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橄榄速生早结丰产栽培技术

2015-12-02 03:35陈玉麟田茂元
中国农业信息 2015年22期
关键词:橄榄江津砧木

陈玉麟,田茂元

(重庆市江津区林业局,重庆402260)

重庆市江津区石蟆镇有悠久的橄榄栽培历史,现有百年古树上百株。该镇果橄榄种植规模达4000hm2,其中挂果投产的有2667hm2。为实现果橄榄优质、速生、早结、丰产目标,江津区科技人员经过10余年技术攻关,于2012年成功选育出江津白园橄榄和江津长果1号(橄榄)两个优良品种,并探索出 “科学选址、适时定植、良种嫁接、配方施肥、科学抚育”为核心技术的果橄榄速生早结丰产栽培技术。

1 苗木培育

1.1 实生苗培育

1.1.1 苗圃地选择

选择年均气温20℃左右、冬季极端低温≥-2℃、海拔600m以下、坡度25°以下、背风向阳、排灌条件较好、交通方便、土壤pH值4.5~6.5之间、土层厚度≥40cm的红黄壤山坡地或江河沿岸冲积地。

1.1.2 整地

深翻30~40cm,除去石块、树根等杂物,做到地平土碎,并用少量石灰或代森锌粉剂 (1.5~2kg/667m2)等杀菌剂混拌适量细土,撒于土壤中,对土壤消毒。同时每667m2施入腐熟农家肥3000~5000kg,并可施入12%的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50~60kg和草木灰50kg做底肥。

1.1.3 作床

苗床规格为宽1.2~1.5m,高20~30cm,长度随地形而定。

1.1.4 播种

3月上旬温度稳定在12℃以上时即可播种。先用苗床集中催芽,种子撒播时将种子侧卧于苗床上,使果核的3条缝合线与地面平行,以利于胚根和胚芽的生长不发生弯曲。种子间隔约1cm,覆盖土厚度约1cm,覆土后用清水喷湿,最后用薄膜覆盖。苗木出土前,应经常喷水,保持苗床湿润,以便种子发芽。

1.1.5 播种后管理

(1)覆盖。为防止强光及雨水伤及幼嫩的胚芽或冲刷土壤,播种之后,应搭架覆盖或用干草遮盖苗圃地,不能露土。

(2)淋水。播种后要经常淋水,保持土壤湿润。胚芽未破土时,每天淋水1次,芽长出后3~7天淋水1次。暴雨过后,要及时排水,防止积水伤根。

(3)排栽。橄榄苗主根发达,侧根少,单宁含量高,大苗移栽不易成活,生产上均采取幼苗移栽,俗称乳苗假植。待乳苗长出3~5cm左右,真叶转绿前进行排栽。排栽密度为20cm×20cm,排栽后需立即喷足定根水。

(4)施肥。以勤施薄施为原则,并以氮肥为主。当幼苗长出4片叶时开始施肥,腐熟花生麸或人畜肥按1:20兑水淋到苗上,每月1~2次,随着幼苗长大,浓度随之适当增加,秋冬季可施复合肥,嫁接前要提早施肥淋水,提高成活率。

(5)除草松土。幼苗前期生长缓慢,杂草易生长封行,影响苗木生长,要及时除杂草,避免伤及幼苗根系。除草松土后,应及时淋水。畦沟及其4周可喷除草剂灭草,所有杂草要放出苗圃外处理。

(6)防治病虫害。幼苗主要病害是炭疽病、烟煤病、星室木虱、黑刺粉虱、小黄卷叶蛾、枯叶夜蛾、红圆蚧和褐圆蚧等,在暴雨前后喷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洒或40%乐果乳剂1000~2000倍液。

1.2 嫁接苗培育

1.2.1 砧木苗选择

砧木苗应选择2年生、离地面10cm处茎粗1cm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橄榄实生小苗。

