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根到底是要靠实业

2015-11-30 10:00
航运交易公报 2015年26期
关键词:金海实业重工

7月1日,控股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熔盛重工)的中国华荣能源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与潜在收购方就熔盛重工潜在重组的磋商仍在进行中。应在6月   30日前完成资产重组的时间表没有达成!截至7月1日,熔盛重工所有债权银行已经有条件同意熔盛重工资产及债务处置的相关事宜。财新网记者包志明转述华荣能源首席财务官王少剑的话说:“虽然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重组,但政府和银行都对重组方案依然很支持,重组还在顺利进行。”

看到曾经的中国民营船企第一,在重组的泥沼中辗转挣扎的情形,不禁令人唏嘘。这是近几年中国造船企业境遇的一个缩影,并且很有可能还不是一个最坏的样板,那些规模更小一些、管理和技术更弱一些、资金链更脆一些、人脉和政策资源更贫瘠一些的企业,当遭受重大打击之后,不会都有这么好的运气,可以找到扶持的政策、接纳的宿主、通融的债主、理性的雇员、忠诚的管理者、耐心的市场,去接受企业的再生计划,并且愿意给它时间,乐观其成。

当然,一家企业遭大难而不被彻底抛弃是有原因的:不仅要掌握大量有型资产,还需要有别人特别是竞争对手觊觎的能力(包括产能、管理和技术),甚至更高层次的独特的东西——有市场说服力和行业影响力的品牌,更重要的是还要有能够运行资产,实现产能、管理和技术,形成市场能力的团队。上述这些,构成企业价值的核心部分,特别是当一家企业被市场质问其价值何在的时候,这个核心就更加凸出。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对造船业来说,那就是要把管理、技术、团队、能力、品牌留下,无论资本是谁的,这些东西在根本的意义上是行业,甚至是整个社会的财富。

本期本刊用很大的篇幅报道了海航集团的相关业务,其中有其造船板块——金海重工。这几年,没有一帆风顺的造船企业,包括资金雄厚并且有军工支撑的央企。金海重工可以说是这几年造船行业艰难时世的“反面教材”,在资金和订单状况均严峻的市况下,它一直没有退缩,借用一句运动术语:技术动作在高对抗状态下没有变形。仍然按照既定的计划接单、交船,提升技术、收购团队,不消沉也不激进,把实业往实里做,这在现在的市场中属凤毛麟角。反观整个海航集团亦是如此。如果读者有耐心深入考察,会发现这家集团的投资逻辑是与众不同的,用一个词形容——布局,而且布的是一个实业局。有一种说法,一家企业的规划没有将金融收益作为未来的支柱,当下也没有把资金抽掉,去房市、股市、期市,资产没有杠杆化、虚拟化,那就是在坚持实业,它保存的血脉不仅是这家企业的,而是整个行业的,整个社会的。转过头,我们一定会发现,中国这样的国家,靠金融不行,靠衍生品更不行,归根到底是要靠实业。endprint

猜你喜欢
金海实业重工
山金重工有限公司
郑金海:金声玉振传四海
青岛金海种苗有限公司
故纸情怀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汉光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心无旁骛做实业 扶贫助困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