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

2015-12-01 04:28刘晓东赤峰学院体育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34期
关键词:理念教学方法体育

刘晓东(赤峰学院体育学院  内蒙古赤峰  024000)

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

刘晓东
(赤峰学院体育学院 内蒙古赤峰 024000)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在创新教育理念下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结合起来,成为了广大教育者关注的问题。该文研究了高校体育教学的现况,并介绍了创新理念下的体育教学理论研究问题,并根据其提出了一系列的创新教学实践策略,希望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取得进步。

创新教育理念 体育教学方法 理论 实践

高校是我国培养高等人才的重要基地,国家对于高校教育问题也较为关注,希望各大高校能够尽可能地培养适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在教育理念上有所创新。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来说,也需要在创新的教学方法理论指导下,改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实践,不仅要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更要让他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也有所促进,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1 高校体育教学的现况

要更好地研究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还必须首先对我国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创新教学等的全面促进下,已经进行了若干次的创新实践,所以在体育运动的形式、内容、目标等方面都和原来有所变化,更加强调推动高素质人才的塑造。但是不容否认的是,很多院校对于创新教育理念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在实际教学中依然采用较为传统且保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将主要目的设定为培养学生体育技能,但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却并没有特别重视。

我国部分高校在设定体育教学项目的时候,没有更好地考虑到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因素,只是一味地用反复而强度递增的体能训练来帮助学生增强身体素质,但是缺乏按照学生的原有素质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这使得很多高校的学生感觉体育课很乏味,又或者体育课的强度不适合自己的需求,这使得学生在练习中的主观能动性都没有很好地调动起来,长此以往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进步是不适合的。由此可见,根据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来分析,还需要更好地研究创新的教学方法理论,并推动各大高校采用更好的实践策略,以求全面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2 创新理念的体育教学理论研究

如果要更好地推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话,还需要对创新理念下的体育教学方法理论有所了解。创新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一样,是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如果运用在体育教学方面的话,就要求教师能够更加全面地考虑到所有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不再像传统教学一样,过于关注体育尖子生的发展,而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考虑挖掘全体学生的身体潜能,让全体学生的体能素质都有所提高。

要更好地实现这种教学理念的话,还要将体育理论和教学实践联系起来,要强调体育教学的综合性,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不仅要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要起到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更加综合地训练的目的,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更好促进学生思维和心理情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师要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用更加具有创新意识的体育锻炼实践策略来完善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了更好地消除传统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的弊端和不足,该文提出了以下一些基于创新理念下的体育教学实践策略,以求起到推陈出新的积极教学效果。

3 创新理念的体育教学实践策略

3.1因材施教,成功教学

体育课对于高校学生的未来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高校学生虽然人生观、价值观等已经形成,但是如果经过适当引导的话,还是会产生一些变化的,如果能够利用高校体育课来对学生的身心进行适当引导,那么将会对学生未来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采用因材施教的成功教学法,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让他们在体育锻炼中提高自己的成就感。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有些学生的体能较好,在速度、准确性、力度等方面都比其他的学生好,如果让他们和其他学生完成一样的教学任务,往往让他们感到锻炼的强度不够。但是一些学生的体能较弱,体育课的强度让他们感到难以适应,而且当他们看见其他同学能够顺利完成训练项目,但是自己却完不成的时候,他就会缺乏对体育的兴趣,对体育产生本能的排斥心理,更谈不到自觉探索各种体育技术动作的要点了。如果要避免这样的情况,那么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体能情况来进行分层训练,因材施教地发布训练任务,给所有的学生都创造成功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对体育锻炼产生乐趣。例如在进行100m速度跑的时候,教师可以安排体能好的学生将起跑线的位置延后,然后再让他们和体能较差的学生比,这样的话就使得体能较差的学生也有可能率先超过终点线,这就增长了他们的成就感。

3.2头脑风暴,群体激励

为了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他们的身体素质一起在体育课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教师还可以采用群体激励、头脑风暴的方法,让学生通过群策群力的方法来相互激励,共同完成一些任务。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和体育有关的难题,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启发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研究,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在传统体育锻炼中,通常都是教师演示动作要领,学生进行练习,很少会给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但是这事实上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是并没有什么好处的,而采用群体激励的方法则可以更好地促使学生创造力发展。

