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物理教学方法与时俱进

2015-12-15 15:33袁晓玲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8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思维实验

摘要:教师上课时总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各学科针对不同的内容又有不同的特点。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在物理教学常用的方法中,可分为语言的、直观的、实践的方法等。尽管各种方法侧重点不同也有其共同之处,就是适应社会发展,启迪学生思维。下面根据多年的教学作一浅析。

关键词:讲述;实验;思维;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201-02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与学的转化中总离不开教师采用一定的方法。各学科针对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对象又有不同的特点。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展示特点。在物理教学常用的方法中,通常也可分为语言的方法,直观的方法,实践的方法,多重教学法等。尽管各种方法侧重点不同,手段不同,就其共同点是适应社会发展,启迪学生思维。下面根据多年的教学作一浅析。

一、语言的方法

它主要包括了讲述法、谈话法、问题法等。它也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其好处是节省时间,效率高。教师的主导作用能被充分地发挥。表现在对教学内容中层次(重点突出、难度突破、深度把握,环节的转换等)的控制、也包括教学方法的采用的控制如逻辑与推理、比较与分析、定性与定量等各方法使用的转换,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对教学时间的调整等都能充分地由老师根据实际情况所掌握。如用联系的、比较的、或纵向或横向来看待问题就是常用的方法。如在进入力学中质点运动的描述时,由位置矢量的变化与时间的比可得出速度,进而由速度的变化与时间的比得出加速度。再到质点或刚体做圆周运动时角速度、角加速度的定义上。这些都是关系到“变化率”的物理量,尽管物理现象不同,对象可不同,但反映的共同点一定是物理量对时间变化的快慢问题。如功率、感应电动势的表达。由两者的比进而可推广到物理量对长度、对温度、对质量的变化(如关系到材料性能的摩尔热容、热胀冷缩中膨胀系数的概念、质心的概念等),层层递进,从物理现象到物理量的定义再到量纲,再到描述对象的方法都有可比性。如动量到角动量、从真实力到惯性力,从实位移到虚位移、从有实际位移的功到广义的虚功。再如常用的对称方法电与磁的教学中,高斯定理与环路定理的教学,对积分式电场强E与磁场感应强度B的理解,电通量、磁通量的理解都是用了比较法。再如用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看问题,在振动与波的教学中就很有典型性。在平面简谐波波涵数方程Y(t,x)=Acos[ω(t-■)+φ]中,振动的传播形成了波。表明这列波中既有每一点振动的共性A,ω,又有由描绘波的个性所引进相应的物理量波长λ及υ波速,而两者的联系则是通过相位的(Δφ=■Δx)关系(各点相位的比较超前与落后)进行表达,更从本质上说明波是振动的传播。(因为各点振动的速度、加速度、位移、能量在一定条件下都只与相位相联,正是由该点而引进相位概念)。波方程中已包涵有振动方程Y(t,x0)=Acos[ω(t-■)+φ],也包含有波形方程(方程中时间t不变,x为变量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完美和谐统一起来,由此展开,电场的,磁场的表现形式,电磁波的表现形式莫不如此。这样学到的知识深刻、牢固,且学生所学知识方法更易迁移到类似的问题中,更具有灵活性。这类教学方法的共同点是将“死板”的知识变成“动态”的内化了的知识,教师力求讲清“知识、结构、方法、背景”[1]将有利于学生排除干扰,看清事物的本质。与现实生活、工程问题相联系。对于学习时间有限、这也不失为让学生学会主动性学习的一种效率较高的方法。

上述方法缺点也很明显,学生易于疲劳,注意力易分散,老师紧扣内容在逻辑性、趣味性、条理性上要有充分准备,不然学生易处于被动的地位。针对此点,问题法则是一种有效的提高兴趣、活跃气氛、学生也乐与加入的方法,也是一种交互式互相学习的办法。在问题的引入、问题的深入,问题的结尾、教学环节的转换等方面老师常采用的办法。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牵涉到了对力的定义、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反映,牵涉到了惯性、质量等基本概念、由物体的平衡状态定义了惯性参照系(尽管此处陷入了逻辑上的循环),但它仍然是牛顿第二定律存在的前提,也是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的前提。如果基于此设计于此相关的问题,历史上“死力”与“活力”的争议,即力的作用效果是用“动量”的变化还是用“能量”的变化来度量的问题,设计与运动状态变化相关联的参照系的选取问题:如小车加速行驶时,车内人看车内挂的小球水平方向上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小球却不动的问题,(其中包含着学生能够回答或不能够回答的问题)沿着伽里略做斜面实验[2]、笛卡尔作碰撞实验的轨迹[3]、到现在因为预言了质量的来源(希格斯玻色子粒子)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尽管学生已学习过第一定律,但学生仍会兴趣盎然,专心听讲。实践表明,学生求知欲望是强烈的关键在引导。

