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科普与科学传播

2015-12-13 04:20王大鹏付敬玲
科技传播 2015年14期
关键词:术语科普科学

王大鹏,付敬玲

中国科普研究所,北京 100081

辨析科普与科学传播

王大鹏,付敬玲

中国科普研究所,北京 100081

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科普与科学传播通常被研究人员对等地使用,但是二者并非完全一样,且存在着不同的使用情境和语境,同时一些与科普相关的衍生词也存在着混乱的现象,本文试图对科普和科学传播进行辨析,并分析二者使用的情境,以求更好地理解科普与科学传播的异同。

科普;科学;传播

在实践和研究过程中,科普、科学传播等术语经常被不同的研究者交替使用,同时本世纪处也发生过科学传播是否应该取代科普的争论,争论的双方各执一词,最终科普和科学传播的任何一方都没有被对方所取代。虽然在某些情境下,科普和科学传播存在着交替使用的情况,但是也带来了一些“麻烦”,“科学传播以及在科学素养领域中使用的其他术语因缺乏清晰明了的意义而让人可恼不已”[1]。本文力求对科普、科学传播以及科普相关的一些衍生词进行辨析,并探讨不同术语的使用语境,提出一定的可行性建议。

1 科普与科学传播

科学技术普及(简称科普)一直以来都是党和政府力推的一项重要工作,而科普也成为研究,特别是实践领域最常用的术语。“科普”,作为中文的专有名词,在1949年以前并没有出现过。自1950年起,它是“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的简称。大约从1956年前后开始,“科普”作为“科学普及”的缩略语,逐渐从口头词语变为非规范的文字语词,并在1979年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中,终于成为规范化的专有名词。”[2]200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将科普上升到国家法律的层面,虽然没有明确对科普进行界定,但是提到“本法适用于国家和社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任福君、翟杰全在《科技传播与普及概论》中详细梳理了国内学者对“科学普及”的定义[3]。而实际上,科普一词也并非国内所独有,石顺科在《英文“科普”称谓探识》一文中指出,科普的提法,在英文中有多种表达方式,如popular science, science popularization, popularized science等。最常用的是popular science,中文的“科普”一词大概从该词转化而来……英文科普“popular science”一词的出现最迟不会晚过1872年,这一年尤曼斯创办了《科普月刊》,使用的就是“popular science”[4]。

虽然不同学者对科普给出了自己的界定,但是综合来看,其核心内容应该包括“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

而随着实践的发展,研究人员注意到科普隐含了科学“知识是绝对正确的知识”这一潜在假定[5],并强调公众应该具有读写方面的科学知识储备,也就是所谓的“缺失模型”。在这个过程中,公众被看作是需要科学知识填充的“空瓶子”(empty vessel)或者“黑箱”,其模式是自上而下的单向度的,科普这个术语被看成是缺失模型的典型代表。

如果说科普这个术语在中国的语境下具有特定的属性,那么科学传播这个术语在很大程度上是“science communication”一词翻译过来的,同时也有学者采用科技传播的说法。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专章论述了科技传播(scientific communication)的问题。无论是采用“科学传播”还是“科技传播”的说法,大体上着意于双向的互动交流,即传播者和被传播者应该处于同等地位。从科学传播这个术语被引入国内的背景可以印证马丁·鲍尔下述的观点,可以用“科学素质(传统科普)”“公众理解科学”以及“科学与社会(科学传播)”三个范式可以概括过去25年中公众对科学发展的理解过程,每一个范式都联系着公众与科学之间关系的特定问题框架、特定研究问题以及优先的介入策略,并且每个阶段都比前一个阶段有“进步”[6]。

正是由于认识到科普这个术语的不足(比如,单向性,国家立场等),才有学者主张用“科学传播”取代“科普”,并且在这方面还发生过一系列争论。支持者认为:第一,科学的公众形象和社会功能在变化,科学普及的理念也在变化,由居高临下的单向传播过程变成了公众与科学家之间平等的双向互动过程;第二,政府和传媒的介入,使得科学普及的运作方式发生变化,由少数个人的事业变成了一项社会立体工程。[7]反对方则不认同,他们主张:“科学传播是一个大概念,包括科普、科技新闻,却不能替代科普、科技新闻。”[8]争论的最终也没有分出明确的结果,科普和科学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并行使用的。

2 科普衍生词辨析

如前所述,“科普”这个词语“在1979年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中,终于成为规范化的专有名词”。但是在日常生活和实践,甚至在文献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与科普相关的一些衍生词出现,包括科普宣传、科普教育、科普传播,等等。在我们看来,这些衍生词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需要辨析的问题。

科普宣传、科普教育与科普传播等词语不仅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甚至一些官方材料和学术文献中也偶尔会见到。在百度中分别输入上述词语,可以发现很多类似情况,比如,科普宣传—北镇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新华社区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植物园的科普教育及其发展、科普教育—重庆科技馆;科普传播——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新媒体背景下的科普传播对策研究。

虽然不同的研究者对科普的界定不同,但是基本围绕着“四科”做文章,同时“科普是公益事业……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而从传播学上来说“宣传”是一种专门为了服务特定议题(议事日程,agenda)的讯息表现手法,“宣传”往往会与说服、说教等政治性话语联系起来。科普宣传会被认为是宣传的一种形式,从而会导致科普失去公益性的立场,并被认为科普具有国家性或者政府立场。

科普是校外教育或者非正规教育的重要形式,近年来全国各地在科技馆进校园,馆校结合科学教育,科普场馆科学教育方面开展了很多有意义的探索工作。“科普的实质是提高人的科学素养”[9],因而可以说科普的内涵中就包含着教育的因素,既然科普是一种(非正规)教育形式,那么科普教育又做何解呢?

