力。但因轻敌无备,再加上各部保存实力,各怀私心,协同失调,战事不利。1944年6月16日,逼进长沙的日军开始向长沙城区发动猛攻。6月19日,中国军队撤退,长沙城破池陷。8月8日,日军占领衡阳。

此后,乐响远随同部队撤离。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军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不久,乐响远奉命调入炮兵连,参与接收日军投降时所留下的枪支弹药。之后,各个战区军队接受裁编,乐响远奉命调入江西第九军官总队。1946年,乐响远任第九军官总队兵站总监部监护营第二连的上尉指导员。

新中国成立后,乐响远回到家乡,在乡里担任过几年的文书。后因身体不好,他便回家务农。

七十余载守口如瓶

起初,好奇的村里人曾纷纷打听他的战斗经历,但乐响远总是心事重重,沉默不语。慢慢地,大家也就淡忘了。

秘密一守就是70年。随着抗战胜利70周年的宣传氛围越发浓郁,眼看着对抗战老兵的各类报道日益增多,“关爱老兵”的活动也时常见诸报端,乐响远沉寂许久的心才慢慢活络起来。一次,看到电视上播出《长沙保卫战》这部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长沙保卫艰苦鏖战历程的连续剧时,乐响远突然对边上的儿孙们说:“其实,我也参加过长沙保卫战,和日本人打过仗。”儿孙们自然是不信的。隔了几日,老人做了件在儿孙眼里看似神秘的事情。只见他驻着拐杖,踱步走进已无人居住的老屋,仔细辨认了一会,慢慢地放下拐杖、弯下腰,用他那颤巍巍的双手,搬开厨房墙壁上的一块青砖,一包用牛皮纸封存完好的物件赫然呈现出来。在家人好奇和不解的询问中,黯然不语的老人缓缓地撕开一层又一层的牛皮纸。原来,里面藏着的竟是乐声远的遗物和身着戎装的青年乐响远与战友合影的老照片!

乐响远全家福

乐响远的家人告诉我,那段时间,老人每天都早早地守在电视机前,和满堂的儿辈孙辈们围坐在一起观看《长沙保卫战》。看到电视上出现捞刀河的镜头时,他会激动地说:“这就是我和大哥战斗过的地方。”旋即,又黯然低头,难过极了:“也是我大哥被日本兵炸死的地方。”

其实,这大半个世纪以来,在乐响远的心里,一直深埋着一个梦想。他多么希望能有机会,再次回到捞刀河,捧一壶水,掬一抔土,以祭祀大哥的亡灵。

“就在你来之前半个月,在长沙市民革、苍梧县民革共同协助和乡亲们的热心帮助下,我的三弟亮远带着家里的晚辈们去了趟长沙,在捞刀河畔取土入坛带回家乡,替我实现了这个愿望。虽然我很遗憾,因为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没能亲自过去,但总算心事已了,大哥的英魂终归是回到故里了。”此时此刻,坐在我对面的乐响远脸上露出的笑容是那么的舒坦。

后记

9月3日,首都北京,蓝天白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这是中国首次以国家层面举办的庄重仪式,以全体人民共同参与的形式,向这场用血泪书写的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的伟大胜利致以最崇高的敬礼,告慰在日本侵华战争中惨遭杀戮的千万同胞和为国家独立与民族尊严捐躯的抗战英烈,彰显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大步迈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康庄大道上。

次日,乐响远亲人告诉我:跟全国人民一样,乐响远满怀期待地观看了阅兵式。当看到国共两党抗战老兵一起乘车行进在受阅方队的最前面,在阅兵式上首次共同受阅,共同接受祖国和人民的致敬时,乐响远心潮澎湃,感触连连。老人的心里,始终渴望着自己的抗日战争经历和老兵身份能得到新中国的认可,渴望着可以堂堂正正地告诉世人“我参加过抗日战争”。而国共两党抗战老兵共同受阅,正是国家和民族对他们这些抗日老战士作出的贡献与牺牲所给予的充分肯定。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猜你喜欢
乐声大哥日军
丰满而高清晰 LA Sound(银乐声)Deviank(迪维安卡)系列发烧线材
你的乐声
侵华战争中的日军“三羽乌”
济公传
愁眉苦脸的狗大哥
我爱葫芦丝
大哥我想你
大哥
《梁祝》里的天籁之音
日军“特攻战之父”大西泷治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