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运用分析

2015-12-05 07:27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训练项目体育课程

陈 义

(贵州省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贵州遵义 563000)

拓展训练是在传统学习模式的基础上的一种改革与发展,是根据当代大学生特点而发展起来的。大学体育教学中对拓展训练的引入,有助于体育教学的开展和学生更为全面发展。拓展训练的设计与开展,需要较强的的心理素质、团队协作、人际沟通和探索创新等方面的能力。通过训练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应对问题的能力等,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结合相关的教学实践,在拓展训练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对拓展训练的内涵、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意义以及拓展训练的开展进行探讨。

1 拓展训练的涵义

为了在学校体育课程外给学生们更多地锻炼和自我表现、自我发展的场所而进行的场所,德国哈恩博士于20世纪初创建了拓展训练这一心理训练方法。美国人皮赫又于20世纪70年代将其引进学校,并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在学校中进行实施。拓展训练的教学大纲的制定与实施都以体育教学为中心,现已成为美国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国拓展训练的引入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主要由一些专门的培训机构在运作,用于企事业单位为了提高团队精神而参加的训练,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也有融入,但范围不大,主要是教师的额外活动和学生的自发组织训练,同时也主要用于学生素质拓展、心理发展的重要手段。

拓展训练包含多种运动形式,都是根据自然条件、社会环境而进行设计,如七巧板、齐心桥、武装泅渡、定向寻宝、动感颠球等等,针对现代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压力、困惑、问题等进行。所有的活动都需要团队协作能力、都需要合作共赢达到目标,英雄主义、单枪匹马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参与者触动心灵、受益匪浅,从心底接受团结的力量、合作的力量,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集体主义荣誉感。身心体验的活动,有特色、目的明确有针对性,在个性与团队共同倡导的前提下,挑战极限、挖掘潜能,升华集体意识。

2 拓展训练的重要意义

2.1 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中,这是以人为本、素质教育实施的深刻体现

当今提倡教育人性化、个性化,将个性彰显、提倡创新意识的思想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特点。而拓展训练适应这一需求,通过新型的身心体验式课程,设计富有思想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活动,充分利用典型性场景和特殊性活动方式,让学生生经历一系列考验。在这一体验过程中,学生磨练毅力、克服困难、增团队意识、培养集体观念,养成健康心理素质、积极进取人生观念,尤其是在解决问题、应对挑战方面的能力大大提升,从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增进,对于大学生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2 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中,突破传统局限,提高学生兴趣

尤其是在传统的体育课程内容的局限下,这种拓展训练更能激发学生兴趣。传统体育教学容,主要以体能训练为主,以达到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目的。远远没有触及、延伸到学生的精神层面,学生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未较深入涉及,学生暂时得到锻炼。也主要以个人竞技为主,有一些集体项目也未充分发挥项目的团队合作。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己对运动项目进行改革创新,也根据素质教育理念,选修课、保健课等体育课程相继出现,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依然未能够因地制宜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进行体育课程建设。拓展训练的引入,有效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完善了我体育课程体系,是现代课程改革的一种发展趋势。

2.3 符合新时期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的新需求

新时期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不再单纯强身健体、增强体质方面,而是更喜欢追求时尚、激情、富有挑战的运动项目,以期在运动中增强自己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领导力、适应社会能力等。而拓展训练项目则能契合学生这一需求,内容丰富且实用,来源于生活,灵活的形式,多样的方法,集趣味性与体育性为一体,在集体合作中实现教学相长,应对挑战、提高身心素质等。

3 大学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运用分析

拓展训练是对传统体育学习模式的一种改革与发展,有助于体育教学的开展和学生更为全面发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应对问题的能力等,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那么,如何有效地将拓展训练运用到大学体育教学中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3.1 健全师资队伍,做好安全教育

拓展训练的开展,离不开一批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当前的现实是,好多体育教师缺乏拓展训练的实际,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成为迫切之需,这也是拓展训练能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障。专业的教师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多学习、多积累、多交流、多参与是重要的手段,真正掌握拓展训练的内涵、方式、组织实施与效果反馈。

拓展训练具有挑战性,有一定危险性和不安全因素存在,不是百分百能达到想要的教学效果的。因此,拓展训练中教师首先要注意安全性,不仅要保护学生,也要使学生自我做好安全防范意识。教师在整个拓展训练项目的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都要注意安全性。首先,必须定期检查器材的安全性,是保证训练的安全前提。其次,对于拓展训练项目尤其是野外项目,必须先踩点,务必保证所需道具的安全性。还要随机应变,根据实时天气、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具体安排;再次,训练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也还注意保护措施务必做到位,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一定保证学生的安全。

3.2 完善课程体系,循序渐进开展活动

拓展训练包含多种运动形式,都是根据自然条件、社会环境而进行设计,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压力等进行。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参与者触动心灵、受益匪浅,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集体主义荣誉感。身心体验的活动,有特色、目的明确有针对性,在个性与团队共同倡导的前提下,挑战极限、挖掘潜能,升华集体意识。高校在开展拓展训练项目中,要借鉴社会拓展训练课程,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和学生自身情况综合考虑,制定符合本校特色的拓展训练课程体系。

拓展训练的运用,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科学性、趣味性等原则。因此,一定要逐步实施。由校内简单易行、危险性较低的校内训练项目逐步向校外拓展,在积累足够的经验、学生掌握足够的能力之后,再向野外生存、野外定西等项目。因地制宜,因时而变,善于把握现有条件和教学情境,逐步开发更多的拓展训练项目、建立拓展训练基地,将拓展训练更好地运用到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中去。

3.3 结合优势资源,创新训练形式

拓展训练项目不是一成不变、固定的,是根据环境和特点进行完善的。前文所述,简单的校内项目、复杂的校外项目,都是逐步摸索和完善的。拓展训练教师就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资源,将拓展活动运用的更加自如。可以根据学校周边环境来进行改善,是否有山地、公园等,是否合适信任背摔、穿越电网等活动。条件允许,还可以利用经费来完善条件,搭建一些简单、安全的辅助器材,如盲人摸号、木头体积等。再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设置相应的拓展训练项目,建立学校内部拓展训练基地。体育教师要巧妙设置一些教学情境,将体育教学与拓展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设计团队合作情景,开展以团体形式进行的拓展活动,这种多向性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良好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并要逐步创新训练形式,以改变学生一成不变的认识与消极性,增强学生参与性。野外生存活动等,激发学生斗志、磨砺学生意志;七巧板训练项目,激发学生团队意识,提高学生团队领导力等;沙漠探险等训练项目,提高学生判定风险的意识,正视困难、勇于挑战。多种形式、多样化的挑战,是学生学之不尽的财富。

总之,拓展训练是在传统学习模式的基础上的一种改革与发展,是根据当代大学生特点而发展起来的。大学体育教学中对拓展训练的引入,有助于体育教学的开展和学生更为全面发展,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将拓展训练运用到高校体育课程中,丰富了体育课程资源,延伸了体育课程空间,增强了体育课程的实用性,对增强大学生体能、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塑造大学生顽强意志、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有重要意义。

[1]毛振明.学校心理拓展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2]钱永健.拓展训练[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3]赵蕾.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的相关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4(9):26.

猜你喜欢
训练项目体育课程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微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与探索
试论高校拓展训练项目的安全管理
我们的“体育梦”
基于新常态下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思想转变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