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运动队建设与发展研究——以温州市为例

2015-12-05 20:52胡公正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2期
关键词:职院运动队教练员

胡公正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温州 325011)

运动队建设是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开展运动队训练能够有效提高体育运动成绩,运动队是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参加比赛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精神风貌,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有利于促进校园群体活动蓬勃发展,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形成。然而,从高职院校的整体发展来看,运动队建设与发展相对滞后,不利于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

1 研究对象

以温州市4所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温州职院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温州职院);浙江工贸职院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工贸职院);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温科职院);浙江东方职院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东方职院)。

2 高职院校运动队现状

2.1 高职院校运动队建设现状

温州高职院校运动队建设较为普遍,每所高校都成立了数量不等的运动队,运动队项目建设主要倾向于篮、足、排等传统项目[1],时尚体育运动项目开展较少,而突出亮点的特色运动项目虽有开展,但力度不够大。如温州职院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工贸职院的地掷球和网球;温科职院的龙舟和南拳等。

2.2 运动队训练管理缺乏有效性

调查发现,温州高职院校为了提高运动队管理的规范性,都制定了《运动队训练管理办法》,但个别学校的管理办法过于陈旧,甚至超过5年没有修订,缺乏与时俱进的内容,针对比赛缺乏激励机制,学生评优、评先、入党以及毕业分配等没有与比赛成绩挂钩,致使个别运动成绩优秀的学生甚至不愿参加运动队训练,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得不到提高,训练中存在迟到、早退的现象。

2.3 高职院校教练员的待遇有待改善

高职院校教练员的待遇水平正在改善,但个别学校教练员的待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民办高校教练员的待遇明显处于劣势,影响了教练员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制约运动队正常训练的主要因素。有些运动队名义上虽然存在,但平时无人抓、无人管,遇到有比赛任务,临时找几个人突击应付一下,结果是水平不高、成绩不佳,高职院校运动队缺乏长年、系统训练的问题表现尤为突出,严重制约了运动队竞技水平的提高。

2.4 运动队赛事少,取得成绩更难

运动队的训练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运动成绩,在重大比赛中争金夺银,战胜对手,这是运动队管理的核心工作[2]。温州高职院校参加省、市级的体育比赛较少,主要有浙江省两年一届的单项锦标赛或者四年一届的大运会,由于浙江省高职院校数量达到了45所,使得体育竞争异常激烈,只有少数学校的学生能够获得较好的名次,而很多高职院校的运动队面临着回校后无法向领导交差,无脸见江东父老的局面,这使得高职院校在组队训练和参赛方面变的慎重起来。

3 高职院校运动队建设与发展对策

3.1 高职院校运动队建设对策

3.1.1 突出特色运动队建设

高职院校运动队建设应突出重点,注重特色,不可贪大、贪全,面面俱到,应遵循宁缺毋滥的原则。组建一支运动队之前应对同类院校该项目的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和评估,对该运动项目组队的可行性和经过一段时间集训后可能取得的成绩预期进行论证。在项目选择上应摒弃三大球先入为主的思想,因为大的群体项目投入大,收效甚微[3]。例如:工贸职院拥有地掷球和网球两支特色运动队,学院对特色运动队经费投入巨大,建设有世界级的地掷球训练场馆和浙江省高校一流的网球训练和比赛场地,承办过地掷球世界锦标赛和浙江省大学生网球比赛,该校已成为国家的地掷球训练基地,取得过多项世界冠军,其学院网球队在浙江省大学生比赛中数次夺得冠军,其发展势头迅猛。

3.1.2 开设运动队专项训练班

高职院校运动队建设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由于运动队训练经费短缺,致使运动队训练无法实现常规化和系统化。开设运动队专项训练班,实质是将运动队的建设纳入到体育教学计划之内,教练员的训练按照正常的体育教学工作量进行计算,完成训练任务成绩合格的学生可获得相应的学分,运动队专项训练班的开设,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学训矛盾,还能很好地节约学生的训练成本,为有运动潜能的学生提供发挥特长的舞台和公平竞争的机会,增强运动队的竞争力,促进运动队的新陈代谢,很好的满足了那些身体素质和运动天赋好的学生需要,扩大了运动队的选材范围,为运动队建设提供人才储备。

