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训练特征研究

2015-12-04 15:00郭永安延边大学体育学院吉林延吉133002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吉林省负荷强度

郭永安(延边大学体育学院 吉林延吉 133002)

吉林省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训练特征研究

郭永安
(延边大学体育学院吉林延吉133002)

该研究从实证角度出发,对吉林省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训练过程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认为:(1)赛前训练阶段安排的特点是以力量速度、运动耐力、灵敏度、技战术为特点;(2)赛前战术训练中主要采取实战法和模拟训练法;(3)在赛前训练的负荷上,运动员血红蛋白变化先减后增。对此,笔者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以期为吉林省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短道速滑青少年训练特征

在冬季奥运会比赛中,短道速滑是我国的优势项目。目前在短道速滑项目希望全面提升吉林省甚至我国在短道速滑项目上的水平,务必从青少年的基础训练做好准备,做好后备人才的培养,使短道速滑项目有着可连续的发展状态。但是在短道速滑项目中青少年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研究方面,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水平还不是很高,也不利于青少年在短道速滑项目上的发展。本研究将从实证角度出发,深刻认识青少年训练规律并发现在训练中的不足,提出改进与完善建议,对指导我省青少年短道速滑赛前训练,为教练员提供科学理论指导与参考,评价规划最佳赛前训练的方案,提供较为明确、具体和可行的现实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该文以吉林省青少年短道速滑队运动员的赛前训练计划安排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吉林省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训练计划安排特征研究的研究目的和研究的内容需要,通过延边大学体育学院图书馆网络数据库等,查阅与吉林省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训练计划安排特征研究相关的文章、著作、教材等文献资料,了解、分析当前与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训练相关研究的现状与动态,对涉及的研究内容进行收集和分类整理,并进行比较。

1.2.2专家访谈法

针对该研究的内容,制定专家访谈提纲,走访吉林省冰上运动管理中心、延边大学体育学院等部分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广泛征求专家、学者对吉林省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训练做出评价,获取对本研究有价值的信息。

1.2.3实地观察法

对吉林省短道速滑青年队的日常训练进行实地观察,具体包括对冰上、陆地训练课,并仔细记录每一堂训练课的内容和队员变化情况。

1.2.4逻辑分析法

对涉及该论文的文献资料、赛前训练计划、实验所得数据等,运用归纳、演绎、对比等逻辑学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确定比赛日期及赛前训练阶段划分

2.1.1确定比赛日期

短道速滑具有独特的自身特点,赛季周期长,比赛密度大,强度高。并且不属于纯粹的竞速项目,它是与临场经验的结合、技战术、以名次定胜负的项目。在2012-2013年短道速滑联赛增加了青少年的比赛,使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增加了自己的比赛经验,这也使得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很快的进步。通过一系列的比赛,可以使青少年运动员从心理上战胜自己,并且了解自己,也有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本研究赛前训练时间为2013年11月30日至2014年1月18日。

2.1.2赛前训练阶段划分

从全国短道速滑锦标赛到全国短道速滑联赛第五站(青少年组)前后时间间隔相对较长,而全国短道速滑联赛第五站(青少年组)到全国短道速滑青少年锦标赛只有一周的时间。所以在吉林省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训练计划的拟定时,需要依据各个方面的境况,分清运动员参加比赛主次,这样才能更准确无误地支配赛前训练和比赛。全国青少年锦标赛比赛时间为2014年1月18日,本次赛前训练为期7周,共计46天。整个赛前训练过程划分为一个小周期,并且把整个训练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

2.2赛前训练计划内容安排的特征研究

2.2.1吉林省青年队赛前训练计划内容安排

吉林省短道速滑青年队赛前训练计划内容的安排发现,赛前训练过程中的一个主要训练方面是注重全面的体能练习。短道速滑项目中的专项力量训练是最具特点的训练之一,其在陆地中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都需要与冰上的滑行技术相切合。教练员还需要认识到不是运动员腿部越粗,表明其自身的肌肉质量就越好,并摒弃只注重运动员腿部大力量的训练,更多发展小肌肉群力量的训练,尤其是在腰腹和爆发力的训练;同时强调小负荷多手段的刺激的方法。

