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性实践型人才模式探讨

2015-12-15 21:57向红玲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8期
关键词: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模式

向红玲

摘要:进入新时期,特别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地区的高师院校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单纯培养知识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已经不能满足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需求,所以,培养复合型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尤其是培养能够发现问题又能分析解决问题的研究性实践型人才,已经成为各个高师院校重点研究的课题。以提升研究效果、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经过创新教育理念、优化培养方案、调整课程结构后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性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059-03

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性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对人才培养的多样性要求而提出来的,带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汉族与少数民族在一起大杂居、小聚居的过程中,在不同程度上消除了隔阂,文化认同感也有了一定的提升;而我国现在仍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教育,都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各个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的人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带动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持续稳步发展,所以必须加强民族地区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而无论知识型人才或是应用型人才,都不能很好地解决我国现阶段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因此,笔者通过分析民族地区思想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要求,探讨研究性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与作用。

一、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一)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型人才是指硕士学位以上的,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系统的研究方法、高水平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社会上从事研究工作和创新工作的人才。这种培养模式打破了原来的“填鸭式”,即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更加灵活多变。它的培养对象一般包括学习者和教育者两个部分:让学习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认真的学习;让教育者改变陈旧的教育方法,积极启发学习者的兴趣,帮助学习者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传授知识只是很小的一方面,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鉴于各个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培养方案等存在很大的差异,培养出的研究型人才也具有多种多样的特点,而且在研究学习中,老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经常互换,不管谁发现了新的研究课题或研究方向都可以讲授给对方听,以此来形成知识互补。虽然研究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较为新颖、独具特色,但问题在于它只停留在理论阶段,培养出的学生可能很有好的想象力、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真正实际操作时就难免眼高手低,一步错而步步错,不能将自己的思维成果转换成具体可知的劳动成果。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人才,是指在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上,还拥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技术性人才。坚实的基础理论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核心特点在于适应性很强,对自己专业相关的生产流程驾轻就熟,上手快、效率高、产出能力强。他们认定的宗旨是所有的知识都是从实践中来,最后为实践工作服务。与研究型人才那种相对“被动接受知识”的培养模式相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则在“应用”二字上,即更加注重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出的人,在实践操作方面自然没什么问题,也具有相当的理论知识作支撑,但长期从事具体实际工作的他们,往往会陷进自己的工作中难以自拔,“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缺乏宏观视角、发散思维,在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较为迟钝。

二、研究性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研究型培养模式下的人才善于发现问题,有诗人般的创新能力,但缺点在于,他们容易“纸上谈兵”,脱离现实;应用型培养模式下的人才立足实践,有工人般的生产能力,但缺点是沉浸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不能吸收更多的知识来开阔眼界。

(一)研究性实践型培养模式的定位

在人才培养要达到的目标上,研究性实践型人才强调脑力和身体共同提高,不仅要成为知识渊博的研究者,还能具备超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而在现实中,相当一部分条件较好、发展较快的高等院校错误地将实践理解为生搬硬套现有知识,所以更加注重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鼓励学生解放思想,立足自己的理解,建立知识框架,极力弱化社会实践导致脱离了现实。而研究性实践型培养模式,则兼顾到了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一方面,这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学习的内容,改变了以往老师强制学生接受某些知识的做法,重在发现问题;另一方面,重新理解“应用”二字,即按自己的理解去相关领域查找问题解决的方法。这种培养模式的定位对一些发展水平一般的院校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性实践型培养模式的优点

第一,确保了知识的整合性。传统的教育模式只是把知识打包给学生,却没有教会学生如何获取里面的资源。学生最主要的工作便是接收从老师那里发出的包裹然后进行看守,这种被动式的获取,让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而研究性实践型的培养方式,是让学生自主地选择添加新的知识,接着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社会生产实践中去,而作为主体的学生参与了接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整个过程,获得了完整的学习经验,在知识与实践的碰撞中完善理论并付诸实践。

