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课堂不曾预约”
——初中政治导入教学设计探索

2015-12-02 21:35齐艳玲
人间 2015年29期
关键词:政治课堂教师

齐艳玲

(河北省青县清州实验中学,河北 青县 062650)

“精彩课堂不曾预约”
——初中政治导入教学设计探索

齐艳玲

(河北省青县清州实验中学,河北 青县 062650)

导入教学是政治教学课堂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环。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导入精彩与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导入环节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促使学生从身体和心理上完全融入到政治课堂当中,放松心态,努力学习。那么,如何才能在政治课堂中发挥出导入教学的优势呢?这也是本文探讨的课题之一。

初中政治:导入教学:技术设计:精彩课堂

引言

初中政治是中考必考科目之一,政治教材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理论性很强,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也导致大部分学生讨厌这门学科。如何才能让学生对政治课从厌学变为乐学,让他们都能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掌握知识呢?笔者结合实践教学,认为要想方设法赋予政治课趣味性、生动性,积极寻求增进乐趣的途径与方法,其中导入环节则是重要一环。“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掌握导入技巧,力求做到教学内容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完美结合在一起。精彩的政治课堂也就可遇可求了。

一、故事导入教学

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对新鲜的事物都充满着好奇与兴趣,正因为这一点,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鉴于这一情况,教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可以结合故事将政治学科中的一些概念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化。比如说,引入名人故事或者是轶事,用故事作为导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还能有效领悟到政治的相关概念知识。故事的有效导入还能让枯燥单调的理论变得更为生动、有趣。例如,在探究关于《自尊自信》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时引入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历史典故,使学生们边听故事边明白和人相处时,要用自己的真心,要尽可能地关心他们,懂得奉献自己的真诚之心和爱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设问质疑法

孔夫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疑问是促使学习积极思考的动力,探寻是兴趣的头。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自控力较差,在学习政治知识时,需要兴趣作为引子展开学习。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课堂导入环节,结合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制造悬念,让他们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设问质疑法能快速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便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的探究当中,有利于发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不要太宽泛,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设置问题,有利于拉近学生和问题间的距离。学生如果接触过这一问题,就会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他们就会进一步想知道为什么,进而再产生“释疑的欲望”信号,进而也就会更加认真阅读课本,思考问题,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就显而易见了。

三、时政导入也是可行方法之一

政治课程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一门学科。政治又是和生活联系密切的一门学科,学习时事政治能提高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比如说辨别是非的能力,崇尚真善美的品质等。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时事政治导入教学也能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出来,并激发他们关注社会热点的热情。例如,在讲述《我国的传统文化》这一节内容时,借助最新时事,中国和韩国关于端午节的文化争端导入教学,针对这一热点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中探究新课也不失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借助时事热点导入新课,既能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作用,又能把他们的爱国热情激发出来。

四、使用多媒体导入法,增加课堂趣味性

多媒体课件集多种优势为一体,既能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活跃课堂氛围。待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后,教师就可以顺利引入新知识,借助多媒体课件导入能把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动态资料,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和记忆。

例如,在教学《融入民族文化》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民族文化对国家的重要性,让学生更好地去体会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在上课伊始,就可以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播放一些介绍甲骨文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等,让学生去认识汉字的博大精深。另外,也可播放一些“中国结、福娃”等图片,让他们体会中华民族的情节。此外,再播放一些关于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的图片等,让学生们去体会:面对困难时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的表现。这种导入方法资源丰富,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让学生们深刻地意识到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一个国家只有具备了民族精深,才能够实现发展,才能强大、繁荣起来。

五、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法

政治是和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学习知识最终还是为生活服务的。作为政治教师,可以把政治课本中较为抽象且难理解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联系起来,把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引入到课堂当中,让学生近距离地去学习、探讨,让原本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更为形象具体。教师可以借助发生在身边的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在此基础上迁移出新内容。这样的教学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能把政治知识涵盖在其中,便于学生接受。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就此事件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利于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探究《我爱我家》这一章节内容时,先让学生谈谈这一标题包含的深层含义,让他们深切地体会到父母对自己寄予的殷切希望和深沉的爱。接着,再让他们举一些父母爱护自己的实例。待学生讲完后,教师再因势利导,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活跃他们的思维,使学生的情绪、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中,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主动获取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且还能满足学生对“各种政治知识的关切”。

[1]梁益辉.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0(10)。

[2]周正富.新课改背景下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S1)。

[3]陈光荣.浅析实施有效教学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J].考试周刊,2008(41)。

[4]吴洪成,《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5页。

G633.2

:A

:1671-864X(2015)10-0067-01

猜你喜欢
政治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大山里的教师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嘻游课堂
“政治攀附”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