2.2.2赛前训练计划内容安排的特征分析

在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日常训练中注重有氧滑的训练,训练计划的安排以中、低强度的耐力滑行为主。增加青少年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提高运动员肌体的有氧代谢能力,使得青少年运动员的代谢水平得到提高。通过适应增加肌肉的耐受力,减少不适应以及疲劳,也为避免在下阶段的强度训练中发生肌肉损伤。战术训练中主要采用实战法,并通过相互跟滑、交替领滑的方法,熟悉比赛中的滑行路线和滑行节奏,以及滑行风格和特点,多次在训练中模拟实战。根据赛场上情况的多变性特定赛前战术训练方法,使在运动员在赛前训练中积累宝贵的经验和调整良好的心理。

2.3赛前训练负荷的特征研究

2.3.1赛前训练量的安排

赛前训练的总时间达到了184h,而每周训练次数主要集中在12次,第二周至第四周每周训练总时间和训练次数逐渐增加,至第五周训练的总时间和次数呈现再次下降。赛前训练主要训练任务安排上各训练周的时间为小大小的趋势,赛前一两周开始减少训练时间,峰值分别在第二、三、四周。

2.3.2赛前训练强度的安排

心率在运动负荷的监控中由于其实用、简单、在运动实践中常常被教练员运用来反映运动强度,本研究主要运用心率晨起脉搏的监控来反应运动员的负荷情况,通过对心率数据的分析,研究运动员机体状态和其赛前训练计划的合理性。在前期的训练中,心率也约在53~54次/分左右波动,达到58次/分以上的情况很少,在进入赛前训练的第二周以来,尤其是赛前训练的第三周和第四周两个时期中,心率的均在56次以上,基本上达到了极限水平。由此可见在这阶段训练的强度之大。

2.4吉林省青少年运动员赛前训练负荷的特征分析

2.4.1吉林省青少年运动员赛前训练量的特征分析

赛前训练量对于青少年运动员来说是比较重要的。运动员的训练时间都在184h以上。吉林省短道速滑青年队采用大负荷量训练,可以打破运动员可本身的运动极限,创造出优异的运动成绩;但是有可能给青少年运动员造成身体伤害,甚至可以提前结束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生涯。

2.4.2吉林省青少年运动员赛前训练强度的特征分析

关于赛前运动负荷强度,吉林省短道速滑青年队在赛后调整期训练采用小强度的训练负荷,来调整运动员的自身能力。使得青少年运动员能够最大限度的调整体能保证参加下一阶段的训练;赛前强化期的训练属于赛前训练的前阶段,整体比较平稳。主要采用中等强度,大负荷量的训练负荷,进而提升青少年运动员的自身基础能力和混氧能力。强化期中第四、五周则采用了不同大小的强度和中等负荷量的转换师训练。竞赛前期注重训练后放松,运用高强度,小负荷量训练负荷。发掘青少年运动员最大潜能,争取在正比赛前将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状态调整到最佳。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在训练内容安排上,吉林省青少年运动员赛前训练阶段安排的特点是以力量速度、运动耐力、灵敏度、技战术为特点;在赛前战术训练中主要采取实战法和模拟训练法,根据短道速滑项目自身需要进行战术练习并最终落到实际比赛中,同时能也提升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运动员赛前训练负荷上,血红蛋白变化先减后增,教练员根据不同运动员的指标,调整青少年运动员赛前最佳的竞技状态。

3.2建议

应加强注重青少年赛前训练阶段划分、训练计划的制定以及各阶段训练内容安排的科学性;青少年赛前训练计划内容安排具体实施的过程当中,也要充分考虑到青少年运动员的个体差异性,从而适当的调整;在赛前阶段的训练紧密结合短道速滑项目的项目特点,适当的监控负荷。

[1]于涛,陈勇.山东省青少年摔跤运动员赛前训练的调查与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1,32(2):1-5.

[2]王春露.对短道速滑国家女队备战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训练过程控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6):772-775.

[3]徐英男.少儿短道速滑运动员系统训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冰雪运动,2009,31(2):23-26.

[4]谢丽霞,李炳哲.从细节抓起提高我国少儿短道速滑运动员成材率——赴韩国学习交流体会[J].冰雪运动,2009,31(3):17-19.

[5]杨占武.中国短道速滑队备战温哥华冬奥会管理、训练工作实践[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1(3):19-21.

[6]朱佳滨,杨印川,黄宇.我国短道速度滑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冰雪运动,2007,29(2):22-25.

[7]艾淑华.优秀青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运动负荷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7):78-79.

G862.1

A

2095-2813(2015)01(b)-0070-02

猜你喜欢
吉林省负荷强度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登泰山
更 正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Opening flexible resources by integrating energy systems: A review of flexibility for the modern power system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
反腐
电场强度叠加问题的求解
电场强度单个表达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