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型养路机械现场问题处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015-11-30 07:26韦夏辉武汉铁路局武汉大型养路机械运用检修段湖北武汉430012
江西建材 2015年16期
关键词:养路隐患车间

■韦夏辉 ■武汉铁路局武汉大型养路机械运用检修段,湖北 武汉 430012

本课题着重对我段大型养路机械年修预检问题进行了调研,通过对车辆问题类型的深入分析,提出明确问题处理职责范围,加强设备监督管理等措施,及时有效的消除车辆安全问题。

1 课题背景

随着设备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我段的大型养路机械在施工现场发生故障的情况,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从年修设备进库预检的结果看,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2014 年上半年,我段采用轮修的方式,对在用的51 台大型养路机械进行了年修,报修及预检的过程中,发现了788 件问题。平均每台设备15 件,最多一台50 件,最少一台1 件。

2 现状调查

通过对这些问题分类、统计,可以发现:(1)问题分布不均衡。下面是对单车及系统问题的统计。

由上两图可以得出:同种车型,使用年限接近的,问题差别较大。例如DW06 计19 件,DW09 计50 件。同种车型,使用年限接近,在不同车间使用,问题差别较大。例如DW04 计33 件,DW06 计19 件。不同的车型,单车的问题数量差别较大。例如捣稳车与打磨车,清筛车相比问题较多。按系统分布来看,问题较多的为,电气、液压及作业系统。

(2)能现场处理的问题,未能得到处理。根据统计,大量日常保养、定期保养的项目,未及时得到解决。在这些问题中,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装备,在现场通过零小换件、现场修复、调整能解决的有481 项。如下图:

(3)影响行车安全的隐患未能得到及时处理。在这些问题中,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的隐患93 件,占所有问题的10%,其中较严重的18件,占所有问题的2%。下面是对行车安全问题的统计:

由上两图可以得出,影响行车安全的隐患,基本分布在动力系统、传动系统、走行系统、制动系统、安全保证装置中,这些问题的存在,在特定环境中,会导致事故的发生。而且,这些问题,在现场肯定存在有一段时间。

3 目标及分析

通过对车辆问题进行分类分析,剖析存在的问题,对及时解决现场车辆存在的问题的必要性及途径进行了探讨。现做如下分析:

(1)人员。一是人员业务技能上有差距,人员的业务技能,决定了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有些问题,现场有条件处理而不及时处理,安全隐患就一直存在。从能带来行车安全隐患的数量统计上可以看出,人员的业务就可以看出“无知者无畏”还是“艺高人胆大”?二是人员工作态度上有差距,有些问题,是态度问题,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主观能动性不够。知道而不当一回事,不按标准进行检查、处理或只进行临时处理,这些思想在设备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中比较多的存在。从单车统计的问题中可看出:部分提报问题时,很少或没有,但预检时发现较多问题。有些问题较直观而不提报,这就说明不是业务问题,而是工作态度问题。

(2)设备。一是设备结构复杂,每种大机,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结构较复杂,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二是设备制造上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是设备制造上的一些问题,出厂时就存在,需要制定一些措施进行改进。三是监控装置还没有对现场的作业过程全覆。设备的状态监测,还处于初级阶段(通过人工或仪表)。

(3)配件。部分材料供应周期长,未及时到位,也是部分问题不能及时处理的原因之一。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配件储备不足;二是提报不及时或不准确;三是配件采购周期长;四是部分质量存在问题。

(4)制度。一是成本支出上,在车间的机械使用费的列支范围规定上,存在有空可钻的漏洞:技术科将年修费用(不含磨耗件)、大部件、委外修理等单列,不计入车间的机械使用费计算范围,即不列入车间的成本考核范围。运用车间为了缩减机械使用费,将很多现场问题,人为地延迟到年修中解决。二是责任划分上,《大型养路机械检修规则》中规定:所有检修的高一级修程内容,应包含低一级修程的内容。预检汇总的问题,很多属于低级修程的问题在年修入库前不可能一下子发生。三是激励监督上,现场的日常检查保养、定期检查保养,基本上靠车间在管理,段里虽然有分级考评制度、月度验收考核制度以及定期的专项整治活动等,但欠缺长效的、落到实处的鼓励发现问题,监督处理问题的一种机制。

4 计划建议

(1)加强业务培训。问题存在即隐患,隐患的排除一要有责任心,执行标准勤检查;二要熟悉业务知识,能根据现象看到本质;三要知道如何处理,如何用最优的方式及时处理而不留后患。业务是基础,所以无论干部职工,都需有扎实的业务水平。

(2)明确界限划分。设备管理部门在既有的管理制度上应进一步细化问题处理的职责范围,能在现场处理的、现场有条件处理的,应在现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为了避免将问题故意带到年修中解决,在制定成本等考核时,对机械使用费的划分应再细致一些。另外问题应该分级处理,将问题处理分为机组处理、工班处理、车间处理、段管理部门处理、专业厂家处理等级别,明确界限,制定落到实处的制度。

(3)强化激励、监督机制。利用现有资源,制定一系列激励机制,引导设备使用或管理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客观条件的困难,及时处理问题。在激励的同时,也要形成一种监督机制,督促机组人员、设备管理人员及其他与之相关的人员,去想办法及时消除隐患,而不是存在侥幸心理或等待心理。

(4)借用科研手段,及时了解信息。通过科研项目的设置,可以实现:一是对机组人员的日作业出车前、出车后的检查行为,对定期保养的内容进行实时或定期监督;二是对检查、保养内容进行程序规范化;三是对通过关键数据的提取,对车辆内部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了解设备状态;四是可以对车辆的所有记录进行信息化管理。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规范职工的检查保养行为,及时发现问题;同时能为管理者提供了解设备状态的数据,及时或提前发现隐患存在,制定计划予以消除。

(5)提前预想,作好储备。现场大量的问题没有处理,除了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关,与客观存在的条件也有部分关系。如材料未到、现场条件不良等等,这些客观条件的存在,这就要求管理机构根据重要程度、以前发生的积累,提前预想,作好材料、技术等得储备,应对现场问题,及时响应。

(6)严把预检关、验收关,不留隐患到现场。每次车辆回库年修,要充分利用回库检修的场地、设备、人员、技术、物流等优势,作好预检关,尽可能的多发现问题,在检修过程中,将问题消除,质检部门要把好质检关,验收部门要把好验收关,不留老隐患到现场。

猜你喜欢
养路隐患车间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100MW光伏车间自动化改造方案设计
川藏养路人:以路为业薪火相传
招工啦
“扶贫车间”拔穷根
“养路铁人”金宝林
在一个美丽的地方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