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施肥提高晚稻肥料利用率试验

2015-12-06 05:46裴润根姚易根文建平黄小云程士良
福建农业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晚稻氮磷钾肥

裴润根,姚易根,文建平,黄小云,程士良

(1.江西省新干县农技推广中心 331300;2.江西省吉安市土壤肥料站)

新干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属国家商品粮基地县,现有耕地面积33570 hm2,其中水稻复种面积52626 hm2,年产量32.74万t。在本地区晚稻生产中,农民传统习惯施肥存在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肥、轻磷钾肥现象,造成化肥当季利用率低。因此,针对本地晚稻生产中的施肥问题,优化施肥方案,进行晚稻优化施肥与习惯施肥氮磷钾肥利用率试验,通过优化施肥提高氮磷钾肥料利用率,为进一步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力江乡堆背村,土壤为中潴灰潮沙泥田,肥力中上,含有机质31.4 g/kg、碱解氮190.1 mg/kg、有效磷36.1 mg/kg、速效钾182.7 mg/kg,pH值5.1。供试水稻品种为五丰优T025;供试肥料为尿素 (N 46%)、钙镁磷肥 (P2O512%)、氯化钾 (K2O 60%)。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习惯施肥和配方施肥2个大区,每个大区4个处理,共8个处理 (表1):习惯施肥、习惯施肥无氮、习惯施肥无磷、习惯施肥无钾;配方施肥、配方施肥无氮、配方施肥无磷、配方施肥无钾。

配方区每 667 m2施 N 12 kg、P2O55.4 kg、K2O 10.2 kg,N∶P2O5∶K2O=1∶0.45∶0.85,折合每667 m2施尿素26.0 kg、钙镁磷肥45.0 kg、氯化钾16.7 kg。习惯区每667 m2施 N 14.0 kg、P2O54.2 kg、K2O 7.0 kg,N∶P2O5∶K2O=1∶0.3∶0.5,折每667 m2施尿素30.4 kg、钙镁磷肥35.0 kg、氯化钾11.7 kg。

氮肥分配60%基肥、30%追肥、10%穗肥;钾肥分配60%基肥、30%追肥、10%穗肥;磷肥全部作基肥。小区面积30 m2。除施肥外,各小区其他田间管理措施相同。

表1 试验各施肥处理施肥量 (单位:kg)

1.3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4年6月25日播种,每667 m2播种量20 kg;7月24日施基肥后抛栽;7月31日施追肥加除草剂;8月25日施穗肥;11月1日收割。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结果

各试验处理经单割、单打、单脱粒、单测产,结果 (表2)表明:配方施肥区 (处理N2P2K2)产量最高,平均每667 m2产量591 kg,习惯施肥区(处理N3P1K1)为549 kg,配方施肥区比习惯施肥区增产42 kg,增幅7.65%。无论是配方区还是习惯区,缺素均减产,其中缺氮减产最严重,缺磷和缺钾减产次之。

表2 试验各施肥处理肥料利用率

2.2 氮磷钾肥料利用率

由表2可知:优化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可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氮肥利用率5.37个百分点,提高磷肥利用率6.66个百分点,提高钾肥利用率6.30个百分点,平均提高氮磷钾肥利用率6.11个百分点。

3 小结与讨论

3.1 习惯施肥条件下,农民施肥观念是重氮肥轻磷钾肥,导致氮肥施用过量,磷钾肥施用偏少。而优化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通过减少氮肥施用量,提高磷钾肥施用量,调整氮磷钾施用比例,使晚稻生长所需求的氮磷钾养分达到平衡合理,从而获得最佳产量。优化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比习惯施肥增产42 kg,增幅7.65%。

3.2 优化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的籽粒养分含量和秸秆养分含量均高于习惯施肥区,运用公式计算出优化施肥区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均明显高于习惯施肥区。其中,氮肥利用率提高5.37个百分点,磷肥利用率提高6.66个百分点,钾肥利用率提高6.30个百分点,平均提高氮磷钾肥利用率6.11个百分点。

3.3 无氮区产量明显低于其他缺素区,说明氮素是影响晚稻产量最重要的因素,在缺氮情况下,增施磷肥和钾肥对晚稻产量影响不大。

3.4 无磷区和无钾区与全素区的产量差异相对较小,可能是因为供试土壤速效磷含量丰富(36.1 mg/kg)及速效钾含量丰富(182.7 mg/kg)的原因,有待于进一步试验研究。

猜你喜欢
晚稻氮磷钾肥
我国在境外首个百万吨级钾肥项目竣工
玻利维亚拟建新的氮磷钾肥料工厂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钾肥迎来零关税
早熟莲藕-晚稻栽培技术
姗姗来迟的钾肥大合同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
不同氮磷水平下AM真菌对棉花的侵染率及氮磷含量的影响
安徽安福县:发放晚稻测土配方施肥卡
优质常规晚稻品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