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水杨酸的制备探索

2015-12-15 12:45冉旗许益堃林成王怀璋王凯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51期
关键词:催化剂

冉旗 许益堃 林成 王怀璋 王凯

摘要:乙酰水杨酸的制备是很多院校都开设的有机化学教学实验,但目前的实验方案收率低,产生杂质过多,容易析出油状物而得不到最终的产品。本文在13种不同的催化剂中,通过优化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温度,选取了制备乙酰水杨酸的最佳条件,优化了制备流程,提高了产率。

关键词:乙酰水杨酸;催化剂;最佳条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1-0248-02z

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乙酰水杨酸治疗范围极广,包括发烧、疼痛、偏头痛、急性风湿、心包炎等疾病,甚至有研究表明每天服用低剂量(75至300毫克)乙酰水杨酸能在三年内减少癌症发病率四分之一,并且在五年之内把癌症引起的死亡率降低15%。到目前为止,乙酰水杨酸已应用百余年,成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至今它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也是作为比较和评价其他药物的标准制剂。

乙酰水杨酸的合成涉及水杨酸酚羟基的乙酰化和产品重结晶等操作,该合成被作为基本反应和操作练习,是目前很多院校都开设的一个经典有机合成实验。现使用的教材中,大多数都采用传统的浓硫酸催化法合成乙酰水杨酸,存在如下缺点:(1)副反应较多,产率不高;(2)反应操作烦琐,特别是在反应后由于杂质过多,容易析出油状物,得不到晶体从而导致反应失败;(3)反应产物中残留的硫酸会使产品在干燥时发生分解。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利用化学第二课堂的时间,选用13种化合物来代替浓硫酸作为酰化反应的催化剂,希望达到优化乙酰水杨酸制备流程和提高产率的目的。

一、实验部分

1.主要仪器。碘量瓶、数显恒温水浴锅、熔点测定仪、布氏漏斗、红外灯、表面皿、循环水泵、抽滤瓶、温度计。

2.主要试剂。水杨酸(AR)、乙酸酐(AR)、浓硫酸(AR)、饱和碳酸氢钠溶液(AR)、盐酸(AR)、三氯化铁溶液(1%)、蒸馏水。

催化剂:维生素C、磷酸氢二钾、醋酸钠、硫酸氢钠、对甲苯磺酸、磷酸、碳酸钠、氢氧化钾、氧化钙、硫酸铝钾、柠檬酸、对氨基苯磺酸、碘。

二、实验方法

乙酰水杨酸的合成及纯化:在50mL锥形瓶中加入2.0g水杨酸,5.0mL的乙酸酐和规定量的各种催化剂,搅拌使得催化剂与原料充分混合,在一定的温度水浴下加热,保持低速匀速搅拌,反应一定时间。反应结束后,置于冰水混合物中迅速冷却,待固体析出,加入50mL蒸馏水,充分搅拌,真空抽滤粗品,用5~10mL水洗涤两次。将粗品转移到100mL烧杯中,边搅拌边加入25mL饱和NaHCO3溶液,至无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真空抽滤,用5~10mL水洗涤两次,合并滤液,倒入盛有15mL的HCl溶液中,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再置于冰水浴中,直至晶体析出。真空抽滤,洗涤,压干。干燥得到乙酰水杨酸产品,称重。

分别以维生素C、磷酸氢二钾、醋酸钠、硫酸氢钠、对甲苯磺酸、磷酸、碳酸钠、氢氧化钾、氧化钙、硫酸铝钾、柠檬酸、对氨基苯磺酸、碘为催化剂,且催化剂的量均为0.1g(H3PO4的量为10滴),观察不同催化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产品纯度的测定:乙酰水杨酸结构中无酚羟基,不能与三氯化铁反应,而水杨酸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紫堇色配位化合物。所以得到的乙酰水杨酸产品用三氯化铁来检验不显紫堇色,说明水杨酸在反应中羟基已被酰化。由文献可得,乙酰水杨酸熔点的文献值为135℃~136℃,為白色针状晶体。

三、实验结果

乙酰水杨酸是在酸性或碱性催化剂作用下,通过乙酸酐与水杨酸发生酰化反应得到的,催化剂的性质对反应有重要影响。我们选择了13种较为常见的催化剂,其中包括酸性催化剂,碱性催化剂以及其他的中性类催化剂。由表1可得,不同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有所差别,其中氢氧化钾、磷酸、对氨基苯磺酸、氧化钙依次展现了较高的产率。其中0.1g氢氧化钾作催化剂时,乙酰水杨酸产率最高,为72.80%,但是考虑到氢氧化钾的吸潮性,本文选取磷酸、对氨基苯磺酸、氧化钙三种催化剂进行进一步的考察。

分别采用磷酸、对氨基苯磺酸、氧化钙作为反应催化剂,其他反应条件保持一致,催化剂的用量分别为0.05g、0.2g、0.4g、0.6g(H3PO4的量分别为5滴、20滴、40滴、60滴),反应时间为1h,反应温度为70℃水浴,观察催化剂的量对产率的影响。由实验结果(见表2)可知,反应的产率与催化剂的用量并不成正比关系。

同时我们针对三种催化剂考察不同的反应时间和不同的反应温度,以磷酸为例,将催化剂的量设为5滴,反应时间分别为15min、30min、45min、60min,反应温度分别为50℃水浴、70℃水浴、90℃水浴,观察相同条件下,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最终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2.0g水杨酸,5.0mL的乙酸酐,5滴磷酸作催化剂,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45 min或者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60 min时产率最高,均能达到80.46%。而用对氨基苯磺酸作催化剂时,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30 min,但是产率仅能达到72.80%。当用氧化钙作为催化剂是,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15 min,产率也是只能达到72.80%。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当用磷酸和氧化钙作催化剂,反应完全后冷却加入50 mL水时,基本上都能析出较好的晶体,而用对氨基苯磺酸作催化剂时,反应经充分的搅拌和冷却后大概有一半的几率得到的是油状物,可能是反应过程中副反应产生的杂质太多导致晶体难以析出。

综上可知,我们通过对教学实验《乙酰水杨酸的制备》催化剂及反应条件的探索,在13种不同的催化剂中,最佳反应为采用磷酸作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45 min或者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60 min时产率最高。本次实验条件的改良提高了乙酰水杨酸的产量,减少了副反应,同时采用磷酸作催化剂,反应完后晶体较易析出,改善了浓硫酸作为催化剂时容易得到油状物的缺点。

另外,通过本次第二课堂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我们熟悉了药物合成的流程,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提高,培养了我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和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对于我们小组的同学而言,我们将在大学期间更加注重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我们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更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飞.乙酰水杨酸催化合成条件的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3,5(15):46-49.

[2]赵志雄.乙酰水杨酸的合成实验催化剂的选择探讨[J].化工时刊,2011,2(25):27-29.

[3]刘毅敏,等.医学化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薛洪宝,常华兰,陶兆林.“阿司匹林制备”实验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3):208-209.

猜你喜欢
催化剂
走近诺贝尔奖 第三种催化剂
直接转化CO2和H2为甲醇的新催化剂
铝镍加氢催化剂在BDO装置运行周期的探讨
新型钒基催化剂催化降解气相二噁英
掌握情欲催化剂
碳包覆铁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表征
V2O5-WO3/TiO2脱硝催化剂回收研究进展
负载型催化剂(CuO/TUD-1,CuO/MCM-41)的制备及其在一步法氧化苯合成苯酚中的应用
复合固体超强酸/Fe2O3/AI2O3/ZnO/ZrO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型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