1.2.2 接穗采集

接穗应从结果性能好、丰产、果大、质优、大小年结果差异不明显的成年母树上采集。选取树冠外围中上部的粗细适中、红褐色或暗褐色、芽眼饱满、无病虫害、每枝条有多芽的1年生结果枝为接穗。剪下后即去叶留柄,每20~30枝捆成1束,标明品种、采集地点和时间,然后用湿纱布包好,外套薄膜袋备用。接穗随采随接效果最好,贮运时间最好不超过5天。

1.2.3 嫁接时间

嫁接时间应掌握在果橄榄春稍抽发前1个月,气温稳定在18~25℃时。江津地区的最佳嫁接时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下旬。

1.2.4 嫁接方法

采用双芽切接法。方法是:在砧木离地面10~20cm处剪除分枝,选择光滑、平直的一侧斜削一刀,枝条下压成流水枝,后在韧皮部处向下垂直纵切长2~3cm。接穗前端和基部老化的芽眼均不能用,将接穗基部先削成45°的短削面,然后在斜面对侧,稍带木质部削成2~3cm的长削面,在两个芽眼饱满处剪断,把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使切口形成层对准,切口结合紧密。砧木接穗紧密结合后立即用一小团脱脂棉(或纸巾)将砧木和接穗外露的伤口盖住,吸收砧木伤流,最后用塑料薄膜绑紧,不露芽眼即可。

1.2.5 嫁接后的管理

(1)剪砧炼苗。嫁接后20~30天,当接穗开始萌芽时,顶端塑料带要解开,在砧木外侧离接口0.5~1cm处剪断,然后用塑料袋把接穗重新包好,这样接穗基部还可保持一定的湿度,使接穗不至于失水过快而影响成活率。接穗萌芽生长后,会从喇叭口伸出,待长到35cm左右,接口愈合牢固才可解除塑料带。

(2)除萌摘心。当新稍长到15~25cm时进行摘心,促使侧芽萌发,并形成第一级分枝。当新稍长到25~35cm时,再次摘心,并疏除过弱、过密枝,以集中养分促进生长。

2 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选用江津白园橄榄、江津长果1号 (橄榄)两个优良品种。江津白园橄榄果大、汁多、可食率高,适宜加工。江津长果1号 (橄榄)脆嫩化渣,甜酸适宜,涩味少,适宜鲜食。两者均具有较强土壤适应性和抗病虫害能力。

2.2 造林地选择

选择海拔600m以下,坡度小于25°的坡地、低丘或平地。土壤以土质疏松、土层厚度40cm以上、排水良好、pH值4.5~6.0、肥力中等以上的沙壤土和钙质土壤为佳。

2.3 整地挖穴

冬至左右整地挖穴,挖穴规格:长1.0m,宽1.0m,深0.8~1.0m。定植前1个月,每穴施入腐熟农家肥5~l0kg,绿肥10~20kg,过磷酸钙2kg,石灰l.5kg。将肥施于穴底与土拌匀,然后回填表土,并预留出栽植穴。

2.4 苗木出圃

(1)出圃时间。从春季回暖开始,2~5月为春植,8~9月为秋植,以带土苗出圃为宜。缺乏水利设施的果园,宜春植,水田果园宜秋植。

(2)苗木质量标准。品种纯正,嫁接后抽出2次新梢并充分老熟,叶片浓绿,没有病虫害,接口愈合良好,根系发达。一级苗规格:苗高≥120cm,径粗≥1.0cm,主干高15~25cm,一级分枝数3~4条;二级苗规格:苗高≥100cm,径粗≥0.8cm,主干高15~25cm,一级分枝数2~3条。

(3)苗木出圃。苗木出圃前2~3天应淋足水,使土壤30cm深处充分湿润。采用起苗器连土带苗挖起,然后放进专用苗木塑料袋中,用绳捆扎好,即可出圃。对于大苗,春季出圃时可挖全根,用稀泥浆浆根,再用薄膜或稻草包扎出圃。

