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子宫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

2015-12-10 06:07李增军
关键词:丁三醇出血量产后

李增军

(林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 安阳 456550)

观察子宫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

李增军

(林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 安阳 456550)

目的 研究子宫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行子宫缝合术,观察组另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比较两组出血时间、出血量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出血时间(14.88±4.21)min、出血量(48.35±20.14)mLVS对照组(48.35±20.14)min、(138.20±25.80)mL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0%VS对照组76.0%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显著,可降低出血时间及出血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子宫缝合术;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指24 h内产妇出血量超500 mL,为妇科临床常见疾病,子宫收缩乏力为产后出血主要因素,约占70%~80%[1]。目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得到推广,已有众多研究证实其临床疗效可靠,其对子宫平滑肌可产生强收缩作用[2]。本次研究对我院100例患者分别采取子宫缝合术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缝合术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27.13±5.30)岁,孕周30~41周,平均孕周(35.50±5.12)周,术前检查血小板均超过100×109/L,凝血水平正常,经过彩超等常规显示未见明显胎盘植入等情况。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行常规子宫缝合术,将子宫托出腹腔镜后采取子宫压迫实验,清除宫腔积血,1号可吸收线进针部位为右侧子宫内侧3 cm,子宫切口下缘2~3 cm处进针,出针为宫腔至切口上缘2~3 cm,子宫内侧4 cm,采褥式对子宫前壁肌层进行1~2针缝合。后缝线距闭宫角3~4 cm宫底垂直饶向子宫后壁,相同方式褥式缝合1~2针后缝线直接通过宫底到子宫前臂,将右侧对应位置子宫切口上下缘缝合,确保缝线收紧,无出血打结即可。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肌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4183)250 µg,上述治疗均无效患者需改为子宫侧切术治疗。

1.3 出血量计算

通过容积法、称重法测定。容积法:接血容器收集血液,将量杯放入对失血量进行测定;称重法:出血量=胎儿娩出后接血敷料及卫生纸湿重-未使用时敷料及卫生纸干重/1.05。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出血时间、出血量;②显效:经药物治疗后子宫于15 min内收缩增强,出血量明显减少;有效:用药30 min后子宫收缩增强,出血量降低;无效:阴道出血无法控制。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两组比较观察组出血时间及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s)

组别n出血时间(min)出血量(mL)观察组5014.88±4.2148.35±20.14对照组5028.20±6.34138.20±25.80 t 12.37619.411 P<0.05<0.05

2.2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与对照组7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n(%)]

3 讨 论

产后出血严重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而子宫收缩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故抑制此类型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增强子宫收缩,从而减少出血。以往主要通过按摩子宫、缩宫素、宫腔砂条填塞等方式抑制出血,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止血效果显著,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3]。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属甲基前列腺素,为PG2a前列腺素衍生物,半衰期较长,对宫腔有软化和扩张作用,可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从而关闭血窦,实现快速止血。本次研究中采取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观察组止血时间及出血量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与相关研究相符[4]。而有研究显示,难治性宫缩乏力性出血的患者单纯通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疗效有限[5],因此建议另外配合子宫缝合术治疗。子宫缝合术利用纵向机械性压迫将子宫壁弓状血管受到挤压,减少血流,避免局部血栓形成,另外子宫肌层缺血,对子宫收缩产生刺激进而压迫血窦,关闭血窦以止血,同时还适用于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产后出血、晚期产后出血、胎盘粘连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

综上所述,子宫缝补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 值。

[1] 杨 云.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10,32(18):2525-2526.

[2] 张 兰.子宫缝合术联合欣母沛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J].医学综述,2014,20(10):1901-1902.

[3] 李延茹,董晓静.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乏力性产后出血88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7):2008-2009.

[4] 汪新妮,彭 幼,朱燕虹,等.预防性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妇剖宫产术中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2,33(5):696-697.

[5] 杨国庆,於利刚.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防治的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52-53.

R719.8

B

ISSN.2095-8803.2015.05.097.02

猜你喜欢
丁三醇出血量产后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疗效评价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Foleys导尿管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颈钳夹治疗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