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背景下学校排舞教学与发展的思考

2015-12-05 07:27谢月芹祁秀娟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阳光体育体育运动阳光

谢月芹 祁秀娟

(1.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体育部 江苏常州 213022; 2.连云港市赣榆区青口镇第三中心小学 江苏连云港 222100)

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社会各界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与实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以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排舞适合在学校开展的优势及排舞运动推广中心对排舞运动的大力推广,为排舞运动在社会及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1 排舞适合在学校开展的优势分析

1.1 具有流行性质

全世界最好听、最流行的歌曲几乎都被变成了排舞舞曲,如《永恒的心》《爱尔兰之魂》《大长今》等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排舞的音乐风格从美国的西部乡村音乐到古典音乐、流行音乐、世界名曲甚至格局主题曲。舞蹈形式融合了体育舞蹈、爵士舞、踢踏舞、街舞等的舞蹈元素。

1.2 表现形式多样

排舞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简单快乐、互动性强,是一项即可健身又可表演的项目。可单人跳、双人跳或者成千上万的人一起跳,自娱自乐、健身、表演、比赛均可。目前我国许多大中小学校已经把排舞列入学校体育教学大纲,成为学生课间操、课余体育锻炼和学校庆典表演的重要内容。排舞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其身体素质、了解世界文化、培养礼仪行为有重要的意义。排舞的组织变化形式多样,能很好地体现学生在运动中相互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师生间的交流协作,有利于学校对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符合当代教育的理念和改革方向。

1.3 健身价值

排舞具有体育锻炼的价值,可改善心肺功能,消除大脑疲劳和精神紧张,经常参加排舞练习还可训练形体,提高人体的协调能力,强健身体的各个部位的肌肉群,以及增加骨骼的骨密度,具有十分积极的健美作用。适合各个年龄层次的学生,学练的门槛较低,即使没有舞蹈基础,也能进行排舞练习,只要有运动的激情并敢于挑战,都能融入到排舞热情欢快的课堂气氛之中。

阳光体育注重体育运动项目和组织形式的“百花齐放”,让学生能够在宽松的环境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2]。排舞具有时尚性、娱乐性、大众性等特点,符合休闲体育教育的要求。适合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的特点和要求。阳光体育运动提高了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为排舞在学校的开展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2 学校排舞教学与发展的思考

排舞运动的教学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进行一系列具有排舞运动特点的教学指导、教学实施和检查评价活动,是学生掌握排舞运动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过程。在“阳光体育”背景下,排舞运动教学的过程中,在强调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同时,更应当重视激发学生对运动兴趣的保持,充分满足学生的娱乐需求。

2.1 教学内容的选择

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并结合《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把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列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为了保证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学习的内容方面应有助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体型与姿态向健与美的方向发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趣味性,根据不同水平段的学生的身心的特点组织内容,注意衔接。结合“阳光工程”的影响力,发挥排舞的优势,积极推动学校排舞运动的发展。

2.2 教学目标、重难点的处理

目前,全世界已经有5000多支排舞曲目。有初级水平的排舞、中等难度级别的排舞、高难度的排舞。在排舞教学过程中,对难度不同的排舞的应根据学生的掌握能力做相应的调整。如果选用的大都是较为简单的舞曲,会导致一些运动能力强的学生因为简单对排舞失去兴趣;反之,若选用的大都是高难度的舞曲,对导致一些能力差的学生因为动作难掌握而失去信心。因此,设计教学的重点、难点要合理准确,兼顾课堂教学效果,对教学技能的培养始终作为教学的重点。着重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在运动中适当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的动作安排。

2.3 教学方法的选择

在排舞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否掌握排舞知识、技术、技能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密切相关。排舞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讲解示范法、分解与完整结合法、跟随法、重复练习法等,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特殊的作用,应根据教学的目标任务、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的特点及场地设备等具体情况来决定采用哪种方法及如何运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学方法的作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排舞运动是近年来引入我国的一项新型的健身项目,是一项适合在学校长期开展的体育课程。排舞的教学要符合现代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从终身体育与个性体育和谐发展的需要出发,尊重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步发展。

3.2 建议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学生处在6~22岁年龄段,是从学龄儿童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关键时期,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全面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体育意识的重要时期。教师在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选择上遵循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来达到教学的目的和排舞的发展。

[1]李遵.排舞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3.

[2]刘晓俊.“阳光体育”内涵与发展叹息[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1):25-26.

猜你喜欢
阳光体育体育运动阳光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体育运动
走,出发!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走在阳光路上
闲暇体育促进校园阳光体育发展的有效策略研究
边远山区农村小学如何有效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呆呆和朵朵(13)
三月,乘着阳光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