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电商作为县域一号新产业加快发展四川县域电子商务的建议

2015-12-07 08:15王永昌陈国先
当代县域经济 2015年7期
关键词:四川省县域电子商务

王永昌 陈国先

西华大学教授 九三学社四川省委首席专家

把电商作为县域一号新产业加快发展四川县域电子商务的建议

王永昌 陈国先

西华大学教授 九三学社四川省委首席专家

PART.1大兴“一号新产业”

——县域电商助推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四川省消费市场呈现增速下降的趋势,但网络销售却逆市上扬。制造业增长回落,但是和电子商务相关的产业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电商巨头在巩固成都等一线城市,布局二、三线城市后,随着互联网普及率提高,以及物流、仓储等配套服务的完善,开始深耕县域消费市场,电商和县域经济互相借力发展已成为趋势。

电商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正在助推四川省县域经济转型升级。从全国情况来看,县域电商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四川省电子商务发展的重点方向和领域,加快发展四川省县域电商有利于电子商务重心下移,激发消费增长潜力,直接服务“三农”,服务民生,尤其是惠及山区、丘区农村广大群众,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县域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和提高农村发展效益和质量,也有利于电子商务自身开拓市场,培育新的增长点。

——电商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可能。电子商务改变了四川省地区、城市之间的传统优势和竞争格局,为落后地区积累后发优势,实施“弯道超车”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传统的竞争优势表现为地理位置、交通环境、自然资源、制度等,特别是地理位置和制度优势表现最为明显。但是电子商务提供了一个跨地区的网上全国、全球统一大市场,抹平了地区间的制度差异,地理位置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无论身居何处,只要接入互联网,大家都是平等的。电子商务都是从边边角角、草根人群、非主流商品开始,逐步渗透到主流人群、主流商品。

拥有庞大消费者人群的县域市场正逐步成为我国网购消费的新增长点。阿里研究中心分析发现,2013年县域网购消费额同比增长速度比城市快13.6个百分点。通过网络,县域消费者可以买到在当地无法获得的商品,因为实体零售店提供的商品数量和种类不够丰富,尤其是知名品牌商品和个性化商品。《全国县域地区网购发展报告》显示:众多线下知名品牌受到县域消费者的追捧,其在县域地区成交额都比一二线城市高。另外,县域电商消费者购买商品的费用,因有效地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而低于实体零售店。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测算,网上价格平均比线下价格低 6%—16%。

E邮电商为山村农民生活添彩

PART.2县域电商的产业基础

——电商交易额位列全国前列。根据《2014年四川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4年四川省电子商务交易额排名全国第四,交易额达12367.5亿元,同比增长40.5%;网络零售额1428.5亿元,同比增长54.7%,网络零售额相当于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以上。全省现有网店20多万个,网民超过3330万人。四川电子商务在中西部发展最快、电商实力最强、市场规模最大,已跻身全国第一梯队行列。目前,四川已将电子商务列为新兴先导型首位产业重点培育。

四川是全国县级行政区划最多的省份,但是电商产业发展的成绩主要是以成都为主的一二线城市的贡献。成都依托区位和产业优势,移动电商、大宗商品、跨境电商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从全省总体情况来看,存在电商产业发展不均衡,优势产业尚未充分显现、传统企业应用电商薄弱、生态圈配套有待完善等问题。四川要实现电商强省、“中西部电子商务中心”等发展目标,需要加快发展县域电商产业,在全省县域实施企业“触电”、全民“触网”工程,形成电商产业发展“遍地开花”的良好势头。争取四川省更多县市成为商务部在全国探索县域电商模式的试点。

——优势平台电商争先入川抢占市场。作为网购消费大省和农产品资源大省,四川也是电商巨头们眼中未来最大的市场之一,优势电商巨头竞相抢滩四川。京东、唯品会、亚马逊等30多家知名电商巨头落户四川。百度、腾讯在成都建立创业基地,阿里巴巴在蓉筹建西部唯一城市创业基地。京东率先在四川仁寿县试水农村电商。5月25日,四川省政府和腾讯公司达成“互联网+”战略合作协议。这些都是县域电商发展的大好机遇。

——县域电商形成多点示范。四川省也有发展县域电商的经验,龙泉、青神、安岳等都是很好的示范县,内江举办首届川南电商博览会,宣传造势带动当地电商发展。像安岳柠檬、青神火烧木、攀西钒钛等区域特色产品,靠发展传统零售商业业态的追赶模式,肯定是不行的,通过电商平台取得了很好的经营业绩。四川省各县要“优二进三”转型发展,也得创新,走“电商换市”新路,把市场开发不仅局限于本地,而应走出去,走到全国,甚至是全世界。市场越大,需求弹性往往会越大。当需求弹性超过供给弹性绝对值时,农产品价格的蛛网模型将收敛,像四川省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伤及农户的现象才可以避免。

电子商务服务体验

PART.3深耕县域电商市场

——政府联系网商,大力发展“三农”电商。电商布局各县小城镇和农村,带来电商和城镇化(新农村)的互促发展,会深刻影响各城镇化格局,产业格局。近期可以招引网商,扶持电商,融合各县域优质制造业、特色农产品和乡村特色旅游休闲服务等为方向。大众化、大市场高附加值实为县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妙招。

一是以涉农网商为招引资重点。把商品(与服务)卖到乡镇农村去,把农村土特产等卖到城镇去。如阿里的“1000县100000村”计划,京东与中国邮政联系打造三四线城市级乡村市场的电商平台、顺丰速运旗下的“电商食品商城”,京东商城的生鲜食品频道等等,都可以成为各县域招商引资的重要对象。

