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可用性框架研究

2015-12-13 05:11陈安子
科技传播 2015年15期
关键词:用户界面可用性架构

陈安子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南阳 473061

关于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可用性框架研究

陈安子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南阳 473061

本文从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可用性出发,概述了数字图书馆可用性框架和内容的要求,并具体分析了如何分析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可用性内容。

数字图书馆;可用性;框架研究;系统

1 数字图书馆网站可用性的定义

国外的研究者对于可用性有诸多定义,但一直大同小异,要么是以ISO标准定义为基准,认为可用性是指产品在用户手里“是否具有有效性,是否有高效率,是否使用户满意”;要么是认为可用性是通过产品的“易学度、易记度、出错严重度和出错频率、交互效率、用户满意度”这五个因素来评价。

一般而言,数字图书馆的可用性则是由用户使用了数字图书馆资源后,对其有效度、效率及满意程度的评价来决定的。用户若是在使用数字图书馆资源后能达到用户的目的,则认为数字图书馆是有效地;用户若是在通过数字图书馆资源去完成自己目标时,数字图书馆能提供帮助,则称之为数字图书馆的效率;用户若是在使用数字图书馆资源后觉得非常满意,则说明数字图书馆的可用性非常好。具体来说,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可用性指的是各个网站的使用者是否在数字图书馆这样一个框架下得到了实际的帮助,并有效的提升了自己某个任务的操作效率。因此使用者的感受和反馈成了数字图书馆可用性程度衡量的重要指标。

2 如何定义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可用性内容

在学者研究可用性的具体定以后,对可用性的框架又进行了简单划分。但是,对于数字图书馆来说,其可用性的框架应该进行更加详细的划分,对其可用性内容进行不同层面上的研究。就网站而言,网站应该包含内容的设计如信息资料等,应包含导航的设计如超链接;应包含外观的设计,如色彩素材的应用;总之,图书馆网站也应该如此,要包含从简单的传输层(用户、手机、电脑等),到表示层(如屏幕布局、字体、链接等),到信息架构层(如组织、标志、导航、检索系统等),到最后的内容层(如数据库、馆藏目录、个人信息等),这四个层次也正好体现了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可用性内容,因为这四个层次的可用性直接决定了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可用性。并且还应设置信息架构层,连接内容层和表示层,这样有利于内容的获取和使用,体现了数字图书馆的功能性和易用度。

3 如何制定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可用性框架

通过以上对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可用性以及可用性内容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粗略制定了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可用性框架。框架的具体结构从上到下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图书馆网站——可达性、用户界面、信息架构、内容——有效度、易用度、满意度——可用性,其中的关系可以理解为数字图书馆网站分为四个部分,即可达性、用户界面、信息架构、内容,而这四个部分可以体现和满足可用性的三个要素,即有效度、易用度、满意度。做好数字图书馆网站可达性、用户界面、信息架构、内容四方面的可用性,才能保证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可用性。所以在这个可用性框架内,这四大结构部分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

4 如何分析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可用性内容

4.1 如何检查可用性

关于数字图书馆可用性的评价,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可用性测试,第二种是可用性调查,第三种是可用性检查,其中第三种可用性检查是最常用于网站可用性的评价方法。而关于数字图书馆可用性的检查方法,最为流行用的最多的是启发式评估,是将从过去实践中所提出的启发式原则和现在拥有的系统界面进行对比,去评价现有的系统和通过实践总结出的原则相差多少。这种方法的运行,最好还要将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可用性内容进行系统地总结,方便后期针对相应的可用性研究可以更为有效地进行评价和检查。

4.2 如何检查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可用性

4.2.1 针对网站的可达性

若要对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可达性进行解释,则可以解释为看各种类型数字图书馆的用户是否都能通过信息查询顺利找到图书馆网站,若能则说明其具有可达性。而用户访问数字图书馆网站,一般有三种途径:一是通过访问主管机构网站上的链接;二是通过收藏夹的浏览器网页;三是通过主流的浏览器来进入图书馆网站。现在越来越多人拥有移动设备如手机、掌上电脑等,因此值得大家重视和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将图书馆网站的访问应用到移动设备上,另外就是如何使网站对于各种类型的人都能适用,如残疾人群弱势群体等,这都是要实现网站的可达性所必须考虑的。

