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用鸡饲养与气象环境条件关系的研究

2015-12-02 03:35姚敦秋
中国农业信息 2015年24期
关键词:产蛋期产蛋周龄

曾 颖,王 萍,姚敦秋

(湖南省冷水江市气象局,冷水江417500)

我国是一个养鸡大国,养鸡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独特地位。文章选取湖南冷水江市养鸡场蛋用鸡进行了观测研究,给出了蛋用鸡生长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的指标数据。该文介绍了蛋用雏鸡饲养与气象环境的关系,总结了成年蛋鸡开放式鸡舍平面放养的管理,分析了蛋用种鸡饲养的光照管理制度,旨在为提高蛋用鸡生长发育奠定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在冷水江市养鸡场安装气象仪器,选择40只蛋用鸡进行蛋用鸡生长发育与小气候平行观测。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蛋用鸡生育与气象资料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蛋用雏鸡饲养与气象环境的关系

2.1.1 温度

育雏室合适而平稳的温度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小鸡接入育雏室后,要立即给予较高的温度,一般应达32~34℃,以后随着小鸡长大,每周逐渐降低1~2℃,温度下降的速度视小鸡体质强弱而定,体强的下降快些,体弱的则下降慢一些。当小鸡长到60天左右时,育雏室温度至20℃时就不要再下降了。夜间温度应比白天高2℃左右,有利小鸡休息。这样育雏成活率可达93%以上。此外还要随时观察小鸡的动态。若小鸡远离炉子,贴墙活动,张口喘息,说明温度过高。小鸡在室内分布均匀,行动活跃,采食正常,休息时一个挨一个伸脖子伸腿安静地躺着,说明温度很合适。

另外有一种情况,温度表上的温度虽然合适,但由于褥草太薄、地太凉,小鸡不卧下而 “扎堆”,就应及时加厚垫草。

当雏鸡长到6周龄以后,气温达到18~20℃时,夜间可生炉子增温,白天灭炉火,以便逐渐过渡到中雏阶段。

2.1.2 湿度

刚出壳的小鸡含水量达76%,若育雏室太干燥,鸡体水分蒸发量大,对小鸡生长发育不利。但若湿度过大,空气不流通,鸡发闷,容易引起球虫病。所以相对湿度应保持55%~65%左右较合适。为保持育雏室的适宜湿度,饮水器应不断水。它除了供应雏鸡饮用水外,蒸发的水汽还可以调节育雏室内的空气湿度。

表1 育雏温度和相对湿度

2.1.3 空气

小鸡的呼吸很快,每分钟35次左右。小鸡密度较大,排出的CO2也多,再加上粪便中分解出来的氨气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容易造成空气污染,影响小鸡健康,所以保温和换气一定要调节好。育雏室的窗上,要安装风斗或卷窗,既有利于换气,又能降低湿度和调节室内的温度。

2.1.4 阳光

育雏室应有较大的采光面积,使小鸡多晒太阳。暖和季节,雏鸡养到7天左右,天气晴朗时,可放出小鸡晒太阳,头一、二天只放15~30分钟,以后逐渐延长。天气较热的季节,运动场要搭凉棚,以免雏鸡暴晒太厉害造成中暑死亡;寒冷季节,小鸡长到4~5周龄,羽毛有了一定的保温能力,就可放到户外晒太阳,但放鸡前,一定要先开窗户,使室内外温度平衡再放鸡,不要把小鸡突然放到户外,以免感冒。

