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植被生长状况

2015-12-07 03:35刘源
中国畜牧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牧草状况植被

草原植被生长状况

2014年草原植被生长季节,全国大部分草原地区气温正常略偏高,降水略偏少,水、热、光照匹配一般,草原植被总体生长状况差于上年,但与常年相比,仍属于偏好年份。

气象条件

4~9月,全国大部草原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略偏高,降水量略偏少,其中新疆北部和东南部、内蒙古中部、东北地区南部等地降水偏少3~5成,部分地区旱情严重,不利于牧草旺盛生长。

2014年入春后,北方草原地区总体呈现出前期气温偏高后期气温偏低、东部降水偏多西部降水偏少的气象格局。春季,大部分草原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东北地区西部、内蒙古大部和青海东部气温偏高1~2℃,内蒙古中东部部分地区偏高2~4℃,热量条件利于积雪融化、土壤解冻和牧草萌发。但春季后期,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北方大部分草原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加之主要草原区降水持续偏少,牧草返青生长受到不利影响。

6月份,全国大部分草原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略偏高,温度条件总体上对草原植被生长有利;全国草原降水总体充沛,其中,东北地区西部、内蒙古大部、甘肃、新疆东部和南部、青海东部、四川大部和云南等地降水较常年偏多,部分地区偏多1~2倍,利于牧草生长。但新疆北部、青海西部和西藏大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3~5成,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旱情。

7月份,全国大部分草原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其中内蒙古东北部、甘肃中部、西藏西部等地降水偏多3~5成,西藏等地前期旱情有所缓解;内蒙古中西部和东南部、新疆大部和甘肃西北部等地降水偏少3~8成,部分地区旱情持续发展,牧草生长受到影响。

8月份,全国大部分草原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内蒙古西部、甘肃、青海东部、西藏东部等地降水充沛,内蒙古西部等地旱情有所缓解;但新疆大部、青海西部、西藏西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大部等草原地区降水较常年偏少,气象条件不利于牧草生长。

9月上中旬,全国大部分草原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其中内蒙古东北部、青海东部、西藏东部偏高1~2℃,大部分草原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但9月中旬受冷空气影响,新疆北部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气温较常年偏低2~4℃,东北部局部和沿天山地区出现明显霜冻,导致牧草停止生长,提前进入枯黄期。

返青状况

今年入春后,北方大部分草原地区牧草进入返青时间较常年偏早,但受后期低温影响,草原返青进程偏慢、返青期拉长,部分牧区草原返青期有所推迟,整体上全国草原返青基本正常。

至5月中旬,全国85%的草原完成返青,返青速度较常年大体相当,但青藏高原和新疆高海拔区域草原返青晚于常年。从主要牧区看,新疆草原从4月上旬开始陆续返青,返青时间较常年偏晚,其中北疆草原返青时间普遍推迟5~10天,南疆草原返青普遍推迟10~15天。四川草原于4月中下旬大面积返青,牧草返青时间较常年普遍提前5天。甘肃草原牧草返青期与常年同期基本一致,截至5月中旬,全省90%的草原完成返青,其中甘南草甸草原提前5~10天返青,古浪县等中西部温性荒漠草原推迟6天左右。内蒙古草原返青时间普遍较常年提前5~10天。青海草原从4月中下旬开始从低海拔地区向高海拔地区逐渐返青,返青速度与常年大致相当。西藏草原从4月中下旬开始从东向西逐渐返青,西部地区牧草返青时间较常年推迟5~10天。

草原植被生长状况

6~8月,全国主要草原区草原植被总体生长状况差于上年,但与常年相比,仍属于偏好年份。植被生长偏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北部、青海东南部等地;偏差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内蒙古中部等地。

6月份,全国草原植被生长状况总体好于近年同期,但略差于上年。与上年同期相比,全国23%的草原植被生长状况偏好,44%的草原植被生长状况持平,33%的草原植被生长状况偏差;与近五年同期相比,全国38%的草原植被生长状况偏好,45%的草原植被生长状况持平,17%的草原植被生长状况偏差。植被生长偏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西北地区东部、青海东南部和西南地区。植被生长偏差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新疆北部、西藏中部和青海西部等地。

