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事故当故事

2015-12-03 05:45李恩义
政工学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苗头教训驾车

☉李恩义

别把事故当故事

☉李恩义

友好车馋酒,常有酒后驾车恶习,妻儿屡劝无果。偶然相遇,便将多起酒后驾车惨剧告之,友不以为然,笑曰:故事也。三日刚过,友不幸驾车肇事,伤路者二人,自骨折多处,被处以牢罚。其叹之:故事乃事故也。

日常生活中把事故当故事的人并不少见,部分单位领导在传达上级的事故通报时,绘声绘色,把自己知道的内幕全都抖出来,对事故的原因教训一念带过,更谈不上举一反三和大家一起查摆本单位存在的事故苗头,结果一些官兵把事故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有的甚至流露出幸灾乐祸的情绪。别人吃堑自己不长智,结果重蹈覆辙。

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单位不重视事故案件预防工作,把传达事故通报当成了任务。思想麻痹,对别人教训视而不见,对自身安全形势盲目乐观,对各种隐患麻木不仁。别人“亡羊”后我们如何做好“补牢”工作呢?联系日常的安全管理,笔者认为要从四个方面入手。首先,把事故当成清醒剂。一份通报就是一起事故的“诊断书”。向官兵们传达通报,既要把事故的来龙去脉和发生经过搞清楚,又要引导大家对造成事故的原因和应当吸取的教训进行深入思考。其次,邻人失火自查炉灶。别的单位出了事故,更多想一想事故的诱因有哪些?自己单位有无类似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将事故中发现的问题“对号入座”,仔细查一查本单位有没有类似的苗头和隐患?不能因为“自家”暂时没事儿,就对“邻里”失火不以为然。再次,举一反三由此及彼。要把别人的事故当作一面折射镜,衍射到自身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反复进行查找,切不可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最后,事故教训警钟长鸣。古人云:“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国家可保也。”要把事故“警报”高悬头顶,让它长鸣不断,警醒官兵时刻绷紧事故防范这根弦,在工作中不断提醒自己,敲打自己,方能做到防微杜渐。

【作者系92538部队司令部干事】

猜你喜欢
苗头教训驾车
秦刚与马斯克驾车交流
后疫情时代辅导员对学生中潜在危机进行苗头性发掘的探析
今年苗市出现好“苗头”
车坛往事2:蒸汽时代初见苗头
警惕肠癌的“苗头”
经济学家还需汲取的教训
驾车寻访英雄的故乡
小麻雀的教训
韩国:酒后驾车者将被判刑
20周岁的女青年是否可以申请中型客车准驾车型驾驶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