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开放引领北京文化创新

2015-12-06 12:15倪光南王东宾
北京观察 2015年1期
关键词:源代码开源领域

文 倪光南 王东宾

作者 倪光南系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东宾系清华大学博士

从开源开放不仅将为文化产业及文化创意产业提供重要的技术工具和技术平台,更将进一步推动北京在全球标准化中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话语权,奠定“全国文化中心”的创新能力基础。历史上看,北京之所以被视为全国文化中心,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她在关键的历史阶段能够引领国家文化发展的方向。远的如“五四”时期,近的如改革开放时期,北京都是在文化上引领全国发展方向的领头羊。这既与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有关系,也与北京知识界本身的文化创造力有关系。

今天北京要建设全国文化中心,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今天我们能够创造出怎样的新文化,北京如何成为创造新文化的引领者。信息技术革命所创造的新的数字文化平台,为今天的新文化创造提供了一个与上个世纪有着巨大区别的新空间。北京要在引领新文化的意义上成为全国文化中心,一个重要切入点是,在信息技术和数字文化领域成为全国乃至更广阔区域的领导者和中心重镇。

目前看来,在信息技术开发平台的开创方面,最有人文意蕴同时很有潜力的领域,是开源开放领域。开源(Open Source)最初用来描述那些源码可以被公众自由使用的软件,并赋予使用者使用、改进、共享和再发布四大核心自由。开源是一种软件技术开发的组织方式,技术领域的开源运动及其扩展,则意味着一种新的文化方向。开源开放可成为北京引领数字文化创新和建设的重要立足点之一。

开源开放为科技文化创新提供驱动力

在技术开发领域,经过20多年的发展,开源软件不仅在软件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更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哲学理念。开源文化与开源思想已经从软件与信息技术领域日益渗透到教育、医学、金融监管、出版等行业,也成就了包括维基百科在内的一批思想类学术资源库,成为全球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全球开源文化的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对于北京市的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非常具有启发意义。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其战略建构不仅指向辐射全国,而同时要指向能够产生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文化领域。倡导开源软件,塑造开源文化,不仅是一种技术价值取向,更是文化价值层面的高层建构,北京完全有必要且有条件、有能力引领开源文件的建设。

众所周知,文化创意产业尤其是设计创意、动漫游戏业、数字内容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深度融合,并高度依赖于软件开发技术。而在这一领域,开源软件的地位非常重要。所谓开源软件,是指源代码完全公开的软件。只要遵守某种许可证,用户就可以自由地拷贝、研究和改进,Linux 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在好莱坞的特效制作领域,大部分都是采用的开源操作系统Linux以及开源软件,主要是开源软件允许用户根据自身的特定需要自由修改与改进。

根据北京“十二五”时期制定的目标,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将翻一番,力争占全市GDP的15%,成为首都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为达到这一目标,北京将“全力建设国家演艺中心、出版中心、影视中心和全球中国艺术中心”,并将“全力支持设计创意、动漫游戏业、数字内容业等战略性新兴文化创意行业发展,把北京建设成世界设计之都、全国动漫游戏产业中心和中国新媒体产业中心”,这些都不能绕开对于开源软件的支持。

北京应引领开源文化的建设

在软件领域,无论是开放源代码软件还是封闭源代码软件,都可以支持开放标准,但开源软件由于其源代码开放,任何人不需要支付版权费,就可以使用、复制、修改和重新发行,所以它能更好地支持开放标准,即使该开源软件成为某种“事实标准”,它也仍然是一个开放标准,而不会变成私有标准。而且,开源软件的突出优势是,用户可以对源代码进行修改,以满足特定的需求,例如可以按照用户的意愿增强安全性。当前,中国以阿里、腾讯、百度等等为代表的网络公司,它们向数以亿计的用户提供云服务的功能强大的云计算平台都是自主开发,大量使用低成本的Linux操作系统和PC 服务器,与完全采用外国技术和设备的系统相比,性价比更高,而且能够及时响应用户的需求,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此外,在中国的金融、电信、电力等等行业,不少类似系统也都可以跻身于世界用户量最大的信息系统的行列。

关于中国软件业的发展,有一个长期的战略性问题:学印度还是学微软?目前,只要谈到软件发展问题,言必称学印度。确实印度软件和服务出口的成功对中国很有吸引力。但很多人不敢提、不敢学微软这个榜样。微软是做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在产业链的高端,而印度是为微软等做软件和服务的外包在产业链的低端。因此,“学印度不学微软”的背后是只重视外包、不重视基础软件,而如果没有自己的基础软件,就不可能保障信息安全,我们的软件产业就只能成为下游产业,这本质上是自主创新能力问题。

在近年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华为、中兴等企业能逆势而上,他们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发挥了重要作用。多年来,它们坚持以10%左右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现在终于得到了回报。而另一些研发投入不足的企业,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很难抵御危机的冲击。同时,中国移动、华为等国内大型企业,也是我国参与全球开源社区的重要力量。

欧盟、日本等国均制定了自身的开源战略,投入大量财政资源来补贴和扶持开源企业,以平衡来自美国微软等软件巨头的挑战和压力,维护自己的信息安全和国家战略安全。在欧盟,开源也是政府支持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技术手段,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工业信息化的重要技术媒介。

对中国而言,利用开源实行产学研相结合也是弥补研发投入不足的重要途径。中国的高校和研究院所中积累了许多创新要素,通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体系,可以使企业更好、更快地创造自主知识产权,这是中国的特色。联想和方正就是产学研相结合的成功典型。当年,中科院计算所用联想式汉卡的知识产权投入所办公司,北京大学用汉字激光排版系统的知识产权投入校办公司,这两个公司通过科技产业化,通过市场的良性循环,成长壮大起来。北京市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基地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两院院士人数占全国的二分之一,每年留学回国人才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300多家,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北京可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将加速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而利用开源软件庞大的公开代码库,又有助于结合庞大的市场规模实现软件技术研发的后发优势。这些因素意味着,北京可以将开源开放中心寓于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战略进程中。

综合来看,开源开放不仅将为文化产业及文化创意产业提供重要的技术工具和技术平台,更将进一步推动北京在全球标准化中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话语权,奠定“全国文化中心”的创新能力基础。进一步而言,随着创新层级的提升,开源开放的战略意义将远远超过技术层面,而承载更多的文化内涵,成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这是双轮驱动格局在开源开放领域的更高级呈现。随着开源的成功,它已经从一种软件的开发模式而上升成为一种哲学范畴,一种文化价值观,这种以开源开放为核心的文化哲学,在全球化时代具有非常强的感召力,可以说,在未来的文化发展中,谁能够走在开源开放前列,谁就可以走在全球文化发展的前沿。因此,推行开源开放战略是北京建设“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文化中心”的重要战略之一。

猜你喜欢
源代码开源领域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基于TXL的源代码插桩技术研究
传播开源精神 共迎美好未来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五毛钱能买多少头牛
2019开源杰出贡献奖
保护好自己的“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