2.2 成年蛋鸡开放式鸡舍平面放养的管理

2.2.1 春季

气候温和,日照逐渐加长,是鸡产蛋最旺盛的季节;也是孵化、育雏、培育新鸡群的最好季节。此时加强饲养管理,可以收到 “事半功倍”的功效。

初春,气温低时,要生火加温,早上放鸡出运动场前,必须先开窗户,调节室温30分钟以后再放鸡,切勿突然把鸡放出户外,以防鸡群感冒。

产蛋鸡每天必须有14~17小时的光照,若不足14小时,天亮前应提早开灯喂鸡至天亮后关灯,以保证每天光照14小时以上。

春季也是植树季节,要绿化鸡场,栽树遮荫。

2.2.2 夏季

气候炎热、多雨、潮湿、鸡群食欲减退,产蛋量开始下降,饲养管理的中心任务是防暑降温,保持鸡舍环境干燥卫生,以维持鸡群食欲和产蛋量。

加强鸡舍通气,前后窗户及天窗应昼夜打开,舍内抽垫干土,同时还要贮存干土或干沙,以备下雨天用。勤换饮水,使鸡随时能喝到清凉干净的水,以利鸡体散热。

每天应早放鸡,晚圈鸡,利用早晚凉快时生喂饲料,并现拌现喂,促进鸡的食欲。

春末夏初,有些品种母鸡容易抱窝,应尽快促其醒窝。

2.2.3 秋季

天高气爽,微有凉意。前一年的老鸡已产满一年蛋,有的开始停产,有的陆续换羽,高产鸡换羽晚或边产蛋边换羽;当年育成的新母鸡也将陆续开始产蛋。所以,此时加强饲养,提高饲料中蛋白质水平,有利于缩短老母鸡换羽和新母鸡提前产蛋。

秋季日照渐短,要人工补充光照时间,老母鸡每天维持光照时间16小时,有助于持续产蛋,新母鸡维持每天13小时,以后逐渐增加至16小时。

霜降以后,天气渐冷,应把门窗堵严,修好门窗,堵缝抹实,防止透风,做好一切越冬防寒准备。

2.2.4 冬季

气候寒冷,日照更短,饲养管理的重点是保温和增加人工光照,使鸡群冬季不停产,能维持较高的产蛋水平。

保温措施包括:堵严后窗,前窗外袒间挂草帘,鸡舍内保持温度5℃以上,地面垫草。 “三九”严寒时节,可生炉子,但温度不宜过高,因气温过高与外界气温差异大,不利于放鸡。冬季要晚放鸡,早关鸡。放鸡前先打开窗户,待舍内外温度接近平衡时再放鸡,以免感冒。

冬季产蛋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日照时间短,所以要人工补充光照时间,每天维持14~16小时的光照。既可使当年新鸡继续保持较高的产蛋量,也可使已换羽的老母鸡提早产蛋[1]。

人工补充光照时间一般用电灯,光度不必太亮,5~10lx为宜,按鸡舍面积2.5~3瓦/m2为宜,灯泡悬挂在距地面1.8~2.0m高处,灯泡间的距离要相等,使光线分布均匀,补充光照最好在清晨,按时开灯,至天亮后关灯。因为清晨气温最低,此时补充光照可以使鸡下架活动吃料,增强抗寒力。如果晚上补充光照,必须在天黑以前先开灯,到规定时间关灯。灯光开关要用变压器控制,使光照由弱到强或由强至弱,不能用普通开关突然开灯、关灯,以免影响效果。

2.3 蛋用种鸡饲养的光照管理制度

种鸡的光照制度是具体规定鸡群在其整个生命期间或是某一个时期的光照时间的长度及其变化。

2.3.1 生长期的光照管理

(1)此阶段光照管理的主要目的。用自然光照与人工光照来控制母鸡的生长发育,防止母雏过早性成熟,母雏10周龄后,若光照时间较长,会刺激性器官加速发育,使之早熟,开产时蛋重量小,常因鸡体成熟不够而产蛋持续性差,在开产后不久又停产,种蛋合格率低。因而此阶段应通过调控光照时间的长度及变化来调节母鸡的性成熟期。在生长期间的光照时间逐渐减少,或光照时间短于11小时,都可推迟母雏的性成熟时间;若延长光照时间,或光照时间多于11小时,会刺激性成熟,促使母雏提早性成熟期。

(2)光照的原则。此期间的光照时间宜短,中途不宜逐渐延长,光照强度宜弱,不能逐渐增强。

(3)光照的控制方法

①饲养在开放式鸡舍的鸡群,处在自然光照条件下,由于季节性的变化,日照时间长短不同,应根据当地日照时间的长短来掌握。北半球北纬20~45℃之间,冬至日(12月22日)日照时间最短,尔后逐渐延长;到夏至 (6月22日)日照时间最长,以后又逐渐缩短,在这种自然日照状况下,开放式鸡舍可采用以下的采光方法[2]。

