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与时间赛跑的工作——民革前辈史料征集工作体会

2015-12-06 00:01蒋耘晨
团结 2015年5期
关键词:北京市委民革前辈

◎蒋耘晨

(本文是作者代表民革北京市委会在民革前辈史料采集工作表彰会上的发言,题目为编者所拟/责编 卢淼)

自民革中央下发 《关于开展抢救性采集民革前辈史料工作的通知》以来,民革北京市委会为确保史料征集工作顺利有效开展,由民革北京市委会主委傅惠民亲自安排,召开主委会议对该项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部署,并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开展对抗战老兵、黄埔老人的视频资料采集编辑。去年,结合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民革市委会又扩大了视频采集对象的范围,开展了对民革前辈的视频采集工作。目前,市委会共完成对30余位抗战老兵、黄埔老人、民革前辈的视频资料采集编辑,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该项工作也受到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的表彰,被授予 “2014年北京市民主党派工作创新成果”荣誉称号。在工作开展中,我们有如下三点感受:

一、继承民革优良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民革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成立以来,始终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民革前辈在民革党员中有很深的影响,一代又一代的民革前辈们始终不渝地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和衷共济,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发展。民革前辈身上那种爱国精神、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身上的具体体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与民革的历史传统相结合,需要挖掘再现、重温民革前辈为了国家和民族浴血奋斗的燃情岁月。

因此,该项工作开展之初就被领导班子定义为一项继承民革优良传统、弘扬爱国主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活动。通过重温历史展现一段段生动的画面,进一步加强青年党员的思想教育,让青年党员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民革的优良传统。

二、精心编制采访方案,力争完整立体准确呈现当年的历史史实

对历史史实的挖掘整理是一项非常严肃、严谨的工作,民革北京市委会对此非常重视,选派了一批素质过硬的同志组成了专门的工作小组。由于很多民革老前辈都已九十岁高龄,对他们的采访就是在和时间赛跑,为此工作组的同志牺牲大量个人休息时间,尽可能抢在老人的意识还比较清醒的时候把宝贵的史料挖掘出来。由于民革前辈年事已高,很多老人的身体都很令人担心,老人的家属并不都同意老人接受采访,为了赢得老人家人的支持理解,工作组做了很多细致的准备工作。

本着 “低成本、高质量、练队伍、出精品”的原则,充分调动和发挥机关工作人员的作用开展采编工作,并组织老党员组成专家小组,对采访提纲及内容进行审查。最后,再由专业摄像师进行摄录。从具体操作来说,首先通过广泛的征集信息,初步确定了要采访的老人的名单,然后对北京各区的相关老同志进行情况摸底,了解老同志的身体状况、精神状况及生活状况,并对老同志接受采访的意愿进行了初步了解,最终形成民革前辈的采访名单。随后,市委会在前期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详细地采访提纲,针对每一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因为年老体弱,长时间的采访对他们的身体来说是一项沉重负担,所以在制定采访提纲的时候尽量内容简介、重点突出,并对部分老同志采取分段采访。有的老同志甚至要采访3~4次才能完成,这无形中大大的增加了采访的工作量及后期制作的难度。

三、活动影响深远,基层掀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高潮

通过本项活动的开展,市委会向广大基层党员展示了民革前辈爱国主义精神和牺牲奉献意识,教育中青年党员自觉接受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毫不动摇。尤其是在采访活动中,与民革前辈有直接接触的机关干部们更是感触最深。有参与该项工作的机关干部,在参访完后曾感叹:“民革前辈们的身上有着不可复制的个人魅力和无与伦比的凝聚力。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仅是民革的财富,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宝库。”

随着活动影响力的逐渐扩大,民革北京市委会各区级组织及党员个人也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各种关爱民革前辈、抗战老兵活动,有的为老人们拍摄视频、录音;有的定期去慰问探望;有的在老人生日为老人祝寿等。其中,在不少区级组织及支部该类活动已经成为新党员加入民革组织以后必须参与的 “必修课”,受到了广大基层党员的广泛好评。

总之,通过本次活动开展不仅留信历史,也温暖抗战老兵及后人的心,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传递更多正能量。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将前辈的事迹学习好,将民革的历史传承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北京市委民革前辈
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提高“政治三力”
江苏民革助力贵州省纳雍县猪场乡脱贫出列
前后辈文化,韩国人的处世之道
“我的黄埔前辈”主题征文启事
他们为黄埔前辈画像
民革中央关于表彰优秀民革党员之家的决定
民革中央关于表彰第一批民革示范支部的决定
青年志 三位青年“创业史”——心思始终“钉”在超越前辈
《民革北辰区志》出版
前团北京市委是全团的一个反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