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白山羊品种改良进展

2015-12-07 05:29蔡俊波陕西省石泉县畜牧兽医中心725200
中国畜禽种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纯种品种改良陕南

蔡俊波 (陕西省石泉县畜牧兽医中心 725200)

陕南白山羊品种改良进展

蔡俊波 (陕西省石泉县畜牧兽医中心 725200)

陕南白山羊是陕南地区主要饲养品种,对其实施品种改良是确保陕南养羊产业持续、稳定、健康、高效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就陕南白山羊目前品种改良中采用的纯种选育、二元杂交、三元杂交等三种途径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以便为养殖户在生产过程中改良陕南白山羊提供参考。

陕南白山羊;品种改良;选育;杂交;综述

陕南白山羊主要分布于陕西省汉江流域的汉中、安康、商洛3市28个县,其形成历史已有1000多年,是国家和地方首批入志的地方优良品种。随着近年来陕南养羊产业生产模式逐步走向集约化和规模化,陕南白山羊作为当地主要饲养品种,对其实施品种改良已成为影响陕南养羊产业持续、稳定、健康、高效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目前陕南白山羊品种改良情况进行综合论述,以便为养殖户在生产过程中改良陕南白山羊提供详实的参考。

1 品种分布及特性

1.1 数量分布

陕南白山羊属于肉皮兼用型地方山羊品种,有短毛型和长毛型两类,每个类型又分有角型和无角型两种。短毛型一般分布在汉江两岸和秦巴山区中的低山丘陵地带,长毛型因其耐寒性好,多分布于秦巴山区中的高山地带。据统计,目前总存栏量约140万只,其中母羊存栏量约65.8万只[1]。

1.2 生产性能

近年来对陕南白山羊的体尺及体重测量,目前成年公羊平均体高63±4.7cm,平均体长69.3±7.6cm,平均胸围82.1±7.2cm,平均体重39±9.2Kg;成年母羊平均体高54±5.5cm,平均体长61.7±6.1cm,平均胸围70.1±5.7cm,平均体重27.3±5.6Kg。有角型和无角型的测量结果[2],见表1。

表1 陕南白山羊有角型和无角型羊的体尺、体重情况

陕南白山羊6月龄平均屠宰率在45%左右,18月龄平均屠宰率在51%左右,净肉率可达40%左右。公母羊的产肉性能不同,具体情况[2]如表2所示。

表2 陕南白山羊的产肉性能

陕南白山羊性早熟,公羊4~5月龄性成熟,母羊3~4月龄性成熟,6月龄以上可以配种,每年多集中在5~8月份发情,公羊的繁殖利用年限在5~7年,母羊的繁殖利用年限在4~6年,1年产2胎或者2年产3胎,产羔率一般在230%左右。

2 品种改良进展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陕南的畜牧工作者就开始对陕南白山羊品种改良进行探索研究,这些品种改良研究大致采用有纯种选育、二元杂交、三元杂交这三种途径。

2.1 纯种选育

1988年开始陕南白山羊的纯种选育工作,首先在安康市开展,随后商洛市、汉中市也相继开展[3]。通过选育试验,我们明显看到选育陕南白山羊的初生重比未选育前增重0.15Kg,提高9.62%;成年体重平均增长5.2Kg,增长率14.94%;体高、体斜长、胸围分别增长2.5cm、4.6cm、4.2cm,增长率分别为4.36%、7.46%、5.89%;屠宰率、净肉率提高6.26%和4.94%;繁殖率提高11.43%,双羔率提高8.43%[4]。然而由于越来越多外来品种的引入,近年来,陕南白山羊的纯种选育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2.2 二元杂交

两个品种的杂交育种投资相对较小、见效快,因此成为陕南白山羊品种改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途径[5]。通常情况下,其在杂交改良中充当母本,杂交父本一般多选用国外优良肉用品种。2003年镇安县的董焕清、朱荣文等人对布尔山羊与陕南白山羊杂交情况进行分析,从试验结果来看布白杂交一代 (布白F1)出生重明显高于陕南白山羊,增重在55.96%左右;从生长速度来看,在3月龄以后的布白F1增重明显高于陕南白山羊,以6月龄和12月龄两个生长阶段为例,布白F1净增重和日增重分别提高105.1%、32.02%和105.3%、32%[6]。由于布白F1在3月龄以前生长速度受母羊泌乳力不足的影响,而导致其生长相对缓慢[7]。镇巴县的段静智、唐友学等人曾对萨能奶山羊与陕南白山羊的杂交情况进行调查,他们发现有步骤地开展轮回杂交可以很好的解决杂交一代因母羊奶水不足造成前期生长速度缓慢的问题,7月龄的杂交羊可比本地羊体重高出52.72%[8]。

在多数人尝试应用国外优良品种改良陕南白山羊的同时,也有学者尝试用通过国内优良地方品种对其进行改良。张德成、权群学等人在对南江黄羊与陕南白山羊的杂交试验中,发现与地方优良品种杂交出来的子一代杂交优势明显,杂交优势率可达20.3%,全期平均日增重较陕南白山羊高出35.8%[9]。此外,杂交一代羊耐粗饲,及其适应目前以放牧为主的饲养模式,可实现当年产羔当年出栏。