第一,完全利用自然光照,目前广大农村大多是开放式鸡舍,历来又有养春雏的习惯,一般春夏季孵出的雏鸡 (4~8月),在其生长后期正处在日照时间逐渐缩短或日照较短的时期。在产蛋之前所需要的光照时间长短与当时的自然光照时间长短差不多,所以,一般农户养鸡在此期间采用自然光照,不需增加人工光照,既省事又省电。第二,补充人工光照,伏冬雏 (9月至次年元月),其生长期正处在日照时间逐渐延长,或日照时间较长的时期。在此期间育雏,若完全利用自然光照,会刺激母雏性器官加速发育,使之早熟、早衰。为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可采用以下两种办法予以人工光照补足:一是恒定光照法,是将自然光照逐渐延长的状况,变为稳定的较长光照时间,从孵化出壳之日算起,根据当地日出日落的时间,查出18周龄时的光照时数 (如为13小时),除了1~3日龄为24小时光照外,从4日龄开始到18周龄均以此为标准,日照时间不足部分均用人工补充光照。补充光照应早晚并用,恒定光照时间为13小时,即早上5点开灯,到日出为止,下午从日落开始开灯,到下午8点关灯,采用此方法要求长期中每日光照时数决不能减少,也不能增加。必需每天保持恒定的光照时间。二是渐减光照法:首先算出鸡群在18周龄时最长的日照时间,再补充人工光照,使总光照时间更长,再逐渐减少。如从孵化出壳之日算起,根据当地纬度查出18周龄时的日照时数为15小时,再加上4.5小时人工光照为其4日龄时总的光照时数 (19.5时),除1~3日龄为24小时光照外,从第一周龄起,每周递减光照时间15分钟。直至18周龄时,正好减去4.5小时,为当时的自然光照时间15小时。

②封闭式鸡舍,完全采用人工光照,所以,光照时间和强度均可以人为控制,按照规定的设计制度执行。

一是采用恒定的光照方法即1~3日龄每天光照24小时,4~7日龄每天光照14小时,8~14日龄为10小时,自15日龄起至18周龄光照时间恒定为每天光照8小时。

二是采用渐减的光照方法,即1~3日龄光照为24小时,4~7日龄为14小时,从2周龄开始每周递减光照时间20分钟,直到18周龄时光照时间为8小时20分钟。

③不同光照方法对性成熟的影响,据试验研究,在生长期间,同一品种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由于光照方法的不同就可以影响着母雏的性成熟迟早。

渐减法比恒定法更能延缓性成熟期,约推迟10天左右,渐减法的最少光照时间以不少于6小时为限。

恒定法的照明时间越长,母雏的性成熟越早,一般以4~8小时为宜。

对推迟性成熟的程度依次为:渐减法大于恒定法(光照时间短的大于光照时间长的),而恒定法大于自然光照。

2.3.2 产蛋期的光照管理

(1)目的。控制适当的光照时间,使母鸡适时开产和充分发挥其产蛋潜力。

(2)光照的原则。产蛋期的光照时间宜长,一般以14~16小时为宜,中途不能缩短,光照强度在一定时期内可渐强,但不可渐弱。

(3)生长—产蛋期的联合光照程序。据试验研究,母鸡在生长期的光照时间合理,产蛋期光照时间渐增或不变,光照时间不少于14~15小时的鸡群,其产蛋效果较好。从生长期的光照控制转向产蛋期的光照,应注意两个方面:第一,改变光照方式的周龄。母鸡到性成熟时,为适应产蛋的需要,光照长度必须适当增加,如估计母鸡在23周龄时产蛋率为5%,则应在母鸡开产前4周,即应在23-4=19周龄时作第一次较大的增加光照。产蛋期的光照时间必须在产蛋光照临界值11~12小时以上,最低应达到13小时,其趋势是从增加光照时间以后,逐渐达到正常产蛋的光照时间14~16小时后恒定。光照最长的时间16小时)应在产蛋高峰 (一般在30~32周龄)前1周达到为好。第二,产蛋期光照方式,必须从生长期的光照方式正确地转变成产蛋期的光照方式,以达到高产、稳产之目的。

