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的起点

2015-12-08 12:00边玉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2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家长

边玉芳

2015年6月,一则视频在网络上疯传,视频内容为南宁一群穿着校服的男女生,在小巷子里对一个女生进行群殴,脚踢、拍头、扇巴掌、揪头发,中间还夹杂着嬉笑声。根据我们课题组对的不完全统计,2015年上半年媒体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有42起,其中初中生参与的校园暴力事件33起,占总数的69%。为什么学生会成为欺负者与受欺负者?为什么初中成为校园暴力的高发阶段?这个现象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如何帮助欺负者与受欺负者?学校和家庭如何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我认为这首先要读懂孩子。读懂孩子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起点。

一、为什么要读懂孩子

(一)读懂孩子是心理健康教育总目标的要求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提出,“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这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前提必须是读懂孩子,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针对某些已经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其目的是要让每一个孩子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这就要求我们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心理健康常态分布曲线如下如图1所示,对于心理状态处于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和家长应区别对待,对严重心理障碍者,应予以诊断、鉴别、转介;对于一般心理问题者,应进行咨询、干预、辅导;对于处于心理健康平均水平以上的学生,应该重点预防其未来心理疾病的发生和促进心理潜能的开发。可见,对于不同心理状态的个体,应采用不同的应对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读懂孩子。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关注个体,更要关注全体。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仅仅是心理教师的任务,更需要家长、教师、学校等全员参与。

(二)读懂孩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客观要求

读懂孩子,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教师没有真正“读懂孩子”;二是家长和一般教师没有真正“读懂孩子”。

1.心理教师没有真正“读懂孩子”

心理教师没有真正读懂孩子,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更多关注表面行为,忽略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孩子的内心状态就像一座冰山,孩子表面行为的背后,有更深层的心理机制。例如,网络成瘾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家庭功能的缺失;情绪、自尊等的背后可能是父母教养方式在发挥作用。研究表明,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各方面发展都有积极影响;好的师生关系可减少儿童的危险行为。因此,心理教师不但要读懂孩子的行为, 更要读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

第二,更多关注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忽略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当前,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是心理学研究,都将太多关注点放在了问题/消极方面,忽视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积极保护因素越多的孩子,即使在不良的成长环境中,也能抵制不良影响(Gerard & Buehler,2004)。新西兰的一项追踪研究(对象为5~16岁的儿童青少年)发现,拥有积极自我评价的个体在成年后(26岁左右)心理和生理健康状况更好(Trzesniewski et al,2006)。Davidson,Mostofsky和Whang(2010)的研究发现,个体积极情感越高,10年后患冠心病的比例越低 。De Neve和Oswald(2012)的研究表明,在青春期、成年早期报告积极情绪、生活满意度越高的个体,其未来收入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问题,更要关注学生成长的保护性因素,为学生建立积极的成长支持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以心理弹性为例,这是学生非常重要的一种心理品质,一个有良好心理弹性的孩子如同自身配备了保护罩,可以帮助孩子抵制不良因素的影响,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家长、教师、社会可以通过构建保护性因素,提升孩子的心理弹性,许多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第三,更热衷于各种心理咨询技术,忽略综合素质的提升。据调查,当前存在的心理咨询技术有四百多种(分类方法不同,结果不一样,有人还认为有上千种),心理咨询技术都是建立在心理学理论基础上的,例如,建立在行为主义理论基础上的认知行为疗法、森田疗法、系统脱敏、完形治疗、催眠治疗,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基础上的萨提亚、NLP、艺术治疗等。可以说,心理咨询技术的发展根植于心理学整体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综合素养,首先要奠定扎实的心理学、教育学理论功底。咨询方法学不完,要找到共同起作用的因素。Lambert(1986)和Miller(2000)研究发现,在心理咨询中发挥最大作用的是交互作用(40%),其次是关系因素(30%),然后是技术因素(15%)和安慰剂效应(15%),可见,在心理咨询中,最重要的是关系问题,而关系的建立与咨询师自身的特质有很大的关系。心理咨询成功的关键是自身素质,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最根本的素质就是读懂孩子。

2.家长、一般教师没有真正“读懂孩子”

家长、一般教师没有真正读懂孩子,具体表现在: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认知差异;教师不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存在认知差异。例如,在某区的测评结果中,有80%以上的教师都认为自己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会偏心,不会挖苦学生。而对学生的调查结果却显示:50%左右的学生在“老师从来不会当着同学的面来批评我”题目中选择不太符合或完全不符合,48%的学生认为“教师把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的好坏与奖惩学生的尺度”,49%的学生不同意“老师从来不会用讽刺、挖苦的口气和我说话”。

作为心理教师,既要提高自身素质,又要帮助家长、其他学科老师,共同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读懂孩子的什么

读懂孩子,都要读懂孩子的什么?

