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宝典之流程篇

2015-12-07 12:42亦茶年
第二课堂(初中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错因笔记错题

亦茶年

一、课堂上——草稿笔记

某些细致又细心的妹子,上课的笔记做得跟艺术品似的,让我看着十分焦心,忍不住吼一句:“这样真的很低效啊!”

首先,抄不完是个问题。大多数老师不会给你太多时间记笔记,播放PPT时经常一句“没抄完的同学下课再抄哈”,就“啪”地点到了下一页。

其次,即使匆匆抄完了,你在埋头抄笔记时,大脑的运转已经脱离了老师讲课的思路。等你从笔记中抬起头来,才发现老师已经跳入了下一个单元,此时你又不得不如临大敌般狂抄一气。如此往复,你在上了一堂没有进行过自主思考的课后,会发觉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只有一本完全复印老师备课本的笔记,而大脑中空空一片。

因此,“草稿笔记”才是你课堂上的最佳选择。上课记笔记时,你可以在草稿纸上尽情纵横狂草,只要你看得懂。像数学题,你只需把关键步骤和答案抄下来就好,至于计算过程,完全可以留到空闲时再补上,这样还可加深一遍印象。

二、课堂外——知识笔记

好了,现在你手中有了鬼画符一样的草稿笔记,下一步就是要将它们整理到活页本上。过程不必多谈,但想要强调几个误区。

误区一:笔记本越成体系约好

是的,没错,我们的脑子里应该有成体系的知识框架,但不代表我们在整理每个知识点的笔记时,都非要画出框架图不可。这样“看起来”很厉害,但我们需要的是“用起来”很厉害的笔记啊!你浪费那么多时间做的框架图,任何一本参考书都能提供,而你做完后也不见得因此对这块知识有了多么深入的掌握。说实话,考试很少涉及到知识间的联系,而更注重知识的熟练与灵活运用。

因此,建议笔记中适当分标题、使用大括号与箭头就足够了,别耗费太多时间在无用的框架搭建上,有那工夫,你都可以把笔记背几遍了。

误区二:笔记本越全面越好

诚然,你在考试时可能会被犄角旮旯的小知识点放倒,但不意味着你就因此要把所有知识点都搬上笔记啊!这样的话你直接看教材不更好?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为什么要做知识笔记?为的就是从教材中拎出重点,通过复习笔记来夯实基础。等吃透笔记,认为自己学有余力后,再回归教材查缺补漏也不迟。毕竟前者才是拿分大项,而掌握边边角角的小知识点,只不过是为了万无一失、锦上添花——但前提是你得有“锦”,否则真是丢了西瓜捡芝麻。

误区三:笔记颜色越多越好

我瞄到过某些姑娘的笔记,五彩纷呈看得我眼花缭乱。

诚然,用不同颜色的笔做笔记,是一种调用视觉感官加强记忆的好办法。可当你眼前只是花花绿绿的一片,颜色区分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

我始终坚持四色笔记——黑、红、深蓝、宝蓝。黑色记正文,夹杂两种蓝色划分关键词,红色则记最重点的部分。除此之外,我还配备了一支绿色荧光笔,用来标示最最主干的主干。

三、考试后——错题笔记

老师都提倡学生使用错题本,但错题本究竟该怎样使用也是大有门道的。我将错题本分为两部分——错题总结和错因总结。

1.错题总结

这个估计大家都比较有经验了吧,就谈两点注意事项。

一是学会对错题进行筛选。不能放过每个愚蠢的错题,但可以将其直接扔进错因总结里。比如你写“移项时别忘记变号”就够了,不用再将那道题全盘抄一遍。

二是把错题所对应的知识点写清楚。整理一段时间,你可能会发现某个知识点的出现频率奇高。发现问题是好事,你要做的就是尽早把这个漏洞补上。

2.错因总结

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之一,就是在同一个地方摔倒N次。而很多我们以为是偶然的错误,其实并非偶然。像是2的三次方算成6这种事,我“跪”过一次后,仍壮烈地“跪”了第二次。因此,找出自己的常见粗心点就显得尤为必要——这才是经常被忽略的错题本精髓。

为了举例,摘取部分我的数学错因总结:“注意x轴、y轴不要看反!”“看清求的是范围还是‘最值,别求出范围就高兴地跑了……”“负号和平方敢再丢了吗?!”

大概就是这样。反正是写给自己看的,不用太追求表意清晰,也可以适当活泼一点。每次考前看一遍强化记忆,基本上能够避免重蹈覆辙的悲剧。

四、初三下学期——要点笔记

当当当,恭喜你终于走到这步了。之所以把要点笔记的整理时间设定在初三下学期,是因为我觉得,经历了多场考试与长时间的积淀后,直到此时你对各科知识的理解才能达到比较透彻的程度。

要点笔记,是笔记中的“战斗机”,它的内容也就是之前强调过的,我用“五星级小蓝条”“绿色荧光笔”醒目标示出来的知识点。对于这些高频考点,知识笔记已经不足以驾驭它们了,因此我们需要进行更加详细深入的总结。

我按个人习惯,总结出了“要点笔记三部曲”:

一、翻阅教材

知识源于教材,在我们看腻了众多被提炼得干巴巴的笔记、提纲后,回归图文并茂、举例丰富的教材,可能对我们更有好处。仔细地将所要总结的知识点翻阅一遍,你一定会获得新的体悟。

二、总结例题

知识再熟练,碰到题不会用也白搭,因此我们必须将典型题总结一遍。题目的选择范围,最好参考新鲜出炉的各区期末、一模、二模题与近几年本地中考题。此时,你之前整理的错题笔记可以发挥功效,替你节省一些时间。

三、提炼答案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我们的终极目的。把错题总结一遍后,你或多或少会对各类题的特点有所领悟。此时,对于语文、政治等文科,你只需将最常用的答题语言提炼出来,按照逻辑顺序进行整合,形成自己独创的答题模板即可;对于数学、物理等理科,则需要将最概括的解题思路提炼出来。

很多参考书会给出所谓的解题套路,但实践证明,根本一点用都没有!我也是因此被逼上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道路。而且我觉得,唯有自己整理,印象才较为深刻,你也更加清楚这句话是否经常是采分点,或者模板上的那个步骤指的是什么。

(编辑 文 墨)

猜你喜欢
错因笔记错题
深究错因 把握本质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反思错因正确解答
“圆”易错题
理清错因,让“幂”运算强起来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我的自然笔记(一)
爱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