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5-12-02 21:35王军
人间 2015年29期
关键词:课文小学生文章

王军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新城区小学,河北 保定 072450)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王军

(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新城区小学,河北 保定 072450)

阅读是人们通过书籍等介质了解外界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人们通过阅读大量的文字信息,并且对文字信息进行筛选以及整合,选择出有用的信息供人们使用。所以在小学课程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学生通过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学习,培养出较为专业的阅读方式,从而能够更方便的获取信息。本论文现阶段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现状进行描述,当前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举例,同时提出了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问题;主要策略

一、现阶段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现状

(一)学生课堂阅读时间增长。

一般来说,语文授课教师为使学生将重要的课文背诵下来的主要措施,便是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通篇的解读,然后对课文进行多度,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印象以及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通常情况下,一篇文章语文教师会让学生进行四到五次的阅读。首先是通读,然后老师提出问题后,再读一遍。接下来可进行小组之间的讨论,对文章解读。然后老师让部分小组上台进行有角色的朗读,让学生带入感情色彩,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认识。最后全班整体对文章阅读一次,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课堂阅读方式较为多元化。

在小学语文课本的讲解中,老师会依据课文不同的特点来选择阅读的方式,如讲读课时老师会采用听录音读、领读、齐读、个别读、分段读、分角色朗读等不同的阅读形式;而在讲解标有“*”的阅读课时,教师则会选择轻声读、默读、快速读、竞赛读、评读的形式。阅读形式依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和课文不同的特点而灵活多变。

(三)学生阅读基础较为牢靠。

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等各项基本功能是相互相影响、相互促进的,通过观察发现,在大多数的小学语文课堂上都能达到预定的知识教学目标,学生字词掌握牢固,阅读准确流利,为进一步的阅读理解与情感体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当前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学生不具备充足的阅读时间。

由于课业的繁重,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普遍感觉非常大,平常的闲暇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在周末或节假日的时候也被父母要求参加各种兴趣班,通常情况下都与阅读无关。有的小学生课外闲暇时间比较充裕,但是大多数时间都被浪费在电视、电脑上面,觉得看动画片或打游戏比看书有意思,而几乎从来不读书或很少读书,还有的小学生虽然也进行课外阅读,但是由于环境的影响,导致他们读书的时间少,读书的数量也很少。

(二)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方式。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对阅读缺乏浓厚的兴趣,大致有三点原因。

1.有些语文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在平时课堂的阅读教学中只是一味地注重对课文的分析,而忽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指导,既不愿花时间去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也很少指导学生如何挑选正确的阅读材料,学生无法体会出阅读带来的快乐,当然对阅读不感兴趣。

2.有的学生是在父母和教师的强制性要求下去阅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产生了逆反和抵触心理,反而对阅读提不起兴趣,甚至讨厌阅读。

3.随着图书市场的不断扩大,市面上的书籍数量越来越多,品种也越来越繁杂,小学生喜欢接触那些动感十足、形象化强烈、极具吸引力的动画片和网络游戏,而将那些十分有益的课外读物弃之一边。

(三)语文教师忽略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普通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小学语文老师为了让学生们在最短时间里接受最多的语文知识,以应付平时测验或期末考试而不断缩短语文阅读的时间,如在平时的课堂阅读教学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对文章的内容、形式、写作手法等语文知识进行分析讲解,而学生几乎没有或很少有时间去仔细地阅读文章,根本没有经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去了解文章的内容,即使是在笔记本上记下了文章的内容、写作方法等,也还是不明白文章到底讲述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

小学生只是不断被动地接受这些语文阅读的“技巧”如怎么分段、怎么归纳等固定的一个阅读模式,而实际上根本不能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使小学生对这样一成不变的模式产生厌倦心情,实际的课堂阅读教学也得不到良好的效果。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设备提高学生的兴趣。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课堂效率已备受关注,如何在课堂上合理利用多媒体,控制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已成为信息时代下教学改革的关键。在导入、朗读、评价等环节合理应用多媒体,增加知识背景,吸引学生注意力,创设感知情境,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化。

(二)授课教师应致力于读与写的有机结合。

不动笔墨不读书,读写结合已经不是新名词,在目前关于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论述中,读写结合还是比较受老师喜欢的一种比较奏效的阅读与写作教学方式。实践证明,读写有机结合确实能解决在阅读与写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能解决写作教学无序、低效的困境;解决阅读教学课与课之间脱节、读写的割裂,教学分离的问题。

(三)明确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听、说、读、写,从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通过读书带动听、说、写,从听、说、写中学会读,使学生各有所长、各得其果。大多教育者都认为,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不可能每节课在听、说、读、写上都达到课程标准,但应该是有偏重点的,如《小英雄王二小》和《这个办法好》侧重听、读与讲的训练,学生不仅要学会这些故事,领悟其中的思想感情,还要带着感情,能够在班级或在家庭中将王二小、毛泽东等这些人物故事讲给其他人听;而在《谁住顶楼》的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能够以话剧或表演的形式将课本内容的自编自演出来,在讲解之前便能以自己的理解将课本内容以讲故事、画漫画、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发展个性的能力。

[1]吴俊梅.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学周刊,2014,30:81.

[2]朱坤林. 小学高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 教学与管理,2014,29:40-41.

[3]栾育莲. 浅谈小学语文高年级识字教学现状及对策[J]. 成功(教育),2013,09:66.

[4]吴燕飞.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4:180.

[5]李艳平. 电子白板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J]. 数字教育,2015,01:78-82.

G613.23

:A

:1671-864X(2015)10-0106-02

猜你喜欢
课文小学生文章
背课文的小偷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我是小学生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