3.1.3 体育教师指导社团训练

高校体育社团是大学生通过共同的运动兴趣自发成立的群体健身组织,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为有共同的体育爱好,使得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迅速。体育社团多以不同的体育项目进行划分,具有一定的专项性,需要相关专业的体育教师介入和指导,合理有效的整合这部分资源,实现专业体育教师对大学生体育社团指导训练,而且还能以社团为纽带,让团委部门参与到运动队的建设中来,实现体育与团委两个部门的协同合作[4]。体育教师指导社团训练保证了学生群体活动的系统性和专业性,成为运动队可依赖的第二训练课堂,是高职院校运动队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3.2 高职院校运动队发展对策

3.2.1 突出运动队“以赛代练”的发展形式

目前,温州高职院校的体育比赛逐年增多,每年都组织综合性体育文化节,运动项目涵盖广,既有传统体育项目也有新兴体育项目,时间跨度大,以篮球比赛为例,有“迎新杯”篮球赛、班级篮球对抗赛、院级篮球赛和校级篮球赛等,基本上形成了“月月有赛事”的校园体育竞赛氛围,为运动队竞技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群体基础。这些赛事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对高职院校体育文化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以赛代练”的训练方式不仅能使运动员产生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而且还能使运动员心理素质得到锻炼,客观上减弱了对竞争对手的恐惧感,有利于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高职院校要实现“以赛代练”的训练目的,必须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竞赛体系,增加竞赛数量、提高竞赛质量,积极创造机会,不仅要“走出去”还要“请进来”,主动加强与兄弟院校的比赛交流和学习。

3.2.2 完善并强化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管理体制

为了提高教练员的工作积极性,鼓励教练员长期系统的训练,要保证训练课酬应不低于标准课时计入该教师教学工作量,对于训练成绩突出的运动队和教练员要大张旗鼓的宣传和奖励,在教练员的选用方面要大胆尝试,摆脱本校的限制,扩大聘任的范围。运动队训练时常与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发生冲突,如何解决好“学训矛盾”是运动员管理的关键。为了保证运动队的训练质量,实现动队训练的正常化,温州高职院校均制定了《运动员管理办法》,重视运动员的制度化管理,训练出勤与训练补贴挂钩,比赛成绩与奖励挂钩;另一方面,对于刻苦训练比赛中夺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可获得相应学分,在学生入党、评优、评先方面予以倾斜。从制度的层面激励队员刻苦训练,创作优异成绩,为校争光。

3.2.3 拓宽运动队经费来源渠道

高职院校运动队经费来源单一、经费短缺是制约运动队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拓宽经费来源,温科职院,已经在体育经费来源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收取会费的办法筹措资金。体育教师指导学生体育社团或俱乐部开展训练活动,学生交纳一定的活动经费定期参加社团训练活动,运动队训练平时以俱乐部训练形式开展,训练经费由学院体育经费和俱乐部会费共同支付。(2)运动队利用自身品牌效益,增加经费来源。例如:温科职院的舞龙队,经常被邀请参加一些企业、单位、学校的商业表演活动等,以此来增加运动队的经费来源。(3)对社会有偿开放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目前,高校羽毛球馆、网球场、游泳池等有偿开放经济效益较好,有效的增加了高职院校运动队的经费来源。(4)节假日对社会开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兴趣辅导班,主要项目有网球、羽毛球、跆拳道、篮球、乒乓球等,满足青少年运动健身的同时,增加学院体育经费来源,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

4 结语

高职院校运动队建设与发展普遍存在着经费短缺、训练存在短期行为的现象,致使运动队的训练水平难以提高。建议高职院校要集中优势突出特色运动队建设,开设运动专项训练班,将体育社团指导纳入运动队建设,确保运动队训练长期性和有效性;同时,还有重视“以赛代练”训练形式,完善教练员、运动员的管理体制,拓宽经费来源,实现运动队的可持续发展。

[1]冯国敏.科学高效实现高职院校运动队管理与控制[J].中国教育导刊,2007(10).

[2]刘颖,陈静飞.独立学院构建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创新的理论研究[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3(2):118-119.

[3]乔玉威.浅析高职院校运动队的管理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1(31):375,403.

[4]刘建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影响因素与发展对策[J].体育学刊,2005,12(2):66-68.

[5]杜君鹏.普通高校运动队建设模式探讨[J].四川体育科学,2013,10(5):98-100.

猜你喜欢
职院运动队教练员
简析新会计制度下的职院经济管理工作创新
党建工作在优秀运动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关于职院图书馆赠刊管理与有效利用分析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论如何做好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
集体性项目运动队的集体效能及其培养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