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广西高职教育发展机遇与对策

2015-12-15 11:44石铁峰秦培林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51期
关键词:技能型人才城镇化广西

石铁峰 秦培林

摘要:本文在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城镇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广西高职教育在城镇化推进下所面临的机遇,提出广西高职教育为城镇化服务采取的对策与建议,为其今后发展指明方向。这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特殊意义。

关键词:广西;高职院校;城镇化;技能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1-0213-02

一、广西城镇化发展现状

广西壮族自治区,历史上隶属城镇化落后地区,尤其是与江浙、广东等沿海地区相比,地处偏僻,贫困地区较多,教育文化科技落后。解放初期,广西没有一座城市人口超过50万,但自改革开放以来,其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特别是近年来,广西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步伐,大多数城镇人口数量增长较快,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2001—2014年,城镇人口数量由1350万人猛增到2187万人,城镇化水平由28.20%迅速提高到46.01%。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西将以南宁为核心逐步推进钦州、北海、防城港等城市同城化,辐射崇左、玉林两个城市,带动其快速发展,同时重点推进交通、通信、金融、教育、人力资源、产业、户籍、社会保障、口岸通关、旅游等领域同城化建设,使小城镇和大中小城市优势互补,同步发展,培育成为中国面向东盟国家开放的重要门户。预计到2020年,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城镇人口规模将达到1000万,成为我国城镇人口千万级城市群。

2014年,广西与东部省份一样,积极谋划城镇化发展战略,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及中央和自治区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编制《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对今后一个时期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战略任务、基本路径、重大举措和制度创新做出顶层设计与总体部署,要求今后五年广西要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城镇群为主体形态,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绿色发展、集约高效、城乡一体、四化同步、多元特色的,具有广西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今后,广西城镇化将由传统城镇化转变为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水平将得到较大提高。

二、城镇化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面临的机遇

广西高职院校在城镇化推进下面临许多机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在城镇化推进下,广西将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需要进行岗前培训。今后五年,广西城镇化过程中将有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城镇人口将不断增加,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水平也会不断提高,将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而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往往缺乏技术,自身素质不高,到城镇后难以找到合适岗位,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岗前培训,让他们到学校接受短期技能培训,对此,政府应大力支持,制定相应文件,让地方政府与学校对接,在培训经费上给予支持。高职学校承担这一任务是应当的,也只有通过岗前培训,才能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满足城镇化过程中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要求参加的培训会越来越多,这会给高职院校带来很好的发展机会。

2.广西城镇化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城镇化过程中,各行各业按照计划建设,既需要建设许多的公用生产性服务设施,如公路、通信系统、电网、水厂、煤气供应网络,也需要建学校、社区、政府机构等,同时,城镇化过程是企业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企业间分工不断细化,会产生许多新的职业,而企业内部分工将使企业专业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在这种新常态下,对生产者来说,应具有专业素养和技能,这都为高职教育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高职院校调整专业提供依据。高职院校应正视这种技能型人才需求的现实,认真研究城镇化过程中需要的人才,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广泛征求意见。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充分预测城镇化进程中需要多少专业人才,主动调整专业培养方向,顺应城镇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好地为城镇化输送更多的专业人才。

三、广西高职教育为城镇化服务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与广西经济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广西必须认真思考人才发展战略,逐步构建开放的、立体式的、多层次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首先,放眼世界,积极学习发达国家有关职业教育的经验,加强与发达省份的交流与合作,鼓励有能力的高职院校向社会开放办学,与企业深度融合,与企业共建专业、共建实训基地建设等。其次,逐步建立由中职教育、高职教育、应用型本科和专业硕士学位组成的多层次职业教育体系。再次,鼓励以多种形式办学,可由政府主导,鼓励社会机构举办职业技术教育,组建教育集团,在政府统一要求的情况下运作。最后,在区内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系统间相互贯通的立交桥。学生可根据爱好与特长及个人职业发展情况,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系统间自由选择学习发展道路。

2.完善政策法规,为高职教育发展保驾护航。作为广西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如果不是由政府来主导,很难发展。首先,政府要增加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落实生均拨款问题,使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在公共财政上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也要在社会上鼓励更多捐款支持高等教育建设。其次,政府要在政策上扶持职业教育发展,这就要求政府加强职业教育立法工作,不断完善政策法规,确保职业教育有法可依,实行法治化管理。例如,在正规教育体系中,打通职业教育通道,做好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与贯通,建立相应规律法规;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需要配套政策来支撑。总之,职业教育应主动为城镇化提供人才支持,这是职业教育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政府要为城镇化进程创造良好政策环境,为广西职业教育发展与城镇化建设保驾护航。

3.积极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岗前培训服务。随着广西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而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往往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较低,无法适应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作为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一重任,整合校内各方面资源与力量,通过校内培训或校外上门培训,为农村劳动力提高技能提供更多的服务。但要完成这项任务并不容易,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例如,做好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培训教师安排等。同時,通过政府文件,有计划安排农村劳动力分批到校进行培训,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促进城镇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4.调整专业培养方向,为城镇化输送更多专业人才。城镇化过程中,由于城镇不断扩张、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各类专业人才作为支撑,这对职业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同时,这也是巨大的发展机遇。面对这种发展趋势,广西高职院校应在城镇化发展大背景下,结合自身经济建设战略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面向广西与东盟国家发展需要,开设一些与城镇化建设相关的专业。同时,让一些老专业逐步转型,主动调整专业培养方向,使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满足广西发展所需的职业技能人才。

5.建立结构合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由于广西高职院校大多是在中专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师资队伍比较薄弱,教师队伍结构也不合理,高级职称的教师少,中级职称的教师多;中年教师多,青年教师少;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比例不够。因此,高职院校要为地方输送更多的专业人才,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在职培训或送教师外出参加学习,培养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过硬的专业技能,逐步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的师资队伍,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毕业生,为城镇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6.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培养模式。当前,广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大多是浅层次合作。例如,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学校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合作效果不显著,成果较少。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高职院校应寻找更深入的合作,如与企业专家共建专业指导委员会,负责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参与课程建设与改革。同时,按岗位群分类,确定专业素质要求和能力结构,根据城镇化需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学校要与企业相互渗透,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工艺技术,为企业技术改造提供支持。企业也可通过各种方式向学校投资,建立合作共赢模式。只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机制,才能把职业教育资源的潜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最终实现办学效益的整体提升。

四、结束语

在城镇化的推进下,广西每年将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型。他们文化水平较低,没有技术,政府应引导他们参加岗前培训,而这部分将由高职院校承担。另外,城镇化也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主动调整专业办学方向,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为广西城镇化发展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总之,高职教育发展为城镇化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对促进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就业结构、加快劳动力转型和促进城镇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凤基.广东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14).

[2]儲著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J].2012,(1).

猜你喜欢
技能型人才城镇化广西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浅谈高校动画专业将理论引向实践教学方法研究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
广西追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