随着科学传播能否替代科普的争议的出现,一些学者开始使用科普传播这个词语,而实际上科普本身就含有“传播”的意味,虽然这种“传播”是自上而下的,单向的。实际上之所以有“科普传播”这个词语的出现和使用,其原因在于某些学者和科学从业者意欲强调双向交流和互动,并进而杜撰出了科普传播一词。

3 我们所理解的科普与科学传播的使用语境

虽然目前在学术界和实践领域,科普和科学传播仍然被对等地使用,但是我们认为二者的使用语境已经发生了变迁,因而有必要加以分析。

“科普”这个“专有名词”已经越来越口语化,并且经常挂在普通公众的嘴边。同时我们也有专门的科普机构,比如科协(从中国科协到地方科协)有科普部,科技期刊的分类中也有专门的一类科普期刊。从使用频率上来说,或者说从使用习惯上来说,人们更容易接受科普,科普也成为了一个口头禅。比如我们可以在网络上经常看到“求xx的科普”,或者说“我们来科普一下xx”,但是很少有人说“求xx的科学传播”,或者说“来科学传播一下xx”,这当然和语言习惯有关。比如英文的popular science有时候我们也翻译成科普,而不是大众科学,所以国外的科学图书,我们往往会翻译成科普图书,而不是科学传播图书。Science writer被翻译成了科普作家,而不是科学作家。但有时候科普也成为了一种标签或者一个符号,有些未必是“科普”的东西却冠上了科普的名号。

在学术交流,特别是国际交流方面,我们更多地采用科学传播(science communication)这个术语,当然在某些国家也偶尔会有科普(popularization)的用法,比如拉美地区。但是目前在国际上通用的说法一般是科学传播。与上文相对应的是,我们认为“科学传播”这个术语更学术化一些,当然国内也有冠以“科普”的学术交流,比如中国科普研究所举办的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但是就会议的主题以及所讨论的议题来看,已经拓展到了科学传播的方方面面。

《国是纵横》系列图书中有一句话谈到南北差异的问题,“南方广告多,北方标语多”,当然这是20年前的状况。但是“科普”和“科学传播”两个术语的使用似乎也存在着地区的差异。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科普还有广阔的存在空间,甚至有些地区科普还不能完全覆盖到。其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是缺失模型的模式,即我说你听,自上而下的推广传播模式。而在大众城市,科学传播被接受的程度会更高,特别是涉及到一系列争议性话题的时候,双向互动的科学传播会发挥更好的效果。

最后,我们有专门的法律(《科普法》)和专门机构(科普部)来推进落实科普,因而科普还往往和工作相关,很多人所谈论的科普是科普工作。

4 结论

鉴于上述分析,我们倾向于认为,“科普”与“科学传播”并存的现象还将持续存在。同时虽然在学术争鸣中会出现“科学传播”能否取代“科普”的问题,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二者有各自存在的社会情境和使用语境。问题的核心不应该是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谁更适合哪种情境的问题。因而,应该对“科普”与“科学传播”的具体使用语境进行分析和充分讨论,在学术界和实践领域达成共识,避免二者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混乱,这也有利于学术交流规范的形成,更有利于学科建设和发展。另外,对一些词语,特别是科普衍生词,进行规范,当然这可能涉及到对“科普”概念的界定,确定其内涵和外延。这样做有利于确定科普的公益性。

[1]T.W.Burns,D.J.O’Connor,S.M.Stocklmayer.Science Communication: A Contemporary Deficition[J].PublicUnderstanding of Science.2003(12):183-202.

[2]樊洪业.解读“传统科普”[N].科学时报,2004-01-09.

[3]任福君,翟杰全.科技传播与普及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7-40.

[4]石顺科.英文“科普”称谓探识[J].科普研究,2007(2):63-66.

[5]刘兵,宗棕.国外科学传播理论的类型及述评[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3):142-146.

[6]Martin W.Bauer.The Vicissitudes of‘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from‘Literacy’to‘Science in Society’[J].科普研究,2006(4):14-22.

[7]吴国盛.从科学普及到科学传播[N].科技日报,2000-9-22(3).

[8]陈祖甲.科学传播与科学普及——对“科学文化人”一个理念的[EB/OL].[2005-8-17].http//xys8.dxiong.com/ xys/ebooks/others/science/philosophy/csc83.txt.

[9]李永威.关于科普、科学和科学素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88-93.

On Science Popularization and Science Communication WANG Dapeng, FU Jingling

During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science popularization and science communication are often used as synonym, however, the two terms are not the same, even they have different social context. Meanwhile, some confusion between derivative term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always appear on newspaper and reports. This article seeks to make som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above two terms, and analyze their different social context,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Science Popularization;Science Communication

G31

A

1674-6708(2015)143-0104-02

王大鹏,中国科普研究所媒体科技传播研究室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科学传播理论,科学家与媒体互动关系研究,国外科学传播进展等

付敬玲,中国科普研究所科研管理办公室助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传播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科学传播

猜你喜欢
术语科普科学
科普达人养成记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科学拔牙
微科普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