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基层人物的“泥土味”

2015-12-08 18:06熊星星
新闻前哨 2015年4期
关键词:原汁原味湖北日报泥土

◎熊星星

写出基层人物的“泥土味”

◎熊星星

基层人物,各具特色。基层人物的新闻,要写出各具特色的个性,就需要到火热的生活现场,去接近这些脚丫子扎根大地的人们,细嗅他们身上泥土的气息,感受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一年的记者站生活,让我有机会接触大量的基层人物,特别是农村致富的引路人,以及农村经济的前沿人物,感受他们身上的泥土味,也摸索着如何捕捉泥土味中的芬芳。

扎进泥土才能闻到泥土香

去年夏天,接到编辑部指令,采访恩施市龙凤镇农业服务中心沼气工袁亮。为更好了解人物,我提前一天接触袁亮,与他一起前往工作现场。

臭气熏天的沼气池,人站老远就得捂鼻子,正值盛夏,臭气似乎愈加嚣张。眼见袁亮抽排完沼液后,眉头都不皱,直接跳进3米深的沼气池,用双手清除沼渣。此时我也顾不得臭,站在沼气池边,仔细观察他的工作状态。

愈是近距离观察,愈能收获更多感动。池子搅动,恶臭袭鼻,袁亮却似乎毫无感觉,专心工作。用过了钉耙,再用自己的手脚,脏水从头顶流下,灌进袁亮的脖子,肩膀、后背也沾满污物。在如此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劳累数个小时后,袁亮上来歇口气,见我走近,却下意识地往旁边避让。我的心顿时一阵抽动,这是一位多么淳朴的基层人物。

走进现场,走到他身边,和他一同感受工作中的苦乐和点滴。我闻到他散发的不是臭,而是甘于奉献的香。

心中有感,下笔有情。写作这篇人物通讯稿 《蓝色火焰中的绿色梦想》(刊发于湖北日报2014年7月6日一版)。稿件第一部分,用充分的笔墨描绘了袁亮的工作现场。很多读者表示,体会到了和我一样的感动。

采访恩施州来凤县百福司镇的拼命书记向家林,首先见到他,一身不合身的衣服引起我注意。堂堂乡镇干部,为何着装如此“不和谐”?正是现场看到的这一景象,才让我有了更多探索的念头,也才真正深入了解到这位书记真的是拼命,一场癌症折磨,他消瘦了20公斤,却还是心心念念惦记工作,让一个小镇短短两年间变得焕然一新,一举成为旅游名镇,带富一方父老。

采访基层人物,光打打电话,看看材料,是找不到感觉的。作风“向下”,走进现场,感受人物的工作环境,才能体悟人物的内心世界,才能循着他们身上的泥土味,寻找最打动人心的故事,也才能激发情感的共鸣,写出带着生活温度的的文字。

展现原汁原味的泥土味

采访利川市一位创业村支书田云奇,首先引起我兴趣的,是听说了一个他打赌的故事。时间回到4年前,刚当选为新一届村委主任的田云奇给大家表个态,一定不负众望,带大伙把村里路修好。但过去村里组织修路,几十年来才修通3公里,于是有村民提出了“你要把路修通,我把脑壳砍下放到石家丫口上”的赌注。

下赌注,多么具有乡土味,多么具有村里人直接不绕弯的性格特征啊。正是这个赌注,让我产生兴趣。赌注下得这么绝,结果如何?

继续挖掘这个赌注后面的故事。

带着对乡亲们的承诺,田云奇一上任,就带着班子成员忙碌,勘测路线、组织施工。修路难,最难在一个钱字。眼看挨家挨户筹不到钱,田云奇垫完自己的储蓄,又去找亲戚朋友借。三个冬春过去,总里程34.5公里的机耕路修好。总投资100多万元中,田云奇一人捐款达17万元。

结果出来了,赌注怎么算?

石朝军没有砍脑壳,但只要见到田云奇,他都会将大拇指举过头顶。这里又一个原汁原味的村里汉子形象,让故事读起来津津有味。

通讯 《创富路上不让一位村民掉队》(刊发于湖北日报2014年7月23日一版头条),把一位带领群众致富的好支书形象,原汁原味展现出来。

恩施市有位回乡创业的典型,大伙都叫他余秋葵,我一开始也以为这就是他的本名。实地采访,才知道他真名叫余致葵,因为带领乡亲们种黄秋葵,把一方百姓都带富了。久而久之,大家都习惯叫他秋葵了。

农民表达感情,有自己的习惯和偏好,打个赌,起个外号,也是别有情趣。这些细节,只有和采访对象混熟了,融入到他们的情感及语言环境之中,才能体会到“纯自然”的味道。

写出人物的原汁原味,才能展现真实的基层人物,也才能使我们的新闻作品,为普通群众所接受、所喜爱。原汁原味,不能靠想象,也想象不出来。

泥土味并非一个味

王光国,建始县店子坪村党支部书记,中共十八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他带领乡亲们在悬崖绝壁上开路,花6年时间以“愚公移山”精神一寸寸地凿出一条通往山外的1.5公里砂石路的故事,各大媒体早已进行充分报道。

怎样写出新意?经过采访后发现,这位“愚公”不仅有坚毅的精神,还非常有开阔的眼光,智慧的头脑,简直是位现代诸葛亮,我写的《“愚公支书”借东风》(刊发于2014年7月3日湖北日报一版)一稿,就是写他的新作为。

为引入山外的投资项目,他请老板下车,乘着他的摩托车感受山里的鸟语花香;参加央视颁奖会,他找准机会约上另一个全国闻名的富裕村来“接富济贫”;村民要建新房,他赶紧拉着大家伙儿搭上县里“特色民居改造”的快车,既享受了扶持资金,又响应了政府号召。

采访中,越挖掘我越体会到,泥土味的故事中充满着新时代的元素,甚至也有现代经济的洋味,它使原始的泥土味散发出更诱人的芬芳。王光国,这位身处深山,浑身泥土味的汉子,是个不折不扣的“愚公”,眼光却早已飞到山外。

同样,袁亮虽然是个极其质朴的人,但却已经很具有商业头脑了。为了更好为村民提供服务,也为了让他和同事们的服务能有一直延续的动力,他注册了公司,取名“源亮”,把自己的名字与农村新能源紧紧连在一起。他还自己设计印发名片,方便村民联络。

土,不代表什么都不懂。土味中也包含着理想的升腾。土味并不排斥洋味。这些人物,他们不仅接地气,还在“接天线”。他们身上的智慧闪现,是新一代基层人物的时代足音。

(恩施记者站)

猜你喜欢
原汁原味湖北日报泥土
泥土
将IMAX“原汁原味”搬回家? 一文看懂IMAX Enhanced
翻开一块泥土
大学需要“原汁原味”的小学期
球场揽胜 原汁原味 动静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