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回家的诱惑”

2015-12-05 03:05张璐,王咸文
四川劳动保障 2015年11期
关键词:李克强国务院农民工

农民工“回家的诱惑”

2015年2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贵州考察期间,在一个高速公路服务站,遇到了一群从东部沿海地区返乡过年的农民工。

“我问他们在外地过得怎么样,一个农民工当时就哭了。他说,很难完全融入当地,感觉很‘心酸’。”李克强在2015年6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第94次常务会议上回忆道,“他们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回到家乡就地打工创业。”

6月10日当天会议的一项议题,就是共同起草了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

过去30多年,农民工一直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因为长年在外务工,农民工自身权益保障问题,以及广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引起全社会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切。

今年,在中央、地方对农民工“回流”的积极引导下,及城乡差距的不断缩小、农村魅力不断增加,农民工对城市的向往、追求和依赖,已经趋于理性,注意力反而转向了农村。一些有文化、有志向、懂技术、懂管理的农民工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营销渠道之后就开始返乡创业,渐成气候。不仅正在形成农民工返乡创业潮,“以创业带动就业”得到了社会的支持和肯定,而且正在形成一个农民工返乡创业群体,并正在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已达200万人左右。

四川也迎来了一股返乡潮,越来越多的蜀地儿女不再“东南飞”,不少从农村走出去的企业家希望返乡二次创业,在家门口编织自己的锦绣前程。四川作为农民工劳务输出大省,有农民工逾2400万人,今年前三季度,“回流”趋势明显,全省返乡农民工总数达135.9万人。

可见,客观的经济大势与政策的因势利导,均为返乡创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契机。从出外打拼到游子归乡,不仅可以纾解长期困扰农民工的来往奔波之累和异乡思儿之苦,更能对其摆脱融入城市之难和致力改变家乡面貌发挥积极的破题效应。

猜你喜欢
李克强国务院农民工
李克强在甘肃考察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李克强:对排污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李克强在江西考察
国务院明确取消投标报名
李克强答中外记者问
国务院确定2016年深化医改重点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