第二,学生身体和思想得到协调发展。人的成长发展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指身体的成长;其二指思想的成熟。以往的教育模式容易走向两极,要么过分地夸大理论的作用,要么过分地宣扬实践的意义,而研究性实践型教育模式则将二者很好地整合起来,首先引导学生开动脑筋,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其积极性,然后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用实践检验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身体。endprint

第三,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学生的个性不是一开始就能被发掘出来的,需要有足够的兴趣加上老师的指引。研究性实践型培养模式,立足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两个主体不再是由老师机械地讲、学生机械地学,而是学生主动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在老师的鼓励指引下完成相关的学习实践。整个过程,老师扮演了向导的角色,而不是粗鲁的干预者,师生良好互动既推动了教育的实施,也培养了学生的个性。

(三)研究性实践型培养模式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通过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学科专业。民族地区由于历史、教育以及经济等各方面的因素,使得当地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难度较大,加之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容易引起民族地区学生的反感,而传统培养模式在普通地区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时的成效尚不尽如人意,更何况条件比较复杂的民族地区。

但研究性实践型的人才培养方法有其自身的优势,如广西师范学院在充分尊重民族地区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完善理论体系和实践内容、加强专业建设、进行课程调整等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全力整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团队的水平获得了很大的提升。通过设立专业带头人制度以及开展教学比赛,不仅充分调动了学校内老师的工作热情,还吸引了许多高学历、高职称的优秀教师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

第三,改良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大力推广案例教学、体验教学等教学手段,使教学课件在全国大赛中多次获奖。

第四,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都有了质的提高。把理论研究和实践课程结合起来,通过团队协作获取最前沿的学科发展情况,教学质量提高后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和考研率都有了明显的上升。

三、结合民族地区思想政治专业,分析研究性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必须紧密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热点问题,并能认真配合大政方针的贯彻实施。国家把少数民族高师院校大学生视为民族地区走出来的精英代表,承担着发展民族区域的光荣使命,在少数民族区域教育教学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由于广大少数民族群众都有自己的信仰,再加上某些外部宗教和西方敌对势力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渗透,很容易对思想政治专业产生抵触。另外,就是有个别党员分子思想腐化堕落,在平时的工作中又不注意方法,对当地群众的信仰习俗不够尊重,也使教育教学工作难以展开,所以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让学生能够接受思想方面的党性教育,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具体的工作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拥有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之后更好地服务实践。

(二)加大思想政治专业教育投入,重点进行教师队伍建设

民族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较,在经济和文化上都有一定的滞后性,又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交通状况,学校教育设施落后、教学资源贫乏,无法吸引人才来充实教学队伍,仅有的老师教育水平也普遍不高,而思想政治专业又带有较强的意识形态性,课程开展的难度较大,教师队伍不稳定并且教学质量也不高。根据这种情况,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每年都会选派一些优秀学生支援民族地区的教学工作。民族地区的高师院校,通过完善思想政治专业设置,引进相关的优秀人才,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方案改革来增强学校的竞争力和凝聚力。

(三)培养民族地区高师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意识

对民族地区高师院校思想政治专业的教育要有针对性,需要注意培养高师院校学生的主体意识,即从最初的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学习。而对思想政治专业而言,要求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将理论用于实践的过程是比较难的。这要求思想政治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全面采用课堂理论教学、研究性教学、实验性教学和网络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新模式,既注重理论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的推广,倡导互动式、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还应该重点推广实践型教学方法,依托学校的教学基地开展多方面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对思想政治专业产生兴趣。

四、结束语

民族地区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要立足实际,根据当地特有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历史信息等,创新工作思路、方式和内容,才能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而传统的人才培养计划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教育形式,研究性实践型人才培养计划结合了民族地区其自身的特殊性,充分调动主体的积极性,理论配合实践,使思想教育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能墨守成规的使用,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找到问题的解决之道。

参考文献:

[1]曾令辉,戴回天,黄玮琍.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性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与实践[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2]彭东琳,舒代平.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机制的建构研究[J].传承,2012,(16).

[3]申绪湘.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研究[J].民族论坛,2009,(7).

[4]房栋,霍红霞.加强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民族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与建议[J].时代教育:教育科学版,2012,(19).

[5]苏雅拉图.民族地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模式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