7月份,全国草原植被生长状况总体不如上年,但好于近年同期。与上年同期相比,全国24%的草原植被生长状况偏好,46%的草原植被生长状况持平,30%的草原植被生长状况偏差;与近五年同期相比,全国36%的草原植被生长状况偏好,45%的草原植被生长状况持平,19%的草原植被生长状况偏差。植被生长偏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北部、甘肃东部、青海东南部和西藏西部等地;植被生长偏差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北部和西藏中部等地。

8月份,全国草原植被生长状况总体虽略差于上年,但好于近年同期平均水平。与上年同期相比,全国20%的草原植被生长状况偏好,45%的草原植被生长状况持平,35%的草原植被生长状况偏差;与近五年同期相比,全国34%的草原植被生长状况偏好,45%的草原植被生长状况持平,21%的草原植被生长状况偏差。植被生长偏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北部、甘肃中部、宁夏大部、青藏高原大部等地;植被生长偏差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部、新疆北部、四川西北部等地。

草原植被枯黄状况

8月下旬以来,随着气温降低,我国草原自北向南、从高海拔到低海拔地区,依次进入牧草枯黄期,枯黄期与常年大体一致。牧草枯黄提前地区主要位于新疆北部等地,枯黄推迟地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部分地区。

至9月中旬,我国北方约60%的草原植被已经枯黄,南方高海拔地区草原植被也呈现出枯黄趋势。从主要牧区看,新疆草原从8月下旬开始陆续进入枯黄期,由于受夏季干旱和提前降温的影响,北疆草原进入枯黄期时间较常年提前10~15天。内蒙古草原自9月初以来由东向西逐步进入枯黄期,西部灌木草场进入枯黄期时间有所推迟。四川草原于9月上旬开始从北向南,由高海拔向低海拔依次进入枯黄期。甘肃草原呈现出西部枯黄明显早于东部、甘南高原早于黄土高原的格局。青海草原从9月上旬开始由西南向东北,从高海拔向低海拔地区逐渐进入枯黄期,枯黄期时间总体上较常年推迟约10天。西藏草原从9月上旬开始由高海拔向低海拔逐渐进入枯黄期,东部低海拔地区进入枯黄期时间总体上较常年推迟7~10天。

旱情监测

受夏季降雨持续偏少影响,新疆北疆和内蒙古中西部等地草原遭受严重旱灾,受灾草原面积达3800多万公顷。旱灾导致牧草产量大幅下降,严重影响了牧区牧民生活,给畜牧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

新疆北部草原旱情:受春夏降水持续偏少的影响,新疆天山一带和北疆草原遭受大面积旱灾,受灾草原面积约1800多万公顷,约占该区域草原面积的65%,牧草产量总体下降30%~50%。据气象部门监测,5~6月新疆北部气温偏高,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3成以上,部分地区偏少8成以上。其中,伊犁河谷地区5、6月降水量为近20年来降水最少的一年。监测显示:与上年同期相比,除阿勒泰山区等小部分地区外,伊犁州、博州、昌吉州等北疆地区大部分天然草原产草量下降50%左右,最高达到80%。塔城地区主要放牧场产草量下降20%~30%,平原荒漠区下降60%;阿勒泰平原草场牧草产量下降80%,河谷打草场产草量下降到近20年来最低值。由于春秋场无草可牧,许多牧民不得不提前10天或半个月将牲畜转到海拔较高的夏牧场放牧,导致夏牧场放牧压力陡然增加,部分区域出现超载过牧的现象。

内蒙古中西部草原旱情:受夏季持续高温少雨的影响,内蒙古中西部草原发生大面积旱灾,草原受灾面积达2000万公顷,灾区牧草产量总体下降30%,草原旱灾导致人畜饮水困难,大量牲畜死亡。从区域上看,西部区域受灾草原主要位于阿拉善盟大部、鄂尔多斯市西部、包头市北部,牧草产量总体下降20%左右。中部区域受灾草原主要位于乌兰察布市北部、锡林郭勒盟西部。中东部区域受灾草原主要位于赤峰市、通辽市,其中赤峰市约20万公顷草原遭受蝗灾。草原旱灾对当地的畜牧业生产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灾区地下水位下降明显。至7月底,受灾地区已有近万头只牲畜因灾死亡,部分牧户不得不通过转场方式抵御灾害,减少损失。

猜你喜欢
牧草状况植被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牧草病虫害及牧草保护工作探析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牧草的种植管理与利用
与生命赛跑的“沙漠植被之王”——梭梭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初探优质牧草周年均衡供给高产栽培技术
公路水土保持与植被恢复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