4.2.2 针对用户界面的可用性

若要对数字图书馆网站的用户界面可用性进行解释,则可以解释为看数字图书馆网站是否在界面设计方面和人机交互方面是否具有可用性。在设计用户界面时,应该考虑到界面设计常用的一些原则。例如,不要使用客户难以理解的语言,因此尽量不要使用数字图书馆的专业性语言或者缩略语。如果一定要使用,要在第一次使用术语的时候进行解释和说明,方便用户的理解;再如,不要使用太花的颜色,当颜色使用过多时,用户会容易产生疲劳和混淆感,因此通常使用3到4种颜色便可以。最后再如,尽量使新窗口弹出时是在原有的窗口内新建,而不是又弹出新的窗口,因为会使用户使用时觉得不方便。

4.2.3 针对信息架构的可用性

信息架构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属于一种与信息组织和管理有关的理论,可以解释为具体的产品的组织、标志、导航、检索系统。以下针对这四种系统进行具体解释。对于组织系统来说,数字图书馆网站的用户在使用网站时,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习惯,因此在组织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时,应该提供各种不同方式,使图书馆的丰富信息资源能更好地得到用户的方便使用;对于标志系统来说,主要是指在操作时所需的针对性的用语以及标志等,这些标志对于网站的查询及索引极其重要,因此必须简单易理解并且要方便被客户记住;对于导航系统来说,数字图书馆网站首先应该具有一个全局的导航,方便客户快速选择和更替原有网页,浏览不同内容。同时也应该在全面导航之外设置相应的常用的其他导航,与全面导航互补提升数字图书馆的使用效率。对于检索系统来说,因为大多数人检索时是通过输入内容进行查询,因此有一个有效的检索入口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减少检索时间,使用户目标明确方便正确得到自己的检索结果。

4.2.4 针对内容的可用性

针对内容的可用性进行研究时,一般主要针对两个层面,一是人机交互层面,二是用户界面层面。对数字图书馆的可用性进行评价时,不仅要对特定的图书馆网站的服务对象进行分析还要对用户群体的意见进行收集,以确保在网站内容的提供上没有缺失和不足,达到客户的最大满意度。在保证内容无缺失的基础上,还需要改进系统使用户能够方便使用,这样才能提高用户对数字网站的满意度以及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可用性水平。当对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内容可用性进行检查时,一般使用启发式检查的方式。

5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数字图书馆网站的可用性框架进行了研究,将可用性框架分为了四大部分并具体分析了四大部分的含义以及相互关系。经国外学者研究,通过应用可用性分析来对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进行研究是可行的方法,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是进一步的论证及解释其可行性。但是,本文的内容是以设想和构造为基础,不能代表数字图书馆网站的所有方面,因此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应用者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或增减。

[1]马翠嫦,邱明辉,曹树金.国内外数字图书馆可用性评价研究历史与流派[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02:90-99.

[2]马翠嫦.国外数字图书馆可用性评价研究综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7,2:1-6.

[3]范佳佳,叶继元.21世纪以来网站评价研究进展与趋势[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2:92-106.

[4]邱明辉,曾利明.数字图书馆开发早期阶段信息架构可用性研究[J].情报科学,2014,5:18-23.

G2

A

1674-6708(2015)144-0035-02

猜你喜欢
用户界面可用性架构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界面设计可用性中外对比研究
自然用户界面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应用路径创新研究: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调节作用
基于FPGA的RNN硬件加速架构
基于CiteSpace的国外用户界面体验图谱量化分析
基于辐射传输模型的GOCI晨昏时段数据的可用性分析
功能架构在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中的应用和实践
LSN DCI EVPN VxLAN组网架构研究及实现
一种基于FPGA+ARM架构的μPMU实现
空客A320模拟机FD1+2可用性的讨论
基于B/S的跨平台用户界面可配置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