2.3 三元杂交

随着育种学研究的深入,我们知道通常两个品种杂交的羔羊,在总产量上会比亲本高12%,此后每增加一个品种可提高8~12%,这样的增长到有四个品种参与杂交为止。根据这个理论,现在有人将其引入到对陕南白山羊的改良中,他们通过建立关中奶山羊、布尔山羊与陕南白山羊杂交体系,发现关布陕杂交一代在同等饲养条件下比他们两两杂交的子一代生长速度都要高,以12月龄绝对体重为例,与布陕杂一代相比高出13.7%、与关陕杂一代相比高出76.3%、与陕南白山羊本身相比高出79.9%[10]。三元杂交虽然效果明显,但是耗时长、投入高、见效慢,因此,在陕南当地应用并不广泛。

3 思考与展望

3.1 纯种选育有待加强

从目前所做的杂交改良试验中,可以发现试验中所用的陕南白山羊并非来源于纯种繁育场,因此我们可以猜想如果对本品种按照 《陕南白山羊地方品种标准》进行选育、分级,使其在本品种杂交改良中提供良好的母本基因,势必会得到更好的杂交效果,给养殖户提供更好的杂交一代。

3.2 三元杂交有待改良

三元杂交得到的杂交一代,很好地解决二元杂交一代在泌乳期的生长增速相对缓慢的问题,但是目前缺少对三元杂交品种组合方面的研究。如果优先考虑改良陕南白山羊泌乳力,寻找与之杂交效果相对最好的品种,然后再引入肉用品种进行改良,势必三元杂交一代能获得更好长势,缩短目前肉羊养殖周期。

3.3 人工授精技术有待推广

人工授精技术在对陕南白山羊品种改良中应用不广泛,其主要是因为冻精配种母羊受胎率低,但是有人就这点进行系统分析后认为,只要从提高冻精的质量、改善母畜的体质和熟练受精操作技术三个方面进行改善,母羊的受胎率就可达到45%左右[11]。因此,若是加强山羊人工授精技术操作培训与推广方面工作,可以有效降低陕南白山羊改良成本,更有利于陕南白山羊品种改良活动的开展。

3.4 繁育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在陕南农村陕南白山羊杂交改良活动一般都是各家各户在个人养殖场中进行,缺乏系统的育种管理,改良效果难以保证,水平较难提高,其经济收益不能得到良好提高。倘若将陕南白山羊品种改良活动分解成核心群(场)、扩繁群(场)、生产群 (场)、育肥群 (场)这四级管理,每一级都相应的生产目的,管理起来相对简单,比其以往各家各户独立进行品种改良节省投入,同时收益得到最大化。总之,完善陕南白山羊品种改良繁育体系势必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1]李象鼎.陕南白山羊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J].中国畜牧业,2014(21):52-53.

[2]冯厚健,樊孝珍,付昌寿,等.陕南白山羊基本特征及其开发利用[J].畜牧兽医杂志,2006(06):58-60.

[3]江德武.陕南白山羊选育试验报告[J].中国畜牧杂志,1995(05):41-42.

[4]朱兆周.陕南白山羊选育及应用[J].畜牧兽医杂志,2006(02):35-36.

[5]罗军,高瑞金,赵新发,杨和英,等.提高陕南白山羊经济效益的途径初探[J].家畜生态,2000(01):38-42.

[6]董焕清,朱荣文,倪世军,姜照凤,明庭生,等.布尔山羊与陕南白山羊杂交优势分析[J].畜牧兽医杂志,2004(06):9-10.

[7]张榜,张晖,李正时,朱安华,等.布尔山羊与陕南白山羊杂交效果分析[J].畜牧兽医杂志,2003(06):30-31.

[8]段景智,唐友学,周宗福,等.萨能奶山羊改良陕南白山羊效果调查[J].中国养羊,1994(03):16-18.

[9]张德成,刘强,权群学,冯厚建,等.南江黄羊与陕南白山羊的杂交效果[J].家畜生态,2001(04):16-18.

[10]董焕清,杨清智,倪世军,等.布尔山羊、关中奶山羊、陕南白山羊三品种杂交试验对比分析[J].家畜生态学报,2005(02),46-48.

[11]雷章树,吴南,张金良,等.提高冻精配种改良陕南白山羊受胎率的措施[J].畜牧兽医杂志,2002(06):38.

蔡俊波 (1987-),男,兽医硕士,助理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纯种品种改良陕南
牛品种改良现状与对策
黄牛品种改良存在问题与对策
畜牧业品种改良现状与发展
小口径岩心钻探技术在陕南地1井施工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党建地图·陕南
杂交信息在猪育种中的重要作用
浅谈贵港市牛品种改良技术推广经验
纯种猫狗是折翼天使养它就更爱它吧!
猫(接上期)
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