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突发事件预警中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2015-12-02 21:35张中东喻丽
人间 2015年29期
关键词:角色定位突发事件预警

张中东喻丽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0)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突发事件预警中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张中东1喻丽2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0)

近年来,高职院校中涉及到少数民族学生的突发事件频繁发生,给高职院校校园稳定与和谐带来一定威胁。结合辅导员的职业特点和相关的职业、专业和素质要求,对辅导员预警高职院校少数民族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出相关要求,从而维护校园的稳定与和谐。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突发事件预警;辅导员;角色定位

一、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突发事件概述

荷兰危机管理专家罗森塔尔认为,突发事件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政策的事件。国内学者倾向将突发事件定义为一定范围内突然发生、危及公共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甚至影响到国家利益和全球稳定,需要各级组织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加以处理的公共事件。这两种观点切入点不同,但均强调两个基本特性:突发性和危害性。

突发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但鉴于其危害性,可以对某些风险征兆进行准确把握和预警,不断累积同类型事件的预防和处理经验,采取适当措施,以化险为夷、转危为机,避免危害的发生或扩散。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院校特殊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作为高职院校中的特殊群体,涉及到的突发事件往往性质复杂且影响较深远。本文结合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少数民族的管理实际经验和特点,就辅导员在少数民族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中的角色定位进行探讨。突发事件主要定位为涉及少数民族学生的酗酒、打架斗殴、群体性事件等。

二、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突发事件成因

结合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少数民族学生管理的实际情况,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突发事件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文化基础较差。

相对于汉族学生,高职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分数较低,较多来自经济、文化落后,且师资力量教匮乏的四川凉山、阿坝、甘孜等地区的偏远山区,汉语水平低、文化基础不高,因此很难具备一个大学生应有的求学诉求,较易发生酗酒、旷课、打架斗殴等事件。

(二)经济条件困难。

由于受地理环境限制,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农作物种植、畜牧等,收入不稳定,家庭经济较困难。经济压力下,少数民族学生难以好好学习,且在与人相处过程中表现很偏激,不可避免会发生争执、斗殴行为。

(三)文化适应性差。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来到汉族地区的学生很难融入汉族同学及其他民族同学的生活和学习氛围中,文化差异大。加上远离家乡和家人的照顾、监督,远离了棍棒式的教育模式,很容易滋生自我放纵,出现群体性的酗酒抽烟、打架斗殴、沉迷网络游戏等不安全事件。

(四)自我认同感低。

在经济压力、文化差异和文化基础差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少数民族学生容易自卑、自我认同感较低,轻易否定自己,无法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合理定位自己,自暴自弃,对周围的环境和人物产生抵触情绪,从而陷进各类突发事件中。

(五)老乡意识太强。

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是第一次离开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在感到自由和轻松的同时,陌生感使得他们较难融入大集体生活,孤独感促使他们更喜欢与本地区或本民族同学交往,从而形成团队较小,但特别强烈的团结老乡意识,如彝族学生,特别“讲义气”。一旦群里中有成员遇到任何矛盾,无论对错,其余成员会不顾后果、不计成本地站出来帮忙,从而酿成较大规模的群体间纠纷、打架斗殴等,成为学校重大突发事件的源头。

(六)学校管理缺位。

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高职院校在制度上主要分为两类: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实施两种考核和管理方式,一定程度上放松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要求;与汉族学生相同的管理方式。前者容易增大管理难度,滋生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放纵心理,减低自我要求,突发事件呈激增趋势;后者容易使学生在学习上压力过大,且因跟不上教师进度而产生厌学情绪,出现旷课、沉迷于网络等行为,这就为学生发生突发事件埋下隐患。此外,很多高职院校存在遇到学生突发事件就极力处理,却事前不重视,事后不总结的现象。

三、辅导员在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中的角色定位探讨

预防是解决危机的最好办法。如果能结合少数民族学生发生突发事件的原因,找到预防的方向,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对事情的发生、发展走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完善的信息收集者。

作为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人员,辅导员应充分利用班委干部、谈心谈话、班团会、集体活动、QQ、微信等网络手段,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系统和网络,力争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尤其是思想素质过硬、立场坚定的少数民族学生,往往能成为关键信息的提供者。

(二)循循善诱的思想工作者。

由于自卑、民族差异大等原因,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对学校管理有较强烈的抵触心理。这就要求辅导员在严格要求所有学生的同时,仔细、耐心地对待少数民族学生遇到的所有问题,循循善诱地正向引导,将其纳入正常的集体活动,不歧视、无偏见,一视同仁。

(三)迅速、敏锐的反应能力。

事件从萌芽、酝酿、发展变化到最终计划都有一定的累积过程,突发事件发生前必定有踪迹可循。这就要求辅导员在收集完善信息的同时,具备迅速而敏锐的反应能力,并给与足够的重视。对于很多少数民族学生而言,一个不友善的眼神、日常口角、情感纠纷等,都可能发展为群体性打架斗殴事件,影响恶劣。

(四)做好特殊群体学生思想工作。

在所有危机事件中,都有领导者和追随者,而具有领导气质的学生往往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对于思想积极上进的少数民族学生,要多加鼓励,树立良好榜样;对于思想意志不坚定、容易卷入是非中的少数民族学生,要多从正面引导,结合纪律和情感教育方式,将其拉回大集体、集体活动中,丰富其业余生活和精神生活,减少参与不良事件的机会。

针对彝族等少数民族学生重义气、讲团结却喜欢喝酒、打架等特点,辅导员要做好思想工作。“老乡意识”利用好了,能增进同民族、同群体学生的团结。一旦被人煽动或用在不良用途上,可能会给参与突发事件的学生带来伤害。

(五)参与应急预案编制。

辅导员可参与编制高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做好预防高校突发事件战略规划。辅导员是学校突发事件处理环节中的关键环节,他们在掌握学生心理和处理学生事务方面最具有发言权, 从而增加了预案的可行性, 能更有效地执行预案。

[1]Rosenthal Uriel,Charles Michael T,ed.Coping With Crises:the Management of Disasters,Riots and Terrorism.Springfield:Charles C.Thomas,1989.10

[2]秦启文.突发事件的管理与应对F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9.

[3]江雪芳,等. 高校辅导员危机管理能力构成及培养[J].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4]王雷. 辅导员在大学生危机事件中的角色定位[ 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7).

G647

:A

:1671-864X(2015)10-0078-02

1.张中东(1970—),男,重庆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四川省教育厅 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西南交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辅导员专项)(项目批准号:CJSFZ-041)研究成果。

2.喻丽(1985—),女,四川安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与比较。

猜你喜欢
角色定位突发事件预警
预警型智能包装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和设计
超级秀场 大风预警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外语教师的课堂角色定位探究
突发事件
预警个啥
新形势下新闻媒体在群众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与传播策略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