(一)读懂孩子的年龄阶段特征

孩子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具有不同的特征。以校园欺凌事件为例,为什么青春期攻击事件更频繁、影响更大?实际上,这与青春期大脑发育情况有关,大脑前额叶是控制情绪冲动的脑区,从2~3岁开始发育,一直持续到6岁达到高峰,之后发育趋缓,一直到20岁左右才发育成熟。故青春期的孩子处于前额叶发育不足的状态,因此情绪控制能力较弱;同时,大脑中的杏仁核是产生情绪、识别情绪和调节情绪的脑区,在青春期开始迅速发育,故青春期学生比儿童更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 加之与成年人相比,青少年加工信息多使用情绪通路,这就导致青春期个体攻击性更强。

(二)读懂孩子自身特点

仍以校园欺凌事件为例,在这类事件中,通常有三类角色,一类是欺负者,一类是受欺负者,还有一类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欺负—受欺负者。

1.读懂欺负者自身的特点

欺负者有如下特征:在编码社会线索时,他们会对寻找和发现与敌意相关的线索更加敏感;在发现此类线索后,在解释社会线索时他们又倾向于敌意归因;于是,他们在构建社会目标时会非常生气,想到更多的是“报复”;在此基础上,他们产生的问题解决策略更多的是攻击性的解决办法,没有充分考虑其他非攻击性解决方式;在评价各种策略的有效性和选择反应时,他们又不能很好地理性评估攻击反应的后果;最后,在实施策略时,他们会迅速作出反应。

与之相适应,教师对攻击倾向高的孩子采取针对性辅导时,要注意:在编码社会线索时,引导他们不要有预期的负面假设;在解释社会线索时,要减少敌意归因;构建社会目标时,要重视和谐的人际关系,聚焦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策略方面,要学会更多的非攻击性解决方式;在评价各种策略的有效性选择反应时,应更理性地评估攻击反应的后果,选取更合理的反应;在实施策略时,要学会“等一等”。

2.读懂受欺负者自身的特点

受欺负者一般具有以下特征:自我评价较低,自卑感较重;存在某些“缺陷”,“与众不同”,如存在情感和行为问题、有不良行为习惯,肥胖、身体弱小等;容易焦虑,更具有不安全感,比较安静,谨小慎微,容易神经过敏。常以哭、退缩等消极方式,被贴上“好欺负”的标签。

对于受欺负者,学校、教师和家长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关注学生变化,当孩子受到欺负时,能及时发现。受欺负的可能“征兆”有:孩子不愿意上学;经常丢钱、丢东西;突然“无故”情绪低落;身上“频繁”受伤,如划伤、擦伤、淤青等。

第二,要理解孩子的感受,引导孩子疏导负面情绪。

第三,家长和教师不要过分干涉,但可以鼓励孩子自己解决。

第四,鼓励受欺负的孩子团结起来,形成友谊互助小组。

第五,与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商量对策,采取措施改善自己的“缺陷”,如:如果孩子太弱小,应帮助其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如学习跆拳道、打球等,锻炼身体的同时,建立自信;如果孩子不够自信,应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势,并坚持培养自己的优势,树立自信心。

3.读懂“欺负—受欺负者”自身的特点

在三类角色中,欺负—受欺负者的问题行为、学业问题和人际交往问题最严重。 通常来说,欺负—受欺负者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类是由欺负者转变为欺负—受欺负者,另一类是由受欺负者转变为欺负—受欺负者。不同“发展轨迹” 的欺负—受欺负者特征不同。由欺负者转变为欺负—受欺负者的青少年往往好斗,经常欺负他人、招惹好动和暴躁的孩子,不遵守规则,被同伴所排斥。由受欺负者转变为欺负—受欺负者的青少年则长期受到暴力对待,无力反抗,且没有得到外界的帮助;对社会的认识产生偏差,认为暴力能解决问题,以暴制暴,自己会转而欺负更弱小的对象。对于此类角色,家长、教师、学校的帮扶策略如下。对于欺负者转变的欺负—受欺负者: 减少“挑逗”,改掉不良行为习惯;学会正确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受欺负者转变的欺负—受欺负者:及时发现受欺负的情况,帮助孩子疏导情绪;教会孩子正确应对被欺负的情况,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暴力事件,认识到“以暴制暴”是不理智、不成熟的做法。