2.5 苗木栽植

(1)栽植时间。3月中旬至5月中旬 (惊蛰至立夏之间),温度达到15℃以上时。

(2) 栽植密度。5m×5m、5m×6m或6m×6m, 可因地制宜选用。

(3)苗木整理。栽植前,应及时剪除苗木的嫩梢、干枯枝、病虫枝及过长的主根,疏除约2/3叶片 (整叶),保留3~5个分布合理的分枝培养预备主枝,无分枝苗在离地40~50cm处短截定干,新梢抽发后再选培主枝。

(4)苗木栽植。选用符合苗木质量标准的嫁接苗木用于栽植。当嫁接苗木运到栽植地块后,立即栽植,栽植深度以埋土至根颈处为宜,栽植后浇足定根水,并用地膜或杂草等覆盖地面保湿。

2.6 幼树管理

(1)间作。栽植后在幼树期,可以合理利用株行间空隙地,间作一些豆科作物和蔬菜,以改良土壤,提高经济效益。间种作物与幼树要保持1.5~2.0m的距离,当间种作物影响幼树生长时,应逐渐修剪回缩或直至移走。适时进行中耕除草,以增强土壤肥力,中耕深度为5~10cm。

(2)浇水。土壤较干燥或干旱季节,当果橄榄的嫩枝出现萎蔫现象时应及时灌水,灌水量以湿透根系周围的土壤为宜。

(3)施肥。以 “勤施薄施”为原则,以氮磷为主,配合含钾、钙等有机质肥施用。幼树以培养树冠为主,清明前和6月份施重肥,坚持1次稍1次肥,时间掌握在抽梢前和转绿时。进入结果前1年应增施磷、钙肥。施肥量主要根据树冠大小长势而定。一般小树少施,大树、较弱的树可适当多施,但生长旺盛的枝梢徒长的不施或少施。施肥方法为在距树干40~60cm处开环状沟埋施,有机肥要深施,复合肥可适当浅施,施肥位置要轮换。

(4)整形修剪。栽植当年或次年,当嫁接苗长至1.0~1.5m高时截顶定干,在主干上部的不同方位选留3~5条枝梢作主枝 (l级主枝),待主枝梢长至60~80cm后摘顶芽或短截主梢以促侧枝的生长。每主枝在适当位置留2~3条侧枝作2级分枝,剪除直立枝和内向枝,一般在侧枝梢长20~30cm处再抹芽或短截梢,重复此法再选留3级、4级分枝,使其形成矮化伞形树冠。

2.7 结果树管理

2.7.1 施肥

结果树施肥以长效有机质肥磷钾为主,配合氮、钙等肥料施用,施肥次数和施肥量取决于果园的土壤肥力、树龄及树冠大小、生势和挂果量。

(1)花前肥。在3月花穗萌发前,每株施腐熟粪水40~50kg,或施用腐熟油饼 (或花生麸)0.8~1.0kg、过磷酸钙2.5~3.0kg、 氯化钾0.3~1.5kg。

(2)壮果肥。施以氮、磷、钾为主的复合壮果肥,在末花期或花刚凋谢时施,一般每株施2~3kg。由于花凋谢后l5天果实进入迅速膨大期,花凋谢后40天果形大小基本稳定,太迟施肥不但起不到壮果的作用,还会引发大量夏梢的抽吐而造成落果。也可施以土杂肥、腐熟的鸡粪等。

(3)采果肥 (过冬肥)。在采果后 (冬至前)施下,肥料以有机肥为主,可适当搭配一些施速效肥,结合深翻,施肥量较大。一般每株施用腐熟的农家肥80~100kg。施肥方法:环状沟施,即在树冠外沿挖宽深为20~30cm圆形沟施入,干旱山地应适当深施,开穴配合稀粪尿淋施,待其干后复土。

