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

2015-12-01 09:09唐仁生陈君君杜小明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亲友意愿因素

唐仁生,陈君君,杜小明

(安徽科技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1 研究背景

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提高大学生成功创业率是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促进科技创新、激发经济活力的重要途径,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创业是就业的“最高形式”,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不仅解决了自身就业问题,还为社会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是“最高价值”的就业。但是,相关统计表明,我国大学生创业意愿仅为21.6%,创业意愿较低与社会对创业价值的高度褒扬形成了鲜明对比。研究假设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程度,并对此开展实证研究,对于了解创业教育成效,掌握大学生创业意愿水平,都显得尤为重要。

创业意愿是衡量大学生创业行为倾向程度的重要指标[1]。创业意愿受多重因素的复杂影响,国内学者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创业意愿受个体成长背景[2]、创业技能水平[3]、校园创业氛围[4]等多个因素的影响。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因素的假设探讨层面,但较少有学者结合高校人才培养要求开展实证研究[5]。为了更好研究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程度,以安徽省应用型本科联盟院校部分在校大学生为研究样本,本研究试图从亲友环境认知、学校环境认知、社会环境认知等三个假设因素,开展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实证研究。

2 问卷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

2.1 问卷的设计与测试题目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设计初步的调查问卷,开展了学生座谈、预调查,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删减了部分测试题目,形成正式问卷。

正式调查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被测样本的背景情况调查,含性别、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专业科类、年级、课程培训经历、创业竞赛经历、家庭成员创业情况8个背景因素;第二部分为创业意愿调查,该部分由4组测试题构成,分别为亲友环境调查、学校环境调查、社会环境调查、创业意愿水平测量。

其中,亲友环境通过3个测试量,分别为父母、朋友、老师对自身创业的支持度认知;学校环境通过5个测试量,分别测量学生对学校的课程体系、创业典型、创业氛围、实践平台、师资力量的现状感知;社会环境通过个5测试量,分别测量学生对社会的国家政策、经济形势、市场秩序、电子商务、商业机会的认知。创业意愿通过调查被测样本的在校期间、毕业时、毕业5年内、未来不定时的创业选择,测量学生的创业意愿情况。

创业意愿、亲友环境认知、学校环境认知、社会环境认知均使用7级制李克特量表。

2.2 问卷的发放与数据分析

调查分区域选取了联盟高校中的6所具有代表性院校,即皖北地区的安徽科技学院、蚌埠学院,皖中地区的巢湖学院和安徽新华学院(民办),皖南地区的铜陵学院,皖西地区的皖西学院,选取了6所院校的部分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数据分析以统计学的因子分析法为理论基础。问卷均由老师在课堂发放,现场填写、回收,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

3 统计分析

3.1 个人背景因素分析

被测样本的个人背景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背景因素分布情况统计表Table 1 Statistics background factors distribution

3.2 创业意愿情况分析

被测样本的创业意愿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创业意愿分布情况统计表Table 2 Statistics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distribution

可以看出,被测样本创业意愿整体水平较低,有创业意愿的平均不到20%,创业意愿水平随着创业开始时间的推迟越来越高。在校期间就准备创业的意愿最低,毕业后5年有创业可能的选择比例明显高于在校期间有创业意愿的,超过了30%。

3.3 量表信度效度分析

对样本数据进行信度分析,在亲友环境认知、大学环境认知、社会环境认知、创业意愿4个部分的克朗巴哈系数均超过0.7,反映出内部数据较好的一致性。对通过对17个子变量的效度检验,得到KMO值为0.888,Bartlett检验值为14311.492,显著性水平为0.000 <0.001,说明本次调查样本效度较好,适合做因子分析。

研究对待验证因子的观测指标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在因子分析中采用了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删除因子载荷小于0.4以下的小系数,得到最后各项因子载荷除2个题项的载荷小于0.6,其余题项的载荷均在0.6以上,且大部分题项的载荷在0.7以上,说明总体结构效度较好。

以上所述各项观测指标如表3所示。

表3 测量因素各项统计指标Table 3 The statistical indicators of measurement factors

3.4 相关度检验

通过Pearson模型回归法检验,得到亲友环境认知、学校环境认知、社会环境认知及其子变量与创业意愿的相关度,进而解释影响目标群体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因素,如表4所示。

表4 Pearson相关度检验Table 4 Pearson correlation test

结果表明:亲友环境认知与创业意愿的相关度最高,其次是学校环境认知,而社会环境认知与创业意愿的相关度最小。各因素的子变量与创业意愿的相关度检验结果显示,与创业意愿相关度最高的分别是朋友支持、创业典型、市场秩序三项,而老师支持、大学课程体系、大学创业氛围、电子商务环境也体现出了对创业意愿的较高相关度。

4 结论与建议

研究表明,安徽省应用型本科联盟高校在校生创业意愿整体水平不高,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比例不到20%。可见,当代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更加客观、理性,更多的学生将创业起点的时间规划在毕业五年之后,说明创业教育的启蒙和引导作用初见成效,学生对在校创业和毕业创业的困难有了充分的认识,创业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经验的积累。创业教育应该把引导毕业生在毕业五年之后再创业作为首要目标。

三个假设因素依据与创业意愿相关性从高到低依次为亲友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亲友是大学生最常接触的,也是其最为亲密的环境,影响最为直接,所以对其创业意愿的影响最大;学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较亲友环境次之亲密;大学生对社会环境接触较少,基本属于空白,所以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较小。

在亲友环境认知要素中,朋友的创业支持与创业意愿具有高相关度。“90后”大学生具有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和自尊心强的心理特征,人际交往广泛。大学生创业团队多以亲情团队为主,成员多为朋友、同学。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自媒体工具的普及有利于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构建。高校应该借助创业设计大赛、创业园、创业论坛等为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经验交流、创业项目交流、创业成果展示提供平台。

在大学环境认知要素中,创业典型的正面激励与创业意愿具有高相关性,而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重点集中在理论知识传授和创业技能训练,往往忽视了创业典型的宣传。高校要不断丰富创业教育手段,注重创业典型案例的搜集、宣传,以此激励大学生实践创业想法,挑战创业精神。

在社会环境要素认知中,大学生对当前市场竞争秩序的认知与创业意愿具有较高相关性,说明他们在做出创业决定时,经济环境状况也是重要考虑因素之一。这也给我国政府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激发市场活力,建立有序、良性的市场竞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1]李永强,白璇.基于TPB模型的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8(5):122-128.

[2]赵丹,凌峰.安徽省大学生创业意愿实证研究[J].江淮论坛,2014(5):77-81.

[3]颜中玉.大学生自主创业认知调查及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2(7):108-112.

[4]钱永红.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2007,37(4):144 -152.

[5]陆根书.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西安市九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4):105 -113.

猜你喜欢
亲友意愿因素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非法集资类案件中亲友认定问题探析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七绝·岁末染恙恰遇除夕以记之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霍比特人退下,霍克斯湾上场
《流星花园》的流行性因素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