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大学科研与教学融合的对策与建议

2015-12-15 15:39金祥波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8期
关键词:科研融合对策

摘要:当前,大学科研与教学之间的问题突出,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处理好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使之彼此融合,互为促进,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关键,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大学科研与教学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成因,提出了促进大学科研与教学融合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科研;教学;融合;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227-03

科研与教学是大学发展的两翼,平衡发展才能创造出最大的效益。但当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各大学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这不仅背离了我国提出的“人才强国”、“科教兴国”的战略,也造成了大学人才的浪费。

一、大学科研与教学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科研与教学关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对科研的经费投入力度远大于教学,高校教师在科研与教学的精力也是对科研的投入大于教学。从总体上来看,无论是国家,还是高校,甚至是教师个人,相对于教学而言,对科研更为重视。具体问题表现如下。

1.从国家层面上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国家为了提升大学的教学质量,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教学的文件,例如2001年的“4号文件”[1]、2005年的“1号文件”[2]、2007年的“1号文件”[3]和“2号文件”[4]等。这些文件明确提出了,大学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这无疑为提升大学的教学质量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与科研相比,国家对教学的重视还远远不够,其经费投入在科研上也要远远大于教学。这就造成了国家层面上的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

2.从学校层面上存在的问题。科研与教学是大学发展的两翼,平衡发展才能创造出最大的效益。但当前,各大学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购买科研设备、科研奖励等科研方面的投入远远高于教学方面的投入,这是由于学校在行业中排名与影响主要看科研指标、而非教学质量所决定的。笔者对自己所在的延边大学进行了调查和专访,发现各类、各级别的科研项目很多,经费也很充足,项目的科研分数也很高,并设立了相应的科研奖励;但教研项目不仅量少,经费少,附加的科研分数也低,在教学上没有明确的指标和认定,也就谈不上教学方面的奖励。

3.从院系层面上存在的问题。从学院的角度来看,科研成果可以提升学院在学校的地位,重点学科的申报主要考查的也是科研指标,与地方合作的横向课题可以为院里、为参与的教师谋取一点福利。这些因素促使学院对于科研的投入远大于教学。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各学院在教师科研成果方面都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措施,但鲜有在教学方面的奖励方案。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指标也多以科研成果为准,教学好坏并没有具体的评价指数。尤其是理工科,大量的经费投入到科研及科研仪器设备中,对教学方面的投入少得可怜。

4.从教师层面上存在的问题。当前,大学教师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教学,二是科研。这二者本应同等重要,互为促进,但在现实中却并非如此,教师因受到职称评定机制、课题申报机制、各类人才培养机制等因素的影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科研上,造成了科研与教学的严重冲突。这种冲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时间上的冲突。科研与教学时间上的冲突,是当前大学教师面临的最大难题。笔者通过对自己所在大学的调查得知,教师一方面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还要抽出时间进行科研活动,使得时间和精力都难以兼顾。笔者在调查时,大多数老师都表示工作压力大、时间不够用。笔者对一位金姓老师采访时得知,他平均每天要上4节本科生课,还要完成研究生和成人教育方面的教学任务,每天大量的时间用于备课、上课、指导学生写论文,无暇进行科研活动,而评职称对科研的硬性要求,又迫使其不得不进行科研,在这种两难的选择下,只好对教学活动偷工减料,节省下时间进行科研活动。这就造成了被动地进行科研与教学,其效果可想而知。二是内容上的冲突。大学教师的晋职、考核,主要依靠科研成果来评价,因此,很多教师选择重科研而轻教学。笔者通过对自己所在大学的调查发现,很多老师并不是因对学术的不懈追求而进行科研,大多数是为了科研而科研。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老师所从事的科研活动与其讲授的课程内容相差甚远,甚至是毫无关系,科研与教学基本上是背离的。一位朴姓老师告诉笔者,教学活动投入大、见效慢,且对评职、名誉等方面帮助远不如科研,这是造成大学教师重科研而轻教学的主要原因。笔者对延边大学的部分教师做了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认为科研内容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的仅占受访者的39%。由此可见,大学的科研与教学活动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矛盾。[5]

二、大学科研与教学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笔者通过对自己所在大学的调查发现,造成大学科研与教学冲突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国家和社会需要造成的。为了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我国提出了“人才强国”、“科教兴国”的战略,凸显了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为此,国家大幅度增加了科研经费,鼓励和引导大学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开展科学研究,而相应地,在教学方面投入的经费远远少于科研经费,这就造成了从国家层面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从而促使大学整体上转向科研,打破了教学与科研的平衡地位。以笔者所在的大学为例,一些重点项目、重点学科获得的国家经费很多,而普通本科教学的地位则远远落后。笔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在大学为社会服务思想的引导下,科研已不再是科研者的兴趣与爱好的体现,在应用与效益的前提下,科研被地方政府所左右,造成了科研的功利性,教学的地位被进一步弱化。

