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宜群:跟控烟死磕到底

2015-12-05 13:08立冬
恋爱婚姻家庭 2015年21期
关键词:烟盒二手烟公约

◎文/立冬

吴宜群:跟控烟死磕到底

◎文/立冬

吴宜群

在微博上,吴宜群如此介绍自己:我是一个过去、现在都受到二手烟危害的人。是一个和不尊重别人健康权、不遵守室内公共场所禁烟规定的人较劲的人。让所有的人远离烟草是我的追求。

话不多,但透着力道。

因为我爱你,所以我要告诉你

2001年之前,她是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副院长,曾经是中国血铅研究领域的顶尖人物,因为儿童铅中毒防治而得到美国颁发的维诺·霍克纪念奖。退休后,她的人生另起一行,名片也彻底换过——中华预防医学会伤害预防与控制分委会副主委,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简单说,就是中国控烟的带头人。

吴宜群控烟的力量首先来自家庭。年轻时,忙于事业,无暇照顾母亲,等到她终于可以陪伴母亲时,老人与世长辞。母亲是个烟民,每当回忆起自己与母亲的点点滴滴,吴宜群总是想到儿时的自己拿着两角五分钱,下楼给母亲买烟的情形。为此她常常自责到落泪,如果自己当初不支持,那么现在应该还是一个有妈可叫的人。作为预防科学院的副院长,自己没能把生命最基本的常识普及给家人,这是颇具讽刺意味的失职。再看老伴,抽了一辈子烟,患上了肺心病。作为妻子,她感到心痛,而作为一个科学家,她为不能管理家人的健康感到自责、羞愧。

吴宜群因此做了一个实验:在30平方米的室内点两支烟,直接导致PM2.5增长了500倍。也就是说,如果室内有人吸烟,PM2. 5将直接爆表。当人们将目光锁定在窗外的雾霾时,却常常忽略身边无处不在的烟霾。至于二手烟、三手烟的健康与道德伤害,更是盲区。“如果有人往你身上吐痰,那你肯定是要骂娘的,但有人在你身边抽烟,你可能就忍了。其实二手烟给你带来的危害可能并不比那一口痰少。”吴宜群用这样的类比指出控烟工作中的一个现实:公众对于吸烟的行为,容忍度太高。

她坐不住,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控烟这条路。一家烟草公司的老总指着她的鼻子说:“你控烟,你就是卖国。”他当然是指烟草企业每年高达百分之八的税收贡献。吴宜群将最新的统计数据放在这名老总面前——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统计数字:中国有超过3亿吸烟者,占全世界吸烟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大约每30秒就有一人死于与烟草相关的疾病。如果烟草使用情况不下降,到2050年,我国与烟草相关的死亡人数将上涨至每年300万人。“简言之,谋财而害人命就不说了,每30秒就死于与烟草相关的疾病而产生的巨额医疗费用,请问,是那个百分之八能够勾销的吗?病人的痛苦,家人的悲伤,二手烟、三手烟人群所受的伤害是这个百分之八能够赔偿的吗?”这样的脸色,吴宜群看得多了。

于是,吴宜群和团队开始在全国进行巡讲,主题是“因为我爱你,所以我要告诉你”。这样的效果很好,很多人成了她的志愿者。

为健康与尊严,死磕到底

吴宜群从接受这份工作开始,就做好了滴水穿石的准备。可她害怕参加国际会议,害怕被考察。

2008年,国际控烟大会上,中国代表率先得奖了——脏烟灰缸奖。原来,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生效,框架公约的第十一条规定,第一在烟盒上不能有误导,宣传焦油含量低等;第二条是烟盒上一定要有大而明确、清晰醒目的警语,还要有图像。警语要写,比如说吸烟能导致肺癌,吸烟让新生儿猝死等等。2008年的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会议上,与会人员讨论通过有关十一条的实施指南,中国代表团举手发言了,大意是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烟盒上都是名川大山,都是中国文化的积淀,如果把这么丑陋的图像放上去,有损中国人民的感情,是对中国人民的不尊重。与会人员六百多人,它有一个很强大的非政府组织叫框架公约联盟,大概有二三百个国家,每天要评两个奖:一是坚决支持框架公约,给一个兰花奖;如果对框架公约有强烈异议,不积极履约,就给一个脏烟灰缸奖。于是,这个脏烟灰缸奖就给了中国代表,理由是:宁要漂亮的烟盒,不要公民的健康!

消息传回国内,吴宜群有当众被人吐痰的屈辱感。那天,郁闷至极的她对一位出租车司机讲了这件事,司机当场把兜里的和车里的烟都交到吴宜群的手里,说:“阿姨,我再也不做这种既丢健康也丢修养的事儿了。你放心,不仅从此以后我不抽烟,也不会让乘客抽。”望着那位年轻的司机,吴宜群没能忍住眼泪,这眼泪里有委屈无奈,但还是被心中涌动的激情代替了。也就在那一天,她对老伴说:“我这辈子,要跟控烟死磕到底了。”

明日中国,我能为你骄傲吗?

因为清楚,所以愤怒。要做到心平气和,对较真的吴宜群来说,有时不是个人的自控能力不够,而是现实真的令她常常陷入无助。

多年来,她一直以各种形式呼吁修改广告法,两会提案也好,各种投诉、取证、发动媒体也好,几乎所有能用的方法都用了。

2013年,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了一个监测:通过监测发现32家电视频道,在2013年5月13日至19日一周内,烟草广告播出频次远高于控烟的相关报道。电视中的烟草广告每天都在相同时段播出,共出现了117次。近几年来,烟草生产企业开始打擦边球,在报纸、电视、互联网、户外广告等渠道进行了直接和间接的促销。

愤怒而不停留于愤怒。吴宜群的兜里揣着那个出租车司机主动交给她的烟,每当与相关部门正面交锋遇挫,她就会拿出那些烟,对当事人说:“这不是几盒烟,而是一个普通公民的权利和责任,也是修养。你今天可以不懂,但总有一天,你会明白,你会记起有一个老人跟你说过,你做了一件对不起全国人民,也对不起自己良心的事情。”偶尔灰心时,她也会摸一摸那些烟,对她来说,这些没被变成灰的烟就是希望,是觉醒,是动力。

2014年对吴宜群来说是个好消息纷至沓来的年份——他们呼吁无烟影视,得到了国家电影电视主管部门的肯定回复;他们恳请民政部将烟草企业从中华慈善奖名单中去除,得到民政部的认同;他们成功说服上海世博会组委会、第十一届全运会组委会退还烟草公司的捐款;他们说服科技部让烟草科技退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评选……而从今年6月1日起,北京将启动“史上最严”控烟令,违反条例的吸烟者将面临处罚。这些胜利,每一个都来之不易。但吴宜群依然无法开怀,她心中有一个无烟的世界。她深知这个世界至少在今日之中国多少有些乌托邦,可是,她愿意在很多年很多年以后,有一位继任者会在国际会议上夺得兰花奖,并庄严发声:中国无烟。

吴宜群为那一天的终将到来而感动、骄傲。

摘自《莫愁》

猜你喜欢
烟盒二手烟公约
图书借阅公约
二手烟也会增加口腔癌风险
吸二手烟会增加口腔癌风险
用烟盒做一架小飞机
接触二手烟 伤儿童视力
制定《图书借阅公约》
制定《图书借阅公约》
烟盒博物馆之旅
烟盒博物馆之旅
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