例如在高校体育锻炼项目中,经常会涉及到游泳、篮球、排球、乒乓球等技术难度较高的项目,但是有的学生由于基本素质较差,往往很难完成这些技术项目,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将如何做好乒乓球发球、如何抢篮板等问题拿出来让学生一起讨论,让学生在具体讨论中一起来帮助素质较差的学生纠正动作,掌握技术要领,最好能够在头脑风暴之后能够总结和凝练出一整套动作要领的口诀来,让基础不好的学生能够在其中得到启发,最终激发他们的智慧,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体育教学的策略也要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要求,只有更好地利用学生的心理,促进他们的思维得到发展,才能够更好地起到体育锻炼的效果。

3.3融入情境,投入体验

情境教学法指的是在学生进行锻炼前,先用一定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到一定的情境之中,让他们产生一种设身处地之感,让教学更加具有代入感。一些体育教师认为创设情境更加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要求,对于大学生来说,没有这样的必要,但是事实上,如果能够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之中也融入情境教学的话,也能够起到激励学生的效果,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产生代入感,他们在锻炼的时候也会更加积极的。

例如在进行高校篮球项目练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之间的分组练习和当年度热门的NBA、CBA等篮球联赛联系起来,让学生自由分组,组成不同的球队,如“勇士队”和“骑士队”之间的对决,又或者是“上海队”和“天津队”之间的较量等。在这样的练习中,学生更加有投入感,可以让学生在锻炼中激发无限想象,将自己想象成是自己仰慕的明星球员,对他们的锻炼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了让比赛更加有体验感,教师还可以加入教练点拨、现场比赛讲解等环节,让比赛显得更加真实,也让学生有更强的体验感觉,练习起来自然也会更加卖力了。采用一定的手段让学生进入现实情境之中,可以让学生增强体会感,可以促进他们更好地投入锻炼,学习效果也会增加好。

3.4逆向思维,领悟反思

逆向思维是一种较为重要的思维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头脑,让他们从常理的反方向进行思索,可能起到更好的锻炼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抱怨学生无法领悟动作的要点,学不会技术动作,但是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促进学生领悟反思,那么效果往往会好些。

例如在篮球基础训练的练习中,教师往往从简单的动作要领开始教起,然后再教授较难的那些,如先教授如何带球,再教授如何带球跑,然后是如何传球,最后才是如何上篮。不过如果学生无法很好地掌握这些动作的话,教师或许就要反向思维一下,更改一下教学的策略。教师通过分析可以得知学生都普遍对如何上篮投球更加感兴趣,他们无法掌握传球等的要领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学习的时候积极性不足,心不在焉造成的。所以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先进行投篮的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和篮球有一个更加亲密的接触,让他们更敢兴趣。然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其实篮球并非全部都是投篮,传球、带球等等也是十分重要的,篮球讲究的是团队合作,在这个时候再进行其他基础动作的教学,学生就会更加感兴趣,学习的效果也会有所提高的。

4 结语

由此可见,如果要更好地在创新教育理念下对高校体育教学方法理论好实践进行研究的话,各位体育教育者还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自身情况研究出更多新型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符合人才培养的需求,培养出更多符合要求的高等复合型人才,促进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1]霍军,苏朋.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应用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4,18(2):78-82.

[2]张雅茹,徐春江.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5(31):174-17:5.

[3]刘诚.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5(6):33-36.

[4]张文波.探讨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18):123.

[5]帕力哈提·达吾提.大学体育教育中拓展训练的发展趋势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31):217-218.

[6]王羽.生命教育视阈下对学校体育目的的反思[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81-83.

[7]张磊.生命视角下对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现状的反思与重构[J].体育学刊.2008,15(6):75-79.

G807.04

A

2095-2813(2015)12(a)-000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4.005

猜你喜欢
理念教学方法体育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谈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方法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简析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我们的“体育梦”
我的教学方法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