二、直观的方法

它包括了物理实验的演示实验。也包括多媒体的应用,挂图、图表、教具的应用。其优点是直观性,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师生交流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再讲振动时,用不同初相的图形展示初相的影响,再讲振动的合成中,用只改变相位差的因素来展示相位差的重要,用同方向不同频率的图形展示凸显频率的影响,配以教师提出的问题,得以使问题展示深化,不停留在表面。如讲电磁感应时用万用表演示指针的偏转,抓住了学生的视点,提出指针为何偏转?补充历史上差一点就成功的实验,再用多媒体例举其他偏转的情况,让学生总结出偏转的原因:磁通量发生了改变。进而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课堂演示历史上第一台发电机应用等,缺点是要受时间、学校条件(硬件)的限制。多媒体的使用克服了课堂上时间上的限制,它也是学生课堂下学习平台的延伸,在内容上更有扩展性、覆盖性、灵活性,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不可忽视。但在使用多媒体时应该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包括课件制作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统一,屏幕、板书与演示的统一),演示方法的选取,时间长短的掌控,切不可追求表面的热闹为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忽略了教学的本质启迪思维,切记你是为说明问题讲清问题留下问题而使用多媒体的。它只是一种工具。endprint

三、实践法

它包括学生动手做实验,到工厂参观,社会调查、实习、参与一定的科研等。该法的优点是问题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对物理教学,主要是物理实验。对于应用性学校学生用于此部分时间较长。它能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既动手又动脑的环境,重视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通过探索而发现问题,为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了一个平台。作为一个过渡期,也为今后学生走入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便于学生知识的内化。对于今天现状(毕业走入社会找工作)有特别的指导意义。其方法,应是在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基础上进行。学校或教师与之提供的在保证学生安全性的基础上,软件与硬件配套,要有严格的计划,对实验(或实习)时间(分阶段)、内容的选取(分层次、分专业:如本校针对土木专业、医学专业、材料专业有粘滞系数的测定、对机械专业有杨氏弹性模量的测量、对电器专业有霍尔效应的实验、专科与本科则在难度、要求、实验内容、课时上加以区别)、人员的安排(低年级或高年级包括教师)、仪器的准备(已有的或没有的或需要充实的)等问题的都要有充分的准备,做到有序、规范。不然流于形式,到实验室混过时间即可,既没有过程考核也没有结果的考核,结果是浪费了人力物力,学生也耽误了时间。具体实验可以延伸到相关的竞赛、相关的实习,了解其目的,再到了解相关企业的用人要求,确定实验内容、实验形式,考核的形式,注重实验质量和学生技能素质的提高。达到传授所需的有关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训练的目的。该法的缺点,用时较长,也受条件限制。

四、多重教学法

指上课同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它的优点是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能把上述教学方法中的优点集中起来。实际上老师上课时都不是单一的用一种教学方法,离不开语言、也离不开问题,也离不开分析。都常采用多重教学法。在具体选用上述方法的结合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校的硬件配置情况、所上各个班级的人数、具体专业及后续课程等情况。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基础等诸方面因素。对老师也提出更多更全面的要考虑的问题。要求老师要花大量的时间在备课里。在备学生备课教材的同时,也要备讲课环境,备变化,要与时俱进。上述方法的选用,不是机械的拼凑,而是有机的结合,动态、辩证的结合。如用多媒体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离不开必要的板书,更离不开同学与教师的互动。只有通过精心设计,教与学的双方,才能真正做到正反馈,教师乐于钻研、乐于奉献,学生乐于学习。

教无定法,因人而异。大学教育,强调教“减”学“增”,独立思索、自主学习。只有关注教学方法,因才施教、才有天人合一。老师,在不断总结、积累塑人的过程中自已也是被塑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李成良,顾美玲.大学教学理论与方法[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1995:129.

[2]郭奕玲,沈彗君.物理学史[M].第2版.北京:请华大学出版社,2005:17.

[3]郭奕玲,沈彗君.物理学史[M].第2版.北京:请华大学出版社,2005:28.

作者简介:袁晓玲(1963-),女(汉族),四川彭山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理论与实践教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思维实验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做个怪怪长实验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