2.7.2 整形修剪

根据果园实际,每年进行1~2次修剪,第一次于采果后,合理选留4~5层侧生水平枝,短截主干顶部,同时短截夭折、退化大枝和剪除病虫枝;第2次于花芽出现分化前修剪,时间掌握在2月初,重点是剪掉树冠内枯病枝、纤弱枝,尽量减少养分消耗,提高枝条成花率。

2.7.3 土壤管理

结果树每年除草2~3次,可用除草剂草甘磷、克芜踪500倍液喷洒,春夏季注意排水,秋冬季注意用杂草、稻草等覆盖树盘,以保湿防旱护根,防止土壤板结。采果后结合施肥对树冠投影区及周围深翻15~20cm,然后培土覆盖树盘,增厚根系土壤活动层,减少杂草与榄树争肥。

2.8 病虫害防治

2.8.1 主要病虫害种类

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烟煤病、星室木虱、黑刺粉虱、小黄卷叶蛾、枯叶夜蛾、红圆蚧和褐圆蚧等。

2.8.2 防治原则

防治应贯彻 “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以栽培措施、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把握 “治早、治小、治好”的原则。

2.8.3 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采用人工捕捉或黑光灯诱杀害虫。 (2)生物防治:用生物资源药和有益昆虫或生物制剂。 (3)化学防治:严格按照GB4285和GB/T8321规定执行。

3 果实采收

3.1 采收时期

江津长果1号和江津白园橄榄采摘鲜果最佳日期在9~12月。

3.2 采收方法

按照先熟先釆,丰产树和老弱树先釆,低产树、年轻壮树后釆原则。采收时提倡手工摘果或长竿网袋采果,尽量减少果、枝的损伤,避免影响次年生长、结果,将采下的鲜果直接放入箩筐内,避免伤果。注意遮盖,防雨淋日晒。

3.3 贮藏保鲜

果实釆回后要进行分级,放在室内晾1天,让果实蒸发一些水分,然后用聚乙烯薄膜袋装果,每袋10~25kg,每袋只装八成满,然后把袋口折下压在果实上面,放在冷库(5~10℃)存放,没有冷库的,放在干燥阴凉处,以后每隔半个月检查1次,检出烂果,好果继续贮藏。

3.4 包装

(1)加工果包装。用于加工的橄榄果用竹篓包装,竹篓内用麻布或大蕉叶、草纸围铺垫底,再将装果的聚乙烯薄膜袋放入篓内,每袋25kg,袋口折下,上面铺麻布或大蕉叶、草纸,然后加盖扎牢。 (2)鲜食果包装。用于鲜食的橄榄果用聚乙烯薄膜袋包装,每袋500g,然后装入瓦楞纸箱,每箱装10袋,分两层排放,层间用纸板分隔,纸箱开口处用胶带粘牢,包装用瓦楞纸箱应符合GB/T6543的规定。

3.5 采收注意事项

(1)随采、随运,防雨淋。

(2)遇大风、霜、露、雾、雨、果面具有露水时不宜采收。

(3)用无毒无污染的竹制品、容器和薄膜袋等盛装和贮藏橄榄,以免受到污染。

[1]重庆市江津区石蟆镇农业服务中心编著.橄榄栽培

[2]朱恒星,胡曦,黄小辉,等.果橄榄新品种‘江津白园橄榄’选育初报

[3]南方农业,2014,(1):5~6,8

[4]刘义旺.橄榄嫁接技术及其应用.福建果树,2005,(4):59~61

[5]东平.橄榄.世界农业,1981,(10):51~55

猜你喜欢
橄榄江津砧木
橄榄林中的乡村酒店
桃砧木耐涝性研究进展
江津区科协全新打造《科普江津》栏目
一山一水皆诗情——重庆市江津区蔡家真开展诗教工作纪实
苹果砧木的作用、特点、类型与选用
蔬菜嫁接育苗技术
福建:2017中国·福州橄榄节开幕
3种李属砧木淹水胁迫的短期响应
江津区经信委关工委的爱心篮球板让山区孩子更快乐
榨橄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