(三)读懂孩子的环境因素

家长、教师不但要读懂孩子自身的因素,还要读懂与之相关的环境因素。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之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这些环境系统包括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等。校园欺凌事件中,不同类型的个体可能存在不同的环境因素。不同类型的青少年所面对的家庭环境可能存在教养方式偏差、家长情绪控制能力差、家庭不和谐等问题;欺负者、受欺负者、欺负—受欺负者不同角色的青少年可能面临着不同的同伴交往问题。另外,这一事件中的学生学校环境可能也有待改进:对于欺负者来说,他们所处的学校环境往往有如下特点:对学生“约束”太多,学生感到压抑;学校师生关系紧张,“敌对”感强烈;教师常采用批评、斥责、变相体罚等教育方式;缺乏校园暴力的预防制度、应急处理制度和处理教育制度。对于受欺负者来说,他们所处的学校环境有如下特点:缺乏有序、和谐的学校氛围;学校“重堵轻疏”,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简单惩罚甚至劝退,不能根据学生特点及时引导,提前预防;有时教师对学生之间的矛盾不能及时处理,导致冲突事件持续、升级。

为防止孩子成为欺负者,学校、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营造非攻击性的环境,减少采用批评等的方式教育孩子;创造有序的环境,如为剧烈的游戏和活动提供充足的空间;让年长的孩子起到监督的作用,一旦发现存在欺负现象应主动制止。学校建立有效的欺负行为管理措施、预防措施和危机干预措施;对易于发生暴力的场所进行有效监控;开展班级团体活动,提升孩子的社交技能、应对冲突和矛盾的能力,营造和谐的同伴关系。家长需要做到: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少在孩子面前争吵; 采用温暖、民主的教养方式,减少采用批评、打骂等的方式教育孩子。

为防止孩子成为受欺负者,学校、教师需要:通过主题活动提升孩子的社交技能,包括如何正确表达自己、敢于表达自己的愤怒和不满等,预防欺负事件的发生; 营造有序、和谐的校园氛围;与家长保持沟通,能及时发现孩子是否受到欺负,并给予针对性的辅导。家长需要:理解孩子、接纳孩子,与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使孩子能安全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不过度干涉孩子的社交生活,让孩子多锻炼自己的社交技能;引导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同伴交往。

(四)读懂孩子成长经历的重大生活事件

重大生活事件给个体带来的影响是长久的、持续的,不容忽视的。2001年8月,越洋航空236号班机发生漏油事故(AT事件),后迫降成功,无人遇难。约9年后,机上部分乘客参与了一项研究,研究发现:与控制组相比,乘客对AT事件的相关细节、无关细节回忆更多,即记忆更深刻(Palombo, McKinnon, McIntosh, Anderson, Todd, & Levine, 2015) 。这项研究同时发现,与一般事件相比,回忆创伤性事件时,杏仁核(学习与记忆的重要脑区)激活更高。重大生活事件对孩子的影响不但会传递,还会扩散。有研究表明:1例自杀死亡平均可使6人受到严重影响,能给他人造成持续10年的心理伤害。1例自杀未遂平均可造成2人受到严重影响,并可引起长达6个月的心理伤害(lark,Goldney,2000)。所以更好地读懂孩子,也要了解孩子成长中相关的重大事件。

(五)读懂孩子的社会时代背景

如今的孩子较之八零后、九零后,所面临的发展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结构都有不同,其成长经历也自然不同,读懂孩子,也必须读懂孩子所处的时代背景,读懂其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特点、价值观念以及评价体系等。

只有读懂孩子,才能找到有针对性的方法,真正实现有效的预防、干预。

三、怎么读懂孩子

如何读懂孩子?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搭建平台,及时快速地获取学生的信息

通过搭建平台,可以及时、快速地获取学生关于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对学校的真实感受、对教师的真实感受、对学习的感受、对自己的看法等方面的信息。

(二)多侧面、多层次、多主体角度,全面收集孩子发展的相关信息

可以从学生自身发展特征、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方面,从学生、家长、教师、校长、同伴、知情人等不同主体,分层次地全面搜集孩子发展的相关信息,对孩子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三)用不同的方法来读懂孩子

可以通过测验、问卷、观察(如日常行为表现、兴趣爱好等)的方法读懂孩子;可以通过了解和分析学生背后的故事,深入了解学生;可以通过自由表达平台(微信、微博、邮箱、QQ等)读懂孩子;还可以通过心理辅导技术(沙盘、绘画、音乐、舞蹈、游戏等)读懂孩子。

(作者系“木铎心声”心理健康教育高峰论坛主席,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本文整理自作者在首届“木铎心声”心理健康教育高峰论坛上的报告,该报告为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课题——“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区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课题批准号BBA120017)研究成果。)

编辑/王晶晶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家长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家长错了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心理小测试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