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2015-12-15 06:55农藩耿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51期
关键词:项目式多元化多媒体教学

农藩耿

摘要:《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电气自动化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要学习的重要课程。在《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的教学改革上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两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也为其他课程的改革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项目式;多媒体教学;多元化;技能;传感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1-0108-02

刚刚接触《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这门课程的学生就感到很好奇,他们都在想“传感器”是什么呢?其实传感器无处不有,传感器技术已渗透到所有的技术领域,传感器是获取各种信息的一种设备、一种器件,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接触到很多传感器,如:人体感应开关就是利用传感器技术,里面就是含有传感器的成分;工业的自动生产线上机械手里就有好几个传感器,航空航天器都有很多传感器;机器人里使用的传感器更多。由此可见,日常生活中、农业生产中、国防技术、医学上、环境保护、航空航天技术、航海等都在应用传感器。所以,传感器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测量技术。

尤其,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通信技术给我们快速地传送信息,计算机技术帮助我们处理复杂的数据,但是,要获取准确信息还是要靠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这三大技术的同步发展才能构成比较完整的自动检测技术。

在机器人的技术发展中,传感器采用与否及采用数量的多少是衡量机器人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志,现代智能机器人因为采用了大量的、性能更好的、功能更强的、集成度更高的传感器,才使得其具有自我诊断、自我补偿、自我学习等能力,机器人通过传感器实现类似于人的知觉作用。传感器被称为机器人的“电五官”。但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刚刚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总觉得很好奇,一旦进入学习的核心内容时就觉得很难,有的术语没有听说过,觉得很抽象,学起来也很枯燥,为了让学生学起来通俗易懂,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所以对《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有必要进行改革,本文主要从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探讨实践性教学改革。

一、本课程设计的思路

1.本课程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以生产过程中涉及到传感器的参数测量为载体,设计教学内容,将传感器的知识应用到工业生产过程中。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教学图片、动画演示、教学视频等学生感到新颖、有趣的直观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实训室进行传感器的各种实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组织团结合作精神和社会能力,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道德。

2.課程内容以学生就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着眼点,面向生产过程,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3.教学内容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设计安排,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实现由低向高的方向转变。

4.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实际,理论知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采用讲授法、图片演示、案例分析等方法,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实践部分采用演示法、实训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基本技能。利用现有传感器实物、现场图片与相关专业的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教学方法。

5.教学评价多元化,本课程为考试课程,期评成绩以平时成绩、技能考核成绩和笔试成绩按比例评定,具体分配情况为:期评成绩=平时成绩×20%+技能考核成绩×40%+笔试成绩×40%。

二、理论教学的改革

1.教学内容的整合。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原来以章节为教学内容,经过整合后,以任务、项目为载体,以任务驱动组织教学,实现理实一体化、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要确保教材的先进性、适用性和针对性。淘汰理论性过强,实践性偏少的旧式教材,推行采用“项目式教程”等新型教材。

2.教学方法的改革。采取各种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实现多媒体教学和模拟仿真教学。学生难懂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易懂,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性、主动性。

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因材施教,专业教学团队推进教学方法改革,采用“做中学,学中做”的一体化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的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法,有的采用案例教学法,有的采用仿真教学法,该用多媒体直观演示教学法就要采用,有的要采用几种教学法有机结合,要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培养。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这门课程特别适合。教师提出任务,接着教师讲解相关知识点,学生分组,布置任务,让学生去查找资料,组员内讨论、决策,实施方案,而后交叉检查、评估、点评,从实施全过程个个参与,这样就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大大地提高了。

在教学过程中,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实践表现能够很好地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也很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学生思维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进而可以提高其职业技能。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有时取得预想不到的效果。既能把一些枯燥的概念、抽象的理论很生动地展现,又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如:制作动画,收集一些实物来丰富课程内容。改变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学方法,现在可以把以前没有办法看到的物体变成具体,把抽象学不会或者难学的变得生动、形象化。

在传统教学方法,“以本为本”,即是以课本为根本,教师肩负着传授知识、解惑答疑的职责。教师在课堂上满堂讲,学生在下面听、做笔记。其实就是单一的知识传授,学生处于被动位置,这种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了,现在我们要鼓励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了,学会如何处理问题,学生的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有些教学内容比较难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或者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勉强用上了,教学不见得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我们就要采用虚拟仿真教学,模拟实际工作环境,这时候学生就会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学就生动多了,效果就事半功倍了。

三、实践教学的改革

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举行各种学生的学习或比赛,如“机器人制作比赛”、“实用传感器制作”等,通过课外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与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把原来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训项目,这些实训项目可以这样处理,教师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布置工作任务,限期完成工作。首先布置比较容易完成的工作,看看学生完成情况,再布置比较难的工作任务,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逐步加大难度,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

实训教学还做以下改革,以企业文化、安全文明生产、职业道德素养作为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将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融入到实训教学的全过程,实现专业知识学习与综合素质培养的全方位融合。将实训内容与实际生产技能要求和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紧密结合,实训内容既满足专业技能培养的要求又紧贴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学生学习兴趣高,技能掌握扎实。通过项目式教学方法和工学交替教学过程,顺序递进完成基础实训、综合技能实训与岗位操作技能实训,形成一套完整的实训教学体系。

《传感器技术与自动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通过在本校高职学生中运用,实践证明能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提高了。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成功了,其他课程的改革也得到有效的借鉴。现在是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我们要不断丰富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式方法,进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晓莹,张新荣,任海果.传感器与测试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沙占友.集成传感器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3]雨宫好文.传感器入门[M].洪淳赫,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何希才.传感器及其应用电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5]陈杰,黄鸿.传感器与检测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栾桂冬,张金铎.传感器及其应用[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项目式多元化多媒体教学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