2.大学本身定位不准确造成的。大学主要分研究型大学和非研究型大学,但目前,很多非研究型大学为了短期效益,也把学校定位为研究型大学,这种工作重心的偏差造成了人才的浪费,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因把时间用于科研而严重不足,科研队伍中因教学一线教师的加入而造成了科学研究的效益低下,甚至是滥竽充数,出现了重视数量而忽略质量的现象。以笔者所在的大学为例,学校定位为教学科研型大学,把教学与科研视为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本无可厚非。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科研形成了明确的评价体系、考核指标,而教学无论是在评价体系上,还是在考核指标上,都很模糊;经费的投入上,教学也远远落后于科研,造成了现实中的轻教学、重科研的现象。endprint

3.教师注重个人利益造成的。目前,许多大学对于教师的考核体制存在很大的问题,其考核评价的标准偏向于科研业绩,在对教师的奖惩、选拔、聘任、晋升、薪金分配等方面都以此为标准。[6]以笔者所在的大学为例,教师在职称评审时,主要看科研成果,包括项目、著作、论文、奖项、科研经费的层次与数量,而被学校定为与科研并重的教学,仅看能否完成基本教学时数,教学评价基本达标即可。教师在各类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出版著作、获得项目及奖项等,还能获得相应的物质奖励。在这种科研能为教师带来更大利益的分配制度下,教师为了获取利益的最大化,热衷于科学研究,而对于本科教学的积极性却不高。

三、促进大学科研与教学融合的对策

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协调关系不是自动形成的,关键是切实把教学与科研看作一个问题来研究,确保这种联系要求从个体水平、课程组、院系水平等全方位采取措施。笔者通过对自己所在大学调查分析后以为,促进大学科研与教学融合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从国家层面加大对教学的投入。由于国家加大了对科研的投入,而教学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增强,从而出现了从社会到大学,再到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对教学的经费投入,开展各种级别的教学奖励,对长期从事教学一线、且广受师生好评的教师应给予特殊奖励。与此同时,国家还应对教学管理和科研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二者相互联系的机制,不应厚此薄彼,避免一线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之间疲于奔命,而应根据个人的喜好和专长选择进行科研与教学,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2.大学进行合理的定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在第四章第三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可见,保证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第一要务,但很多高校很难完成这一目标。这主要是大学的不合理定位造成的。这就需要高校要根据自身的条件与任务进行合理定位,把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作为学校发展的目标。美国斯坦福大学荣誉校长杰拉德·卡斯帕尔认为,仅有教学而没有科研的学校不是真正的大学;仅有科研成果而不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也不是好的教师。好的大学和好的教师,都是将科研和教学结合在一起并落实到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上的教师。[7]

3.优化教师考核体制,加大教学业绩的权重。教师热衷于科研,主要是为了谋求福利、职称评定等。因此,大学应设立对一线教师的各种激励机制,对于教学业绩特别突出的教师给予重奖,提高教师的课时津贴,在各种奖励中把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同等对待,并成立针对教学工作的奖励,例如教学优秀奖、师德标兵、教学成果奖、教学名师奖等。[8]此外,学校要优化教师考核体制,加大教学业绩的权重。例如,学校提高教学成果奖、特色教材、教研课题及论文、精品一课、教学优秀奖、师德标兵等教学业绩在职称评定、选拔、聘任、晋升、薪金分配等方面的权重,使教学一线的教师能够劳有所得,安心于教学工作。

总之,我们要解决当前我国大学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使两者之间进行融合,需要多方面的合作,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1.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Z].2004.

[3]教育部,财政部.1号文件[Z].2007.

[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7.

[5]朱国仁.高等学校职能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230.

[6]韩明.高校本科教学与科研冲突的制度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4):93.

[7][美]杰拉德·卡斯帕尔.成功的研究密集型大学必备的四种特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6.

[8]韩明.高校本科教学与科研冲突的制度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4):94.

基金项目:延边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教学与科研关系研究》(项目批准号:GJ2012004)

作者简介:金祥波(1972-),男,吉林扶余人,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世界史专业博士。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研融合对策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诊错因 知对策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再辨识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