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燃料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2015-12-02 23:01明艳英
科技与创新 2015年22期
关键词:市场风险电厂燃料

明艳英

摘 要:从系统需求的总体设计、效果等方面对燃料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进行了论述,以期为电厂燃料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厂;燃料管理系统;燃料;市场风险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22.042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节能降耗已经成为当下各行业的共识。近年来,燃煤价格的持续走高使节能降耗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燃料系统全面管理了煤炭的进厂、称重、验收、制备、入厂煤化验、入厂煤电算化结算和数据统计发布等过程。这种管理系统方便了各级管理人员查阅和统计煤的各种数据指标,实现了燃料的全过程计算机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为电厂逐步实现网络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需求概述

由于长期受到国内经济体制变革的影响,当前燃料消耗的各个环节或多或少地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营方式的落后、管理形式单一等,进而导致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工作难以见效。

电厂是燃料的主要需求者,国内电厂的燃料成本约占其全部支出的75%.因此,降低燃料成本是国内电厂缩减支出、提升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燃料管理的目的是降低成本和提高使用效益,并有效抵御市场风险。燃料管理系统的建设是电厂提升其管理水平、燃料质量和降低燃料成本的重要措施。对于电力企业而言,燃料管理工作是其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加强燃料管理可加速企业的资金周转。因此,燃料管理系统的建设对电力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燃料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一整套完整的业务管理软件,其信息化建设可使企业管理者更好地掌握生产管理形势。

2 系统的总体设计

2.1 设计原则

从企业对燃料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展系统的总体规划,要求其具有实用性、可靠性、先进性和经济性等特点,且可实现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系统设计的关键在于能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网络等信息技术和工具,开发出符合企业自身状况的信息化平台,并具备可靠性、方便性、先进性、开放性、可拓展性、安全性、保密性、规范性、便于维护性和数据唯一性。

2.2 设计框架

2.2.1 总体框架

以电厂管理制度为基础,将燃料管理系统分为4个模块,即煤炭计划、收耗存管理、报表管理和系统管理,再将每个模块分为多个小模块。

2.2.2 模块设计

2.2.2.1 煤炭计划

煤炭需求计划的制订需要依据计划部的供热计划和发电计划,燃料企业应依据各种耗煤工作的耗煤总量编制煤炭需求和采购计划,经各级领导审批后报送至各分公司审核,最终下达煤炭供应计划。

2.2.2.2 收耗存管理

应有效管理煤炭的采购工作和日常消耗。

2.2.2.3 报表管理

依据固定表样和数据制订成相关报表,且此类报表应能导出Excel并打印。

2.2.2.4 系统管理

维护当前登录用户的口令、系统中的数据字典和用户权限。

3 技术应用

如果仅凭人工管理燃料,则会因数据信息量大、设备分布范围广而造成管理滞后,进而无法有效指导生产。因此,应用关键技术对煤炭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3.1 二次编码

系统每日会随机给出一定数量的一次码,这些一次码对应着供煤企业的信息,制样人员在获得样品时只能了解到一次码上的信息;在制样过程中,系统会依据一次码生成1个二次码,制样人员可将其贴在瓶上送至化验室,化验人员只能了解到二次码上的信息;系统依据一、二次码进行矿别翻译,并将其作为燃料日报质量的依据。运用二次编码技术提高了燃料采购环节的保密性,保障了燃料全过程的封闭管理。

3.2 专网技术

可以通过专网连接煤炭化验工业分析仪、量热仪、测硫仪与地中衡计量设备。在此过程中需要用到光电转换模块、光纤传输技术和防火墙,且需要具备优良的数据接口和安全隔离能力,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设备的稳定性,从而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

3.3 网络安全技术

需要在燃料数据专网与MIS网间建立防火墙,以隔离燃料专网与公司网络,从而保证燃料专网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访问控制过滤规则、使用服务控制规则和使用端口控制规则的设置需要利用路由功能,这样可形成内网的第一道防线,从而对各系统进行逻辑隔离。

3.4 RAID技术

选择采用RAID技术的服务器可有效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RAID技术采用多个小容量的磁盘驱动器满足大量数据的存储需求,提高了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和冗余度,从而有效防止了各类数据安全问题的出现。

3.5 软件专用平台技术

燃料管理的应用集成平台在网络环境的支撑下,需要利用C#语言开发。因此,采用B/S用户查询结构,程序界面可满足数据信息的录入、管理、分析和报表生成等功能需求。

4 系统效果

该燃料管理系统在投入使用后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可及时将燃料管理情况反馈至企业相关部门。这些数据信息为电厂企业的决策和运行提供了依据,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电厂运行成本,且提高了电厂的工作效率。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燃料管理系统信息化使电厂的燃料管理工作发生了质的变化:电厂管理者将工作重点放在了降低成本和提升质量上,追求以最低的成本满足燃料管理功能的需求;依据资金信息与系统物料的集成功能确定燃料的采购量、库存量和库存资金;根据系统提供的供应商质量报告筛选正确的供应商。运用信息集成系统后,电厂企业可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计划开展管理,从而提高了采购供应工作的预见性。因此,燃料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对电厂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孙云峰.数字化煤场管理系统在电厂燃料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1.

[2]黄建勇.电厂燃料管理系统解决方案[J].自动化博览,2012(5).

[3]杨宁.电厂燃料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综述[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2).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市场风险电厂燃料
下饺子喽
电厂热工控制系统中抗干扰技术运用分析
罗罗将对用于UltraFan的100%可持续燃料进行测试
电厂烟气脱硝装置对锅炉运行的影响研究
上证综指收益率波动性实证分析
以多元化营销手段分解煤炭销售的市场风险
中国碳金融市场风险度量
If We Burne d All the Fossil Fuel in the World
浅析我国金融市场风险
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