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驱动下的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探究

2015-12-03 05:59郭交
亚太教育 2015年25期
关键词:电子线路电路教学方法

文/郭交

高频电子线路是将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以及电子技术集为一体的一门非常专业的课程,它也是通信工程以及电子信息工程两大专业的基础。高频电子线路中的很多功能都是经历了从电子管到大规模集成系统以及射频应用模块等不同的阶段。由于近两年来,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它的理论教学高度应该有效的提升。

一、高频课程教学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具有内容多、概念抽象、教学繁琐的一系列特点,主要是因为它将课程的理论性、工程性以及实践性都集于了一体。所以很多关于电信类的专业都普遍的认为该课程难度系数很高。

1、高频课程教学的内容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变革,最早从1978年开始就有了对它的课程内容的探讨,随后的二十多年并没有很大的变化,下面我们就对它的内容具体的探讨:器件和基本电路单元包括品体管、传输线、阻抗匹配网络以及滤波;通信机指标以及性能的分析;噪声干扰以及干扰性能分析;非线性电子器件电路的分析方法;功能电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针对放大若型号、调制解调、供方、混频等原理。

2、高频课程的教学方法

由于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所以要求相应的课程体系也要发生变化,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也不例外,新技术下要求对原来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来满足应用的需求。由于频段上移使得分布参数的影响增大,反射以及特性阻抗的概念变的重要,所以当前描述电路网络性能更适合用S参数、圆图等参数作为表述指标;当前的CMOS集成工艺体现不够,电路方案不够新颖,所以需要改变原有的这种教学方法;改变电网络的理论教学,促进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完整;在教学过程中将计算机辅助现代电路设计方法和试验系统的集合起来教给学生。

二、高频电子线路教学需与应用和技术相一致

当前的高频电子线路教学应该与应用一致,即适应5A的需求,这就必须要考虑到下列几个方面:物理层技术的更新、基本宽带发生变化、电子设备的技术特点以及收发信息设备的新技术,下面展开分析:

物理层的新技术主要是有:分集与合作技术以MIMO为代表、LDPC、TURBO信道编码技术、高效抗衰落调制技术以OFDM为代表、射频以及基带智能天线技术、软件定义无线电、认知无线电。

我们都知道现在宽带技术需求已经从原来的KHZ达到了MHZ;工作频率也从原来的MHZ到现在的GHZ;设备的便携度也已经从原来的kg到现在g。对于主流的无线通信设备的对比分析,如下表:

无线通信设备对比分析

新技术的电子设备有以下一些特点:①计算机辅助设计;②微带以及参数分布的电路;③微波单片集成电路;④低功耗、免调试、装配工艺密集型;⑤智能化综合测试仪器。

三、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需合理定位

电子信息学科的理论以及技术发展必须要具备全局性的发展眼观,所以第一部就应该牢固的掌握数学、物理理论的基础以及专业只是,同时要具有全面分析的能力以及能够实践操作的能力。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出发点,通过在处理问题中得到经验完善自己的方式来进行学习。

以往的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定位都是通过应用技术基础课程,从而获取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然后能够完成电路的组成模块,这种方法没有设计具体的实践方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能够与工程的设计方法以及手段相互适应。

四、针对课程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主要是培养学生在学习,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上有系统的观念。包括系统的组成、系统中的各部件在系统中的地位以及作用,系统的性能指标以及各部分的性能指标的关系。

针对不同的领域要做到侧重点不同,比如无线通信它是侧重于传输链路;因为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中对于技术的体制和结构的要求也有着不同,短距离通信以及深空通信所要求的调制解调和收发信机结构也不同;对于不同的业务需求指标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例如在音频通信与视频通信中所要求的调制解调与宽带都不同;不同的用户的需求也决定着电路形式,以及便携设备的不同。

在现代社会,射频电路的应用非常的广泛,为了适应它的发展需要,必须将以往的教学方法做衍生,将高频系统电路结构优化设计和分析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适当的增加这部分的知识。

五、讨论

高频电子线路是一门专业的基础课程,它的内容变化并不是很大。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应该再高频电子线路中增设一些内容,比如高频电路仿真、高频集成电路、软件无线电技术等。就目前的发展趋势,微电子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在高校的电子学科的学生,必须要增加以及更新这部分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内容。同时更要让学生理解个功能电路以及系统的电路,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薛俊,马江华.新技术驱动下的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 [J].山西电子技术,2014,04:95-96.

[2]陈芳妮.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1,04:329-332.

[3]谭永明,卢贵主,陈平平.“高频电子线路”教学方法研究与探索[A].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 (上册)[C].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2010:5.

猜你喜欢
电子线路电路教学方法
电路的保护
Multisim13.0在《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巧用立创EDA软件和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电路
基于MATLAB模拟混沌电路
高职高专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静电放电对电子线路干扰的研究
EEPROM在电子线路系统中的应用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