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学生

2015-12-15 16:40谢福祥
新教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心理特征因材施教教师应

谢福祥

因材施教指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适合的教育,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因材施教是有效地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实施因材施教以达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深入解读学生——因材施教的前提

1.读懂学生的气质特点。气质是比较稳定的、典型的心理特征。每个人的气质都有其所长,也有其所短。如,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有的学生胆子小,遇到老师提问时容易心慌,根据这种特质,上课时,应有意识地让这类学生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耐心引导,只要他们敢于发言,即使回答不太理想,都应给予及时鼓励;有的学生急躁、粗心、自制能力较差,往往不经深思就抢着回答问题,对这类学生,在提问前教师应事先讲清:个别同学回答,其他同学不得抢答。先让其他同学发言,使其沉住气进行思考,然后再让其回答,培养他们的耐心和自制力。因此,只有在读懂学生个体的气质类型倾向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扬长避短。

2.读懂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就是一个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差别和特点,也可以说是一个人基本的心理素质。人与人之间的心理特征总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都具有独自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深入了解每个学生个性心理特征,才能有效地进行因材施教。例如:对于个性倔强的学生,教师要注意培养其沉着、稳定、坚持到底的精神和自制力的品质,必要时可以进行有说服力的严厉批评,这样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对于慢性子的学生,要有耐心给予他们考虑与做出反应的足够时间,并鼓励他们参加各类活动来克服冷漠感,培养其敏锐的反应和办事果断的作风;对于敏感而多心眼的学生,不要轻易在公开场所批评他们,且批评不要过于严厉,否则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应采取耐心启发的方法,使他们认识和改正错误,要多加鼓励,培养其自信心和适应紧张工作的能力,还应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使他们合群,遇事不畏艰难。总之,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才能“对症下药”,才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顺势助长而移性”。

3.读懂学生的能力水平。教师应深入了解每个学生德、智、体发展的特点,各学科学习的情况,有何兴趣、爱好与擅长及不足之处,然后有目的地因材施教。如,对待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做到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在实际情景中,必须从动机的激发维持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多方面入手,采取不同的措施使学生在自尊自信的状态下学习,对于能力水平低的学生尤为重要。如果教育不得法,抹杀了能力较差的学生的自尊心,则无异于雪上加霜,使其失去了发展的动力之源。

二、营造新型关系——因材施教的关键

1.树立平等观念。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应构建一种师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课堂教学模式。而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应当树立尊重学生的平等观念,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不要持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应该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动性。一个教师如果没有积极性,也就往往不思进取;一个教师如果没有创造性,也就往往抱残守缺,照此下去,就钳制了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创新的意识。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共同成长,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师生命的蜡烛在“照亮”学生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对于教师来说,与学生平等相处,就会感到教育学生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创造,就是生活本身,更是一种使命。

2.创设和谐氛围。新教材、新理念下,不提倡呆板的教学形式。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轻松愉悦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如,在课堂中,当学生回答正确应及时给予表扬、赞赏、鼓励,还应给予学生充分表达主观意愿的机会。教师还可以追问,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明白,有时倾听别人发言同样是积极参与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学会倾听。同时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并从中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与理解,促进善于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的养成。

3.学会宽容赏识。宽容是一种修养,能使教师放下架子,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理智地控制气愤、烦恼、忧郁等情绪,保持一种平等、平和、平静、平常的心态;在学生犯错时,教师要用微笑送去宽容,宽容他们的过错。一句话,宽容可以满足学生的正当需求,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这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同时要学会赏识学生。可以说,每个学生都有追求成功、展示自己的愿望,哪怕取得一点点的进步,也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赏。因此,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当学生取得成功时,要用微笑去欣赏和赞许,勉励他们再接再厉,以取得更大的成功;当学生遇到困难挫折时,要对学生敢于承受挫折和失败的精神表示敬佩,并让他们知道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也是一种成功。

三、优化教学策略——因材施教的核心

1.以学定教。课堂教学中进行因材施教就要根据学生差异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进程和教学方法。首先,必须承认学生之间存在身心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允许不同的学习进度,达到教学目标。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科及教材的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的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第三,由于教师之间也存在身心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自身条件,寻找学生、教材与自我三者之间结合点,使课堂教学成为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最佳实践场所。这样,既做到因材施教,以学定教,又培养了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的好习惯,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

2.以生为主。要实施因材施教,就要求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索的空间,并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观察、分析、讨论,在不断地发现体验中主动地探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我先让学生口算各题并板书“18×2=36 18×20=360 18×200=3600 18×2000=36000,然后引导学生观察:①上面这组乘法算式的各部分中谁变了?谁没变?②这样从上向下观察,你能发现什么规律?③如果从下往上观察呢?等等。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依据从上向下或从下往上的顺序观察,既教给学生观察的基本方法,又留给学生自主观察的余地和时间。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让他们经历了一个在一定学习情境中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过程,从而得出规律,享受到发现的愉快和成功的喜悦,激发其认知内驱力,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3.授之以渔。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罗杰斯就特别强调,掌握学习方法运用方法对学习者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在教学2、5的倍数的特征时,我先让学生通过“举例——发现——验证”的方法研究了2的倍数的特征,接着让学生运用上面的方法自己研究5的倍数的特征。

总之,因材施教应是教育、教学中的一条重要的指导原则,我们只有从教育对象的不同素质和个性出发,因人制宜,优化教学策略,才能真正达到因材施教,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作者单位:福建省安溪县第三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朱蕴茝)

猜你喜欢
心理特征因材施教教师应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谈谈“如意提梁”创意色彩与文化心理特征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有这13个心理特征的人,可能有潜在家暴倾向
农村中小学生书法前期心理特征及其应对策略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医疗纠纷不同阶段患方主要心理特征及应对策略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