二是以涉农电商促农业信息化为亮点,建设县域农业现代化园区。各县域农业板块,首先是保证城市供应、城市需求,然后才是“生态涵养”,实现“休闲体验,文化传承”。电子商务可以解决农业生产、农产品制造、农业休闲服务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2013年双“十一”当天,江苏宿迁沭阳县颜集镇实现花木网络销售额1050万元,比去年增加52%。其实这一幕完全可在四川省的很多县的众多花木园林村上演。电商平台,既可解决城里人“难买”问题,又可解决农村人“难卖”问题。这一幕完全可以供各工业集中区产品销售借鉴。总之,电商是四川省农产品的有机绿色牌,是乡村旅游等高含金量项目走出小众化市场,开启全国县域发展瓶颈难题的钥匙。

三是以电子商务融合各县的一、二、三产业,创新“第六产业”业态。四川省大多数县域都有自己独特资源和特色产品。这些特色产品都具有大众化供给特色,但走的又是以一般市民的普通需求为对象的大众消费渠道,必然在无休止的价格战中附加值越来越低。银行不爱融资难,无力科技融智难。电商则可把消费者的特殊(往往是小众化)需求汇合为大市场,把小众化供给卖给有此特殊需求者,实现产销对接,客企对接,进而有银企对接,科企对接(这里的“企”均指供给端,包括企业、个体户、农户、“创客”群体等)。以电商融合“一”加“二”加“三”,培育第六产业。在营销上逐步转变企业的传统商业模式,加快“电商换市”步伐,在供给上逐步促使企业产品智能化、网络化,为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插上双翅。因此电商是“一号新产业”。

——扶持一批电商村、电商街,助农致富。目前国内已涌现一批电商村。仅阿里旗下的淘宝村就有20个,如江苏宿迁沙集镇的宜家(份)家具电商村,颜集的“花木电商”,福建龙岩培斜村的竹凉席和茶叶淘宝街,安溪灶美村的藤铁工艺产业电商市场,温州山区泽雅镇的农民有机蔬菜+“顺丰物流”+电商+市场的通道,永嘉县桥下镇的教玩具“淘宝村”,珠岙村是销童装的电商村,瑞安市马山镇崛起的农产品电商孵化基地等,都有可供四川省各县借鉴之处。电商村、电商街能否办起来,助农致富关键还是改变农民观念,大兴一号新产业,我们认为的创意至少有以下几方面:地方特色产品电商镇;乡村旅游休憩电商村;餐饮电商一条街;县域优势产品电商城;生态、有机农产品网络连锁户。

——鼓励大学生联系农户加企业,“嘿客”创业办网店。北京京郊土地流转起来、资产经营起来、农民组织起来的“新三起来”中,大力鼓励百姓创业,村村开超市、理发店、餐饮店……指导培训他们经营网店。四川各县农民、个体户早已在试水,青年大专学生中热衷创业者不少,其中已有大批淘宝高手。鼓励这两部分群体手拉手,大批创办“嘿客”,扭转四川省网销网购巨大逆差的局面。

“嘿客”类似连锁小超市,是最近几年冒出的电商新宠。开在社区周围,既是实体店,又是网店,称为“网络实体店”。作为实体店则不陈设商品实物,作为网店却又不摆设无数商品的图片,店内的电子触摸屏连锁互联网;其后台掌握着N家商户供应海量的商品(或服务)资源和信息,通过图片与电子触摸屏向顾客快捷、清晰展示,实行线上线下(020)互动交易。

前述各县的自然农业产品,农家乐与餐饮的生态特色服务,优势工业品等特色小众化商品的信息,很可能借“嘿客”传递,而与小众化消费对接。前述产销、客企、银企、科企4个对接就可经由大专学子渠道而实现真正对接。

——政府监管帮扶,突破“一号新产业”瓶颈。

一是参考安溪县做法,设立电商发展专项资金。安溪2014年是900万元,重点支持电商示范工程,配套服务业、人才引进与培训,投融资服务。又如,对在该县投资建设独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年纳税额不低于100万元的,每100万元(取整数)给予10万元奖励。

二是线上线下互动,打通农民——物流——电商——市场的通道。建议扶持初具规模效应的本土物流企业;试水利用当地“顺丰”物流等快递企业的大小货车放空或闲置车辆,及所属的“嘿客”两大资源降低农产品等运费,发挥“嘿客”新的盈利模式(车找货、货找车);政府引导买方举办展会,卖方反转“相亲”。蜀商恳亲会等节庆活动,不仅要卖方唱主角,还应探索逆向展会,即组织买方采购商品到会参展,展示需购商品,卖方(各县多为中小微企业,甚至个体户)则应根据买方要求,“按图索骥”,寻找买家“相亲”供货。这是把昔日展会的单一有形实体交易厅变为网络与实体二合一的交易平台。

——加大电商专业人才培育、培训力度。县域电商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才。电子商务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新兴行业,对人才专业素养的要求非常高。目前,大部分高端电商人才聚集在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县域尤其是乡镇农村要引进高端电商人才难度非常大。对县域经济电商产业发展来说,要大力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尤其是要本地化人才培养。可以采取院校培训、企业自主培训、校企合作培训等多种培训模式,采取“本地教学+实习”“网络课程+自学”等多种学习方式。目前很多县域都把大学生村官作为推进农村电商的主要力量,因此,这个主体的培训对县域及农村电商发展还是很重要的。

猜你喜欢
四川省县域电子商务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中共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委名单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