利用自然光照的鸡群,在产蛋期都需要转变补充人工光照时间的不足,但从生长期光照时间向产蛋期光照时间转变时,要根据当时情况逐步过渡。春夏雏鸡的生长后期处于自然光照较短时期,可逐周递增,每周补加人工光照0.5~1小时,至产蛋高峰 (30~32周龄)周龄前1周达到16小时为好。对于生长期恒定光照在14~15小时的鸡群,至产蛋期时可恒定在此水平上不动,也可少量渐增到16小时光照为止;在生长期采用渐减光照法和恒定光照时间短 (如8小时)的鸡群,在产蛋期应用渐增光照法,使母鸡对光照刺激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对种鸡的健康和产蛋都是有利的。递增的光照时间可以这样计算,从渐增光照开始周龄起到产蛋高峰前1周为止的周龄数除以递增到14~16小时的光照时间递增总时数,其商数即为此期间每周递增的光照时间数[3]。

生长期饲养在封闭式鸡舍的鸡群,可计算从生长后期改变光照时间的周龄到产蛋高峰周龄前1周龄数除以改变光照时的起始光照小时到14~16小时的增加时数,其商数即为此期间每周递增的光照时数。如到18周龄时光照时数为8小时,到达产蛋高峰前1周龄为29周,此时的光照时数要求达16小时,其间周龄数为11周,所增加的光照时间为16-8=8小时,每周递增40~45分钟,(8×60/11),可在29周龄时达到光照16小时的目标。

3 结论与讨论

3.1 蛋用鸡饲养与气象环境条件关系密切

雏鸡开始的适宜温度为32~34℃,随着小鸡长大,每周降温1~2℃,当鸡龄60日时,温度保持在18~20℃,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左右为宜。

3.2 成年产蛋鸡

每天必须有14~17小时的光照,至少要保证每天有14小时以上的光照时间,初春寒潮低温时要人工加温,鸡舍温度保持在20℃左右,夏季炎热高温多雨潮湿,要加强鸡舍通风换气,秋季日照时间渐短,必须人工补充光照时间,老母鸡每天维持16小时的光照时间,新母鸡每天维持13小时,以后逐渐增加至16小时的光照时间,冬季寒冷天气时,要人工加温,鸡舍内温度保持在5℃以上,人工补充光照每天维持16小时的光照时间,光照强度5~10lx为宜。

3.3 蛋用种鸡

光照调控是决定种鸡性成熟迟早和产蛋量的关键。此期光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用自然光照与人工光照来控制母鸡的生长发育,防止母雏过早性成熟。母雏10周龄后,若光照时间超过11小时,会刺激性器官加速发展,使之早熟,开产时蛋重量小,若光照时间短于11小时,则可推迟母雏的性成熟时间。农村在春夏季孵出的雏鸡,在其生长后期,正处在日照时间逐渐缩短的时期。夏至日 (6月22日)日照时间最长为15小时,以后逐渐缩短,冬至日 (12月22日)日照时间最短为11小时,在产蛋之前所需要的光照时间长短与当时的在自然光照时间差不多,不需要人工光照,既省事又省电。

3.4 封闭式鸡舍

完全采用人工光照。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均可人为控制,按照规定的设计制度执行。

一是采用恒定的光照方法:即1~3日龄每天光照24小时,4~7日龄每天光照时间14小时,8~14日龄为10小时,自15日龄起至18周龄光照时间恒定为每天8小时,二是采用渐减的光照方法:即1~3日龄每天光照为24小时,4~7日龄每天光照14小时,从第2周龄开始,每周递减光照时间20分钟,直到18周龄时光照时间为8小时20分钟。

3.5 产蛋期的光照管理目的

控制适当的光照时间,使母鸡适时开产和充分发挥其产蛋潜力。产蛋期的光照时间宜长,一般以14~16小时为宜。

[1]陈耆验,蛋用鸡饲养与气象环境条件关系的研究技术总结报告.湖南娄底生物科学研究所,2008,45~47

[2]江苏省泰山畜牧兽医学校.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61~63

[3]陶才美,王新谋养鸡与气象.北京:气象出版社,1986,33~35

猜你喜欢
产蛋期产蛋周龄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研究
蛋鸡补钙较适宜在下午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新兴麻鸡父母代的饲养管理
种鸭产蛋饲料宜分期控制喂量
褐壳蛋鸡
母鸡喜欢在舒服的地方产蛋
浅析蛋鸡养殖技